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水美魚肥稻花香

三農 白城日報 2014年12月11日 08: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通榆縣在極度缺水又十分貧困的情況下,積極實施了“引進外來水、滯留過境水、貯存地表水、持續供應水、保護地下水、節約使用水、利用循環水”七大治水方略,有效破解了制約通榆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蓄足了可持續發展後勁。2013年以來,全縣幹部群眾積極踐行“生態經濟景觀”三位一體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濕地經濟。於是,濕地經濟應運而生。

  河蟹養殖,舌尖上的富民産業

  河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極其豐富,是國內外市場很受歡迎的一種水産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河蟹雖美,但在通榆沒有養殖的歷史,因此人們都望而卻步。而勝利漁場的馬立兵,就開了這個先河,做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2014年初,他在生態養魚的基礎上投資80多萬元,投放2萬多公斤河蟹,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到了9月、10月份收穫季節,一舉捕獲成蟹12萬公斤。他養殖的河蟹,不僅個大、膏滿,而且品質優異,口味純正,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因此也非常暢銷。從養殖到出售不到5個月時間,實現産值510多萬元,凈賺了350多萬元。

  馬立兵敢於嘗試,與縣水産總站的有效引導和大力扶持是分不開的。2013年,縣水産總站多次邀請省漁業專家到通榆縣為發展水産業“把脈”。通過現場技術評估,針對通榆縣勝利水庫經多年乾涸又重新注滿新水後的綜合考究,提出了在發展大宗水産品前提下,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河蟹養殖的想法和建議。於是,才有了馬立兵的大膽嘗試和養殖成功。

  冷水魚養殖,填補了吉林省西部的空白

  位於什花道鄉境內的清泉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有自噴泉水井16眼,各項數據和指標完全符合冷水魚養殖要求,是冷水魚繁育和生長絕佳之地。該區域可進行冷水資源開發面積20萬平方米,東側有300畝人工池塘和200多公頃大水面,極具綜合開發價值。

  鋻於這一因素,2012年,縣水産站組織技術人員和清泉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業主楊臣到外地進行了冷水魚養殖的實地考察,並邀請了省冷水魚養殖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基地專家到通榆縣進行了實地勘查和指導。通過前期大量的準備,2013年6月,清泉水産養殖有限公司業主楊臣引進冷水魚養殖。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冷水魚養殖喜獲成功,填補了吉林省中西部有史以來沒有冷水魚養殖的空白,也標誌著通榆縣漁業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創舉和科技進步。

  水田開發,水中撈財的新途徑

  水田開發,對於古往今來慣於種植旱田的通榆農民來説,既是新生事物,又是一個艱難的轉型之路。而八面鄉開發的千頃水田,將引領一方農民走上新的致富路。

  2013年,八面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十一次全委會議確立的以“生態經濟景觀”理念建設“生態經濟城市”思想體系,將大段河濕地建設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大段河濕地建設進行初步規劃。大段河濕地西始於四家子村敖包屯,東至大段橋,中經新建村三個屯,濕地內貯水面積為5.5平方公里。

  在縣財政局、交通局、扶貧辦、移民辦等相關部門的協調幫助下,他們積極向上申報項目,爭取資金,2014年投資600多萬元完成了大段橋新建工程,並於10月份竣工;投資150萬元,完成了敖包至太平山過水路面、涵洞新建工程以及該路段路基的土方工程;投資55萬元,完成了新建村張牧師屯1500延長米河堤新建工程;為留住過境水,在水利部門的支持下,完成了大段橋溢流堰工程設計及新建屯至后座坦5公里河堤新建工程設計,預計2015年開工建設。

  鋻於大段河水質好,養分豐富,適合淡水養殖這一先決條件,為了變濕地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他們確立了發展濕地生態經濟目標。其一,圍繞大段河濕地的河灘地,開發水田1000公頃,重點發展弱鹼大米産業。其二,圍繞回水面積,規劃出10000多畝淡水養殖區,發展多種淡水養殖業。其三,實施資源合理化利用,倡導和推行濕地經濟綜合項目,發展稻、魚、蟹等立體種植、養殖新模式。

  “小荷才露尖尖角”。通榆,水面養殖、種植已破題,濕地經濟曙光初現。下一步,他們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從提供服務、傳授技術、開拓市場入手,搞好産前、産中和産後一條龍全方位服務,真正做到讓農民水中撈財,財源滾滾。通過讓更多的農民依靠水面養殖、種植走上致富路,讓通榆的濕地經濟躍上一個新臺階。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