原標題:
“你想要的‘幸福’,在天坪山開著。”“不用到高原在家門口就能欣賞格桑花了!”……今年國慶節期間,一條條“帶你去看格桑花”的微信在不少山城市民的朋友圈轉發,一張張“幸福花”的美圖引來眾多人點讚。
天坪山不在青藏高原,而是在重慶市巴南區二聖鎮。這裡有宜人風景、千年古剎,更有漫山茶林、萬畝梨園。新增的500畝格桑花基地,無疑又為這裡的鄉村旅遊增色不少。“巴南的農業和旅遊越來越洋氣了!”正值巴南區建區20週年之際,不少網友通過今昔對比,發出了感慨。
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農村面積1780平方公里;總人口96萬多,農業人口51萬……這就是巴南區的區情:重慶主城九區中農村面積最大、“三農”問題最複雜、城鄉二元結構最突出。在中央統籌城鄉發展的背景下,巴南區如何破解這些難題?記者進行了調研。
産業化培育特色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經過8年多的辛苦耕耘,來自西班牙的紅檸檬,終於在巴南的土地上結出了紅澄澄的果子。
2005年起,熊曉梅就在巴南區雲篆山種紅檸檬了。“有了收穫,就證明付出是值得的。”這位曾經的下崗女工,沒有滿足於今年10萬公斤的紅檸檬帶給她的近百萬元收入,她又給自己定下了更遠大的發展目標——不單要種好紅檸檬,還要推出果醬、果脯、盆栽、檸檬葉片曲奇等衍生産品,深耕細作,做大做強。
在巴南區魚洞街道仙池村,過去的荒山幾乎都被承包來發展特色農業了。除了熊曉梅這樣的下崗職工,還有大量本地村民、返鄉農民工以及外地企業。3000多畝荒山變果園,生長著香桃、葡萄、櫻桃、果桑等多種果樹。品質好,銷路就不愁,經常是果子還挂在樹上,就已經被城裏的客戶預訂一空。
在巴南區二聖鎮,這裡實行“公司+産業基地+專業合作社”的模式,以往單幹的茶農們如今成為合作社社員,拿上了體面的工資。去年,二聖茶業公司將年利潤的5%拿出來分紅。當天,茶農錢世國拿到了兩萬餘元紅利。種了七八年茶葉的老錢直言見證了品牌的力量,“有了好品牌,如今我靠賣茶葉就年入10萬多元,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城鄉一體發展,首先是要縮小收入差距,而這必須要依託強大的産業能量。”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説,基於巴南的區情,當地在推進農業産業化過程中把握了三個原則:一是服務主城、獲益主城;二是産業佈局注重全域化;三是力爭一産和三産高度融合。目前,當地的農業産業化規劃覆蓋了巴南區50多萬農民,佔全區農業總人數的98%以上。當地農民通過農業産業化的收入佔家庭收入的比例達到40.3%。
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讓農業增效,也讓農民增收。截至目前,巴南區已流轉耕地32.38萬畝,佔家庭承包經營耕地面積的34.69%。24.79萬畝土地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全區發展優質瓜果蔬菜、花卉苗木52萬餘畝,帶動當地1萬戶農戶增收2億余元。職業化讓越來越多的農業能手來種地
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明天誰來種地?巴南區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要讓越來越多的能手來種地。
從工地到田埂,從腳手架到櫻桃樹。巴南區魚洞街道百勝村村民張敬實現了從建築工人到職業農民的身份轉變。這一“轉身”,讓他的年收入從2萬元漲到10多萬元。在區裏和街道的指導下,他發起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與70多戶村民一起,將村裏的櫻桃産業做成了“一條龍”。“採摘加農家樂,肯定還能有更多的收入,”這個年輕的農民興致勃勃,“明年,我還要搞櫻桃深加工和櫻桃釀酒。”
“俗話説‘櫻桃好吃樹難栽’。要是沒有指導和培訓,真伺候不了這些嬌氣的寶貝。”張敬深有感觸:技術培訓幫他解決了“不會種”“不會管”的難題,而指導成立合作社則幫他解決了“往哪兒銷”的問題。
像張敬一樣的職業農民,在巴南有2500多人。通過培訓,他們的平均收入增長了近一倍。即使是最低的,家庭年收入也在人均3萬元以上,遠超過當地1.06萬元的農村年人均純收入。
“農業産業化加速了農民的職業化進程。”巴南區區長陳剛説,“花卉苗木之都、奶業新城、觀光休閒樂園、萬畝蔬菜基地、十里柚果長廊、鄉村旅遊勝地、萬畝生態漁村七大工程迅速推進,龐大的生産規模催生了對職業農民的旺盛需求。”
依託這些農業産業化載體,巴南區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指導,開展合作社示範社建設。全區建成20個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100所農民田間學校,年均培訓農民1萬人次以上,年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0人以上,越來越多掌握不同技術的生産能手得以涌現。社區化讓農民過上城裏生活
四室兩廳的房子120平方米,水電氣路還樣樣配套,窗外就是健身休閒廣場等公共設施……今年,巴南區跳石鎮灘子口村村民曾柄權一家搬出破舊不堪的老房子,過上了現代化的小區生活。
在巴南農村,這樣的小區正在改善著農民的生活,它們還有個溫馨的名字,叫“幸福農莊”。“我們已經跟城裏人沒什麼兩樣了,”曾柄權説,除了水電氣路這些,商業網點、醫務室、農家書屋和幼兒園等也是他常打電話給親戚朋友“炫耀”的內容。
“幸福農莊”的房子,建在哪兒、建多大,農民自主決策。房價是純成本價,1200元/平方米。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出一點、整合政策性資金解決一點、農民自己籌一點的方式解決。全區在二環外的15個鎮街,每年都安排1000萬元項目資金,用於場鎮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和特色小鎮建設。
目前,巴南區已建成14個“幸福農莊”,還有4個在建,近2700余戶農民過上了小區生活。“農村社區化與農業産業化、農民職業化是密切相關的,有農業産業化,才有職業化的農民大量聚集,也就産生了‘幸福農莊’存在的基礎。”李建春説,“幸福農莊”本身也是有經營功能的。
所謂的經營功能,是指“幸福農莊”所依附的農業産業化直接創造或衍生的就業機會。而所有“幸福農莊”的規劃點,都在農業産業化區域內。
根據巴南的“三化”規劃,全區産業程度較高、聚集人口較多、居住條件較優的地方都將陸續建起“幸福農莊”。更重要的是,“幸福農莊”整合了城市社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服務等各項公共資源,使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讓農村居民在農莊裏也能享受到與城裏人一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