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職業種糧人和有地農戶合作種糧雙豐收

三農 重慶日報 2014年12月09日 11: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明年我這13畝地還是繼續拿給職業種糧人種,今年,我沒花一分錢,不出一份力,就分得7200多斤穀子,這‘生意’划得來。”12月1日,榮昌縣峰高街道鳳凰村農民史良剛對記者説。他所説的“生意“,是農民與職業種糧人間形成的一種新的種糧機制。近年來,針對農村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後,留守在家種糧的勞力嚴重不足這一情況,榮昌在改革中探索出這種職業種糧人與農民合作種糧的新機制。

  “作為全國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在去年試行的基礎上,今年擴大了這種糧新機制的試行,解決農村種糧勞力不足的問題。”榮昌縣農委主任謝勇説,榮昌試行的種糧新機制實際上就是一種“我出地,你耕種,收的糧食雙方分成”。

  具體的方式為:在農業部門的引導下,培育職業種糧人,然後由職業種糧人與農民協商,由農民出種糧地,職業種糧人出種子、化肥、農藥,以及負責整個種糧過程中的育秧、栽插、病蟲害防治、收割、烘乾等全過程。所收穫的糧食,根據地塊的好壞,進行分成。地塊條件好,種植中少花工時的,實行“五五分成”。對極個別地塊條件差,要多花工時的,“四六分成”,農民分四成,職業種糧人分六成。

  “職業種糧人可以是單個種糧人,也可以由幾位農民、或者是城市資本投資人組成的種糧合作社。”謝勇説,職業種糧人在種糧中,從育苗開始,到收割、甚至稻穀的烘乾,實行的是全程機械化作業,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保證了先進種糧技術的到位。

  此外,職業種糧人的出現,也讓糧食單産得到顯著提高。今年,峰高街道鳳凰村由職業種糧人種的稻穀,畝産達到了1113斤,比當地農戶自種的高出150斤。參與新機制種糧的農戶,每畝地獲得的純收益近700元,職業種糧人也從中獲得300余元。記者羅成友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