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咯咯咯,咯咯咯……”12月1日,瀘州市敘永縣後山鎮天元村二社養雞大戶陳登平“招呼”他的雞群前來“就餐”。隨著一陣呼喚,桂花林中的烏雞爭相跑出來啄食。“我的烏雞全部採取林下散養模式,樹林是它們的天然‘健身房’,充分的運動讓烏雞肉質結實,味道鮮美,加上烏雞的養生滋補作用,被人們稱作‘名貴食療珍禽’,收益可觀。”養雞大戶陳登平一邊給雞群添食,一邊高興地介紹他的烏雞。
陳登平的養殖創業路始於他5年的打工生涯,據他介紹,1994年至1998年,他一直在廣州的養雞場打工,在那期間,學他習了一系列養殖技術,這為他養殖創業奠定了基礎。
2009年,陳登平花7000余元引進了烏雞雞苗,利用自家和周圍親戚朋友的山地栽下了桂花樹、杉樹,建起了養殖場,開始了自己的林下養雞事業。由於他的雞苗以玉米等雜糧喂養,並在林間刨食野生食物,這使他的烏雞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比較高。初次創業,他的烏雞就被一搶而空,但陳登平並沒有如何高興。“雞苗的進價不便宜,且引進的雞苗部分是近親繁殖,導致雞苗的存活率相對低。除去成本和雞苗的死亡,當時利潤很低。”
如何才能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提高烏雞的存活率?經過思考,他決定利用自己在廣州所學的人工授精和提純等技術進行自主育苗。説幹就幹,陳登平在養雞場空地建起4間育苗房,通過自己摸索、諮詢專家,他開始自己孵育雞苗。經過不斷的摸索和總結,陳登平的自主育苗獲得了成功。目前,他的養殖場年産雞苗達10萬餘只,除了供應自己的養雞場外,他的雞苗還銷售到了古藺、威信等周邊地區的養雞場。
“現在每個月可出欄2000-3000隻烏雞,每只大概4斤,按35元/斤的價格出售,加上出售雞苗的利潤,我一年的純收入可以達到近40萬元。”陳登平樂呵呵地向筆者算起了經濟賬。
致富不忘家鄉人,陳登平意識到要把特色養殖業發展壯大,需要整合更多人的力量,帶領大家一起致富。今年5月,陳登平申請成立了天元烏骨雞專業合作社,吸納了百餘名村民參于烏雞養殖。談起今後的打算,陳登平説道:“力量壯大了,下一步就要擴建育苗房,爭取年産雞苗20萬隻,帶動大家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