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4年,吉林省糧食生産再獲豐收,全省糧食總産量達到706.56億斤,佔全國總量的5.82%,繼續位居全國第4位。“圍繞發展糧食生産、突出發展‘六型’農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各項改革,是實現今年抗災奪豐收的關鍵。”在分析今年糧食豐收形勢時,省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關於2014年糧食産量的公告表明,今年吉林省糧食單産達到941.96斤/畝,比全國平均水平的718斤/畝高出223.96斤/畝,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的領先位置。糧食播種面積7501.10萬畝,比上年增加316.2萬畝,同比增長4.4%,由上年的全國第10位晉陞為第9位。
在春季低溫冷害、夏秋局地乾旱等自然災害情況下,糧食生産再獲豐收,主要依靠“六個落實、兩個確保”的措施。今年,全省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播種面積全部落實,糧食作物7821萬畝,其中玉米5941.5萬畝,比上年增加43.5萬畝,水稻1182萬畝;資金物資落實到位,籌集春耕生産資金208億元,比上年增加14億元,投入底化肥559萬標噸。玉米種子2.32億斤;測土施肥、生物防螟、等離子體種子處理等重大技術落實,建設糧油高産創建萬畝示範片625個,“高光效”示範面積500萬畝;強化農資監管落實,通過檢查農資企業、整頓市場、搗毀制假黑窩點等行動,凈化農資市場;抗災物資、設施設備、應急預案等準備充分,抗災措施落實到位,全省累計投入抗旱資金5.3億元,澆灌面積808.3萬畝,農業保險投保167萬戶,參保300萬公頃,保費總額7.2億元。此外,引導農民確保把地種在適播期,一次播種一次拿全苗齊苗壯苗。通過人工增雨、抗旱打井等抗災措施及時緩解和解除旱情,確保抗災奪豐收取得勝利。
園藝特産業也在加快發展。據了解,吉林省通過實施人參産業振興工程,生産規模得到科學調控,人參精深加工能力顯著增強,人參全産業鏈開發取得新進展。食用菌産業發展提速,形成了延邊、吉林地區以發展黑木耳為主,通化、白山地區以香菇為主,中西部平原區以平菇、金針菇等鮮食品種為主的發展格局;蔬菜産業方面,爭取到國家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項目21個,設施蔬菜標準園總數達到103個,全年蔬菜産量預計達到1200萬噸;通過扶持長白山優質種蛙繁育基地、標準化封溝養蛙示範基地、長白山林蛙油地理標誌産品保護項目建設。林蛙養殖呈現出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全年林蛙回捕商品量預計達到4.8億隻,同比增長6.7%。據統計,全年園藝特産業總産值預計將達1300億元,同比增長5%。
通過強化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全省大力推動龍頭企業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繼續保持了農業産業化經營和農産品加工業平穩較快發展,全年農産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預計實現4500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
一年來,全省各地在抓好産業增收、政策增收和財産增收的同時,積極開拓勞務增收門路。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6.3萬人,同比增長0.5%;農民勞務總收入446.7億元,農民人均勞務收入3115元,同比增長17.0%。前三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14.12元、5279元和6800元,同比分別增長16.1%、12.5%和11.5%,平均增幅達到13.37%,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萬元。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的突破。吉林省制定出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意見,啟動實施農村環境整治等6大工程、村屯道路等32項建設,選定410個試點村重點推進,現已落實各類項目868個。
按照省委改革領導小組的總體部署,由省農委&&負責的14項和配合完成的8項改革重點任務,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實現了良好開局。今年,吉林省擴大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共啟動919個省級試點村,試點面積達到847.7萬畝。抓住確權機遇,開展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試點。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現已發放貸款49筆1649萬元。啟動綜合保護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兩個試點片,建設8個重點項目。今年吉林省爭取到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3億元,同比增長20%,資金總量位居全國第3位。智慧農業信息化服務方面,通過加快構建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整合信息資源,推動惠農信息“進村入戶”,信息惠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化服務方式已在13個縣市開通,預計僅此一項,全省每年可增産糧食10億斤以上,農民節本增效12億元,每年少投入肥料6萬噸。支農資金使用方式也在醞釀重大創新。據介紹,吉林省抓住國家出臺金融服務“三農”發展意見的契機,準備設立“吉林省農業發展基金”,通過財政支農資金注入吸引帶動社會資金跟進,有望破解農業産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