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湖南洪江市粳稻新品種試種獲得成功

三農 湖南農業信息網 2014年11月15日 10: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為了考察粳稻新品種在洪江市生産的適應性、穩定性、抗逆性及其它重要特性,在湖南省農技推廣總站的安排部署下,我們引進熱粳187、南粳45、鎮稻18、鎮稻16、南粳51、南粳49、武運粳27、楚粳28、蘇粳815等9個粳稻新品種進行篩選試驗,為來年推廣擴大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地點設在洪江市泥溪村種糧大戶蔡漢章承包田中,試驗大田面積2畝。所有品種統一于4月30日播種,採用水育秧,6月3日移栽。試驗採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0平方米,共30個小區(包括對照Y兩優1號),全部收穫計産,栽插密度6×8寸,每兜插4粒秧谷,小區間設走道,小區周圍設四行保護行。全生育階段注意防治蟲、鼠害,不防病害。

  通過測産驗收:供試的9個粳稻品種,畝産在266.7–626.7公斤之間。最高的是鎮稻18畝産達626.7公斤,武運粳27、南粳49、南粳51、南粳45,畝産均在500公斤以上,畝産分別為566.7公斤、546.7公斤、533.4公斤、513.4公斤;蘇粳815、熱粳187,畝産分別為480.1公斤、453.4公斤;楚梗28和鎮稻16畝産量最低,僅為333.4公斤和266.7公斤。

  從今年洪江市粳稻新品種篩選試驗情況看,大部分品種的適應性、豐産性、穩定性、抗逆性表現較好,葉瘟、穗頸瘟、稻曲病基本沒有,紋枯病在個別品種上(如鎮稻16、熱粳187、楚梗28)有輕度發生。通過試驗,從生育期、農藝性狀及産量分析,除了鎮稻16、楚梗28表現較差外,建議淘汰,其餘品種建議來年繼續試驗,以檢驗其豐産性、抗病性、生産潛力及其他特性。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