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安徽黃山市黃山區竹産業綠了山富了民

三農 黃山新聞網 2014年11月17日 10:5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走進黃山北麓的省級竹子科技示範園溝村示範區,猶如進入了莽莽竹海中,遠望是漫山竹林,近看棵棵竹子青翠挺拔。竹海深處,農民們正忙著進行竹子鉤梢、施肥等竹園管理。

  黃山區是全國30個“中國竹子之鄉”、全省4大竹子大縣之一,有竹林面積32萬畝。近年來,該區以科技運用為手段,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竹業富民工程,目前全區竹産業總産值1.59億元,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為了提升竹林經濟效益,近年來,該區實施“1323”竹業行動計劃,即建設一個省級竹子科技示範園區、3個重點竹子示範鄉鎮、20個竹子重點示範村和300個竹子重點示範戶。工程實施以來,已建成省級竹子科技示範園的4個示範區,園區面積10000畝,其他示範基地8800畝。除了科技示範園,通過示範基地輻射功能,全區2年來共實施一般竹林培育150000余畝,培育了10萬畝高産竹林和筍竹兩用林。該區興建竹子生産示範基地,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大力推廣運用科技技術。他們與國際竹藤組織、浙江農林大學竹類研究所和江西省林科院密切合作,探索和使用一些先進的竹園生産管理措施。如開展竹腔施肥的實驗工作,從2009年開始在江西林科院工程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竹腔施肥的實驗工作,探索竹腔施肥在黃山地區的實用性、可行性和效益對比;推廣與應用了竹林墾復、測土配方施肥、緩控釋施肥、開溝施肥、水分定理管理、物理病蟲害防治、免耕或輕耕型土壤管理、竹林鉤梢等新技術,並加快竹林結構調整。先進技術的應用,科技示範園的建立,竹林效益大大提高,發筍率提高了30%以上,竹筍的徑級也有了明顯增加,每畝竹林年效益從200元增加到500元。

  為了改變一家一戶的粗放經營模式,提高竹林集約經營水平,該區開展了以竹山道路和竹林灌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竹業富民工程實施以來,全區新建竹山林區道路500公里,作業道1200公里,灌溉設施5套。同時加強社會化服務和産業化經營,全區已成立11個竹業經濟合作社,2個竹業經營協會,農戶入會比例90%以上,興建了面積3000平方米新華鄉筍竹交易市場。

  資金是推進竹業富民工程的保證。近年來,該區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集全社會之力建設竹林增産增效工程。全區通過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大力整合項目資金、部門協調籌集資金、鄉村兩級配套資金、政策鼓勵社會資金等方式,共整合、融合各類資金近2000萬元。同時,加快林權貸款辦理,林業項目貸款和小額貸款財政貼息規模也不斷增長、貼息期限不斷延長,有效降低了林業融資成本。目前,全區已累計辦理林權抵押貸款271起,貸款金額達3.7億元,林權抵押面積21.3萬畝,林權抵押貸款餘額為1.77億元。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