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吉林: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蓄勢裂變

三農 農民日報 2014年12月22日 08: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作為糧食商品量和商品率最高的農業大省,吉林在糧食『十四連豐』的基礎上高點爬坡。面對資源環境日益趨緊的現實狀況,吉林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突出發展『六型農業』,打造出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從2001年的390.7億斤,到2014年的706.56億斤,吉林糧食總産全國第四,單産全國第一。在這塊活力涌動的熱土上,2700多萬吉林人在廣袤的黑土地上書寫了“金色”的輝煌,糧食生産取得歷史性突破,清晰地勾勒出“十四連豐”的壯闊藍圖,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在糧食連續多年豐收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推進現代農業?糧食主産區如何通過綜合改革進一步挖掘農業生産的附加值和生産效率?如何走資源節約型和生態友好型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吉林,不僅在糧食生産上躍馬前列,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上更要躋身第一方陣!

  面對加快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這場“大考”,吉林敢想敢試,博採眾長,用改革突破藩籬,用市場引導農業,用創新引領農業,現代農業正醞釀著新的跨越。

  比較中警醒,謀定而後動

  ——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必須要加快實現“兩個轉變”,就是由單純強調農産品生産向注重農業多功能、“接二連三”綜合發展,由單純強調糧食産量向注重糧食産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在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關頭,勇毅前行

  仲冬時節,榆樹市五棵樹鎮合發村,種糧大戶李軍家裏,堆在地上的玉米像一座座連綿的金黃色山丘,延伸到一望無垠的黑土地上,接起冬日蔚藍的天空,描繪出一幅洋溢著豐收喜悅的田園圖畫。

  “今年苞米長得好,估摸著每公頃産量在1.2萬公斤以上。”李軍隨手拿起苞米掂了掂説,“每穗分量都得在半斤以上”。

  “往年的玉米簍子只能裝個大半滿,今年家家都挂了尖,每公頃的玉米棒子比往年要多裝兩個四輪車!”榆樹市農業局局長張學滔滔不絕,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榆樹是吉林省農業的一個縮影。像榆樹這樣堅持把糧食生産擺在農業農村經濟“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吉林上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在有效抵禦了春季低溫冷害、夏秋局部地區乾旱等自然災害後,今年吉林糧食生産獲得特大豐收,總産、單産和播種面積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吉林一次次交出滿意的答卷,在我國糧食生産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跡。

  這裡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總産和單産不斷攀升,糧食商品量630億斤,商品率達到89%。

  這裡是享譽世界的“黃金玉米帶”,玉米産量全國第二,人均佔有量、出口量、調出量位居全國首位。

  這裡是全國重要的農産品加工基地。農産品加工業成為繼汽車、石化之後的三大支柱産業之一。1490萬噸的玉米加工能力,佔全國加工能力的19%,位居全國第二。

  這裡是全國重要的特産業生産基地。“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遠近聞名,人參、鹿茸産量位居全國首位。

  這組統計數據見證了吉林“三農”發展的前進步伐和在全國農業生産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然而,在連年增産的基礎上高位護盤,糧食生産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向內看,吉林省領導層有著清醒的認識,農委主任李國強説,目前工業化、城鎮化年均佔地上萬公頃,佔的大都是好地,耕地質量下降的問題日益突出。吉林是貧水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加到一塊兒也只能保證一半耕地,大半耕地還是“望天收”,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已經到了極限。乾旱、洪澇等極端性氣候導致自然災害頻發重發,特別是乾旱十年九發,影響面積和危害程度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糧價倒挂、市場衝擊、技術瓶頸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化肥催、農藥滅的技術路線難以為繼。“糧食生産已經進入高成本、高投入、高風險階段。基於資源環境日益趨緊的現實狀況,我們不能再一味地追求‘增糧’,應該把重點放在‘穩糧’上。”

  糧食産量高是優勢,從另一個側面看也是短板。榆樹、農安和公主嶺穩居全國産糧大縣前三名,可這些縣基本上都是財政弱縣,産糧大縣“一邊在做貢獻、一邊卻在受窮”的問題依然突出。糧食主産區的農民收入結構單一,除打工外,在農業主要靠“鐵桿莊稼”,與發達地區相比形成了“倒三七”反差,一枝獨秀的結構難以支撐持續增收。

  增收乏力讓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年輕力壯的、有點兒文化的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家裏的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孩子。新生代的農民不願意回來務農,農村情結越來越淡。老一代的農民故土難離,習慣用老辦法種地打發日子,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的“斷層現象”日漸凸顯,“誰來種地”的問題亟待解決。

  種種挑戰和壓力之下,吉林農業走提質增效的轉型之路是現實選擇,更是主動出擊。這源於吉林農業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擔當,以及農業提質增效能帶來巨大的升值潛力。

  經濟學中的“微笑曲線”啟示我們,價值最豐厚的區域集中在産業鏈的兩端,處於中間環節的製造附加值最低。長期以來,吉林省保持了較高的糧食外銷率,外銷糧食307億斤,佔全部糧食的一半。

  把農産品加工能力提升上去,提高農産品附加值,吉林的商品糧將會是一座富得流油的寶藏,李國強對通過做強農産品加工業提高農業生産效益充滿了期待。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提質增效之路,是當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重大戰略目標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包括政府、企業和農業生産者在內的多方的最大共識。

  發展現代農業,各省都在發力,吉林何去何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2014年的一號文件提出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要始終把改革作為根本動力。吉林的決策者認識到,早改早受益,大改大變化,真改真見效。突破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瓶頸,提高農業生産效益,要靠改革。

  導向既已明確,發展仍需蓄力。吉林強化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著力破解“地權咋改”、“誰來種地”、“怎麼種地”、“錢從哪來”、“人往哪去”等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以發展“六型農業”為載體,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吉林人在發展現代農業上開始蓄勢,一場綜合配套改革的戰役拉開序幕。

  善弈者先謀勢,釋放改革活力——在各種綜合改革措施的催動下,不僅充分調動了社會各方面力量發展現代農業,也激活了包括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活力和動力。改革為農業持續發展夯實基礎,為農業提質增效鋪路護航

  改革,總有些矛盾和問題躲不開繞不過。“吉林農業由傳統向現代跨越,遇到的最突出矛盾就是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比重過大,規模經營沒有上來,潛力也沒有得到很好釋放,勢必要拖農業現代化的後腿。”吉林省副省長隋忠誠説。

  從一定程度上講,沒有規模就沒有現代化。堅持家庭經營不動搖,絕不是固化目前分散的、小規模的土地經營方式。隨著農村勞動力持續向外轉移,必然伴隨一個土地不斷集中、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的過程,這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農民不斷向城鎮轉移。農民一方面想進城上樓,過體面日子,同時又捨不得土地這個命根子,把安身立命、養老送終等很多東西都維繫在了土地上,成了在工農城鄉之間的“遊走一族”。這一現象,在土地面積相對較多的吉林表現得更突出。這不僅不利於家庭經營,更不利於規模經營。

  在堅持“農地農用、自願流轉”的前提下,如何用規模經營之長補家庭經營之短,有效破解“讓更多的農民種自己很少的地”與“讓更少的農民種別人很多的地”,成為吉林“地權咋改”的核心問題。

  吉林重點圍繞落實中央關於“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等重大政策,集中力量推進土地確權和“兩證分離”改革。

  在梅河口市曙光鎮羅家村,村幹部和村民圍繞土地確權頒證,大大小小的會議已經開了幾十次。調查摸底、實測面積、數據對比分析、公示問題……大到土地確權登記的原則方式,小到一家一戶的面積調查、公示,在關係每家每戶切身利益的制度變革上,農民更有積極性,也更有很多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土辦法來解決問題。承包權面積不變,但是經營權面積可以變大。多出來的耕地按照歷史和現實依據重新分配經營權。耕地的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分置,讓土地流轉更加順暢,也讓農民的權益保障得到實現。

  “土地確權後,農民流轉土地更加方便了。”羅家村黨支部書記姜洪義説,確權登記後,土地會有三個證,一個是所有權證,一個是承包權證,一個是經營權證。承包權永遠是村民的,經營權證則可以根據自己意願流轉。

  土地確權頒證,為土地流轉掃除了障礙,讓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成為可能,也讓農業生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榆樹市五棵樹鎮合發村,既可以像李軍等一批專業大戶那樣流轉農民承包地種植玉米、水稻,也可以把土地流轉給不同類型的合作社。

  在合發村農機專業合作社,記者了解到,按照當年的糧食産量和糧食價格,農民不僅有每公頃9500元的土地租金收益,還能得到國家各種糧食補貼,一年下來每公頃收入在1萬元以上。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到附近的開發區工作,額外獲得一份務工收入。據合作社理事長馬東介紹,合作社現在經營了581公頃土地,隨著土地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馬力農業機械也有了用武之地。

  而在田豐合作社,則採取了土地託管的模式。把土地流轉給田豐合作社後,合作社負責流轉來的土地從春種到秋收的全過程農業生産。秋收後,根據農業部門實地測産結果進行分紅。有了土地託管,農民可以安心去城裏打工。合作社通過統一的社會化服務,用更少的投入産出更多的糧食。合作社成員給記者算了筆賬,採用土地託管的模式,每公頃可以增收2000斤以上,成本至少能省600元,平均每公頃增收2500元以上。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不僅有助於規模效益的實現,也為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應用創造了條件。更重要的是,有效回應了新形勢下“誰來種地”和“怎麼種地”的重大課題。

  規模經營之後,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速度也更快了。從“撒芝麻鹽兒”到“攥緊拳頭”,農業補貼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貸款抵押擔保政策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現代農業生産科技培訓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專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在各種利好政策的支撐下,吉林省新型經營主體平均比傳統家庭經營多增産20%,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分別突破2萬、5萬和5萬戶,土地流轉面積提高了5個百分點。

  由土地頒證確權改革帶來的制度創新和紅利,正在向更廣範圍和更深的層次突破。

  適度規模經營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錢從哪來”,而經營權抵押貸款的試點改革,無疑是為農業現代化規模經營引來了一池活水。

  在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全體會議上,《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驗的意見》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主攻方向、重大舉措、路線圖和時間表,必將為推動全省農業和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此外,《吉林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方案(試行)》也在會上獲得通過。根據這一方案,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將在全省28個縣(市、區)進行試點,並在延邊州、公主嶺市和梅河口市整體推進。明年5月,這一改革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廣實施。

  按照試點方案,吉林現有耕地大數1億畝,目前土地租金平均每畝地600塊錢,1億畝就是600個億,按七折計算每年就可以形成400多個億的貸款規模!

  根據吉林省農村改革的總體路線,到2017年,吉林將完成全省的土地確權登記。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全面推進,不僅讓沉睡的黑土地變成了農民增加財産性收入的活資本,也讓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從夢想走進現實。

  在此基礎上,吉林僅僅抓住新型城鎮化和改革農村人居環境的有利契機,構建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機制,著力解決農村“人往哪去”的問題。採取多條腿走路的法子,能就地的就地、能異地的異地、能整合的整合,不搞遍地開花、不撒芝麻鹽兒、不建了拆拆了建,集中力量辦大事,立足長遠搞佈局,突出建設重點鎮、中心村,有序引導人口、産業和要素扎堆。

  遼源市東遼縣金州鄉,松遼平原上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鎮,因為一家現代農業園區的入駐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洲現代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園區的建設主體和戰略投資者,重點發展旅遊度假、現代農業、生態林業、養老養生等産業。3年來,完成投資近4億元,流轉土地1.5萬畝。萬畝有機水稻、萬畝有機雜糧、萬畝有機果蔬、萬畝林下養殖、萬畝有機淡水魚養殖,在金洲公司的帶領下,農産品能賣出好價錢了,旅遊的消費者多起來了,老百姓的錢包也更鼓了,生態宜居、經濟發展、鄉風文明的新農村雛形初現。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驅動機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構建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完善海外農業合作開發機制……一項項農村改革措施具體、路線明確,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因地制宜、分步到位,現代農業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協調推進機制正在形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吉林“三農”改革畫卷徐徐展開。

  善弈者會謀眼,創新發展路徑——善於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內挖特色,外拓發展,以“六型農業”為抓手,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走出一條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道路

  下棋講究棋眼,棋眼做成,全局皆活。農業提質增效,只有有效調動利用各種市場資源,才能把各種豐富的自然資源燴成“美味”。

  財政資金是引導吉林農業提質增效的主導力量。吉林省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整合産業化、種業資金1.2億元,與中國信達資産總公司聯合成立農業發展基金,拉動金融機構4.8億元,形成每年6億元資金規模,滾動投入5年達到30億元。

  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支持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支持生態保護工程建設……財政資金的雪球不僅越滾越大,發揮的導向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財政資金導向明確,工商資本力量聞風跟進。

  在長春市,謀劃建設的16個現代農業示範區,涵蓋了重大技術集成、生態循環農業、特色農業、農業農村信息化等多個方面,為引進工商資本搭建平臺,提供各種優惠政策。目前全市工商資本投入現代農業企業數量近百家,累計投入資金近30億元,規模經營土地28.8萬畝,帶動農戶5.3萬戶。

  財政資金和工商資本為現代農業發展輸血給養,而農業提質增效尚需載體和快速推進。

  在深入調研中,吉林發現要妥善解決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農業必須借助生態優勢,打好“生態牌”;傳統農業要邁向現代農業,必須進行信息化改造,打造“智慧型農業”;要提升農業生産效益,必須搞好農業全産業鏈開發;要滿足日益豐富的産品需求,走出吉林特色的品牌之路,必須立足非均衡、差異化、錯位發展,形成鮮明的“吉林特色”;要不斷提升農業的競爭力和優勢,必須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走開放型路線;要呵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必須把“安全牌”打得更響。

  吉林農業提質增效的弈局,要靠生態型、智慧型、效益型、特色型、開放型、安全型農業等“六型農業”,殺出勝利之路。

  肥沃厚重的黑土地是吉林農業長期保持領先的重要優勢,然而近些年黑土地層下降日益明顯。吉林適時啟動黑土地保護治理試點工程。由點擴面、先易後難,啟動綜合保護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兩個試點片,投資3億多元重點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農業灌溉用水污染防治、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土壤有機質提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建設。

  在榆樹、農安和德惠,有27萬畝黑土地實施秸稈腐熟劑還田技術推廣工作,通過統一公開招標採購秸稈腐熟劑,隨春耕播種將秸稈腐熟劑施用到田,一方面有效合理高效處置作物秸稈,同時也為保護黑土地地力發揮著作用。

  在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稱的白城市,生態脆弱,十年九旱。2006年開始,白城市引進推廣了保護性耕作技術,開展試驗示範。乾旱年景保護性耕作的優勢一下子就顯現出來。正像洮南市黑水林場的老陳説的一樣,“當初我尋思,這不純粹是扯犢子嗎?哪知道苗就從那亂七八糟的秸稈裏鑽出來,還出的那麼齊,長得那麼壯觀。”2014年,全市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發展到160萬畝。昔日一片片的瘠薄地,變成高産增收的良田。

  在金洲現代農業園區,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退耕還林、還湖,治河修渠,整治環境,減少水土流失面積。在各種整治措施下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産環境,為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提高農民收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保護黑土地、天然林保護、河湖聯通治理,一系列生態保護重點工程開始啟動,資源節約型和生態友好型的農業發展路徑正在形成;一張保障全面、監管有力、反應及時的農産品安全保障網正在全省編織起來;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産的過程中;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食用菌、鹿茸、林蛙、雜糧雜豆,在白山黑水之間蘊藏著別具特色的農産品成為吉林特色現代農業的一張張亮麗名片。

  吉林農業的棋眼,是善於用好各種市場和資源。而吉林利用各種市場和資源的棋盤,更是從松花江畔擺到了國際市場。

  地處東北亞腹心地帶,吉林農業“走出去”、“引進來”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引進墨西哥玉米、在菲律賓建現代化示範農場、在讚比亞建海外糧食生産基地、在烏克蘭建現代化養殖場……吉林農業長袖善舞。

  2013年12月3日,我國首批境外自産水稻在琿春口岸順利通關。而這批水稻,是由吉林省海外農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利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閒置的宜農土地生産出來的。避免雙重徵稅、建設農産品保稅倉庫,吉林積極爭取國家支持,不斷擴大海外農業合作開發的領域和空間,提高海外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在海外“再造一個吉林農業”的宏偉目標。

  九萬里風鵬正舉。吉林,正在打造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的偉大實踐中,瞄準新的高度,振翮騰飛!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