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種棗種出“致富路”

三農 新華網 2014年11月26日 09: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走進安徽省霍邱縣彭塔鄉,綠色柵欄裏一排排整齊的棗樹、黃桃樹一望無邊,來來往往的農民騎著電瓶車、帶著工具穿梭于道路之間。豐收季已過,“冬棗供不應求,倉庫裏僅剩幾筐冬棗,其餘都賣光了!”當地龍頭企業金谷堆綠色農業生態園負責人馬生松告訴記者。

  在國家級貧困縣霍邱,通過科學扶貧,被當地人稱為“天晴一塊銅,天陰一包膿”的黃泥巴地,孕育出一棵棵扶貧利器,在當地龍頭企業和農戶的示範&&下,冬棗經濟帶領百姓走出貧困、走向致富。

  “全鄉9個行政村,其中6個是沙地,3個處在丘陵上”,存不住水、種不好糧是安徽省霍邱縣彭塔鄉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哪怕是在豐收年,畝産最多300斤。”彭塔鄉店崗隊的李構寶告訴記者。2000年以前,該鄉穩戴貧困“帽子”,人均收入不到千元,全鄉近三分之二的人在外打工。

  彭塔鄉與棗樹結緣可謂一波三折。2000年,在扶貧辦的支持下,鄉里五個大戶從山東引進雪棗這一品種,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五戶連包了100多畝土地,由於缺乏經驗,“結出來的棗子雖然和西紅柿一樣大,但不甜。不久,樹也開始連片死掉。”李構寶説。

  去山東一番考察後,大戶們重新引進冬棗這一品種,並開始摸索相關種植技術。“我們發現不挖坑,直接高培成活率高。”李構寶回憶,當他們認為找到了種植竅門時,現實又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果子挂不住,到5、6月份還未成熟就掉光了。“周圍開始有人打退堂鼓,説我們這裡壓根不適合種棗。”

  第三次出征,大戶們從山東搬來了“援兵”,手把手教技術,學習種棗技術後,一畝地的收入就達5000多元。棗樹經濟的成功引進,也使得第一個農業投資項目在2010年落戶彭塔鄉,一口氣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讓冬棗經濟在全鄉鋪開。

  48歲的邰鵬在六安市種植苗木已十餘年,看到家鄉有林果致富渠道,便果斷回來,如今成了企業裏的技術專員。“賺得比外面多,還出去幹嗎?”49歲的邱傳兵決定不再回城裏的工地,專心在家種棗,為龍頭企業打工。離家近,開銷小,加上自家田地的流轉,“一年餘下幾萬元不是問題”。

  彭塔鄉副鄉長胡勝軍介紹,2014年全鄉人均收入達4600余元,是2011年的兩倍。致富熱潮帶來人員的回流,“在家能掙到錢、還能照顧家,誰還往外面跑?”胡勝軍説。

  “今年種的黃桃,個個鮮嫩多汁,我們還會嘗試種植其他果樹,將果樹特色經濟做大做強。”馬生松説。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