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1月12日下午,池州市貴池區清溪街道清溪村九隊年輕的農機手操作著收割機,將沉甸甸的稻子捲入機器中,金黃色的稻粒和切碎的稻草立馬分開,被裝進塑料袋中。
今年62歲、種了一輩子田的程明春看著收割機在稻田裏縱橫馳騁,不由得笑逐顏開。
“這裡土肥地熟,是種稻子的好田。但交通不便、缺少水源,已經拋荒多年了。”老程介紹説,今年村裏的稻田通過流轉,由池州市恒碩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統一耕種。他被公司聘為稻田管理員,每天只要到田頭轉轉,看看哪塊田要施肥、哪塊田要除草、哪塊田要打藥……輕鬆加愉快,收入比過去自己種田還要高。“今年,村裏幾個在外發展的年輕人回鄉種田,拋荒多年的地又被開墾成良田了,雖然是一季中晚稻,畝産都在1300斤朝上。”老程説。
清溪村九隊2000多人,一直依靠種植3000多畝的水稻田為生。前些年,池州市為治理清溪河環境污染,將該村村民集中安置到一個距離城市較近的標準化小區。村民居住條件改善了,到自家責任田做活卻沒有以前方便了。在街道辦事處的協調下,村民們將土地流轉集中,公開對外承包。此事引起從村裏走出去,在上海、蘇州等地闖事業的幾個年輕人的關注。
今年30歲的虞文興,10多年前從清溪村到上海打工。他勤奮、能吃苦,很快站穩腳跟並創辦了公司。如今,他在上海和蘇州兩地從事 IT和物聯網産業。虞文興得知村裏的土地對外招標後,馬上和在蘇州發展的表哥商量回村承包之事。
今年3月,兄弟倆通過競拍流轉權,拿到了2800畝土地,成立了恒碩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全部按照現代化、規模化的路子進行操作。他們先後投資400多萬元,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廠房,購進大型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播種機等機械設備,備齊了農業生産設備。
“今年,預計公司僅水稻一項就可收入150萬元,遠遠超過當初的預期。雖然我們都出生在農村,但以前從未種過田。如今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種田,種子、技術由市區兩級農技部門提供,全部機械耕作、飛機噴灑農藥,用工少、效率高。現在我們只有9個人,卻耕種了以前全隊上百號勞力種的地。”站在稻田旁,看著田埂上一袋袋剛收穫的稻子,虞文興高興地説,他對當初的選擇感到慶倖。
“接下來,我們準備將IT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産上,首先選擇幾個蔬菜水果品種,從種子到施肥、打藥等生産全過程,用二維碼記錄下來,並拍成照片放到網上。城市消費者只要掃一掃,就可以放心消費了……”虞文興對現代農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