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特色産業引領脫貧致富

三農 雲南日報 2014年11月15日 07:2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沒有産業遲早返貧”

  “三年一輪迴,永遠種三樣,三餐不變樣。”這是獨龍江生産生活的真實寫照。土地每3年輪種一次,農作物只種玉米、芋頭和洋芋,每頓飯都是一樣的菜。一直以來靠天吃飯的粗放種植方式讓原本就貧瘠的獨龍江更加落後。

  “種地只為填飽肚子,種什麼就吃什麼,從未考慮過農業發展。”迪政當村民李向紅的話,反映了獨龍江的困境及其根源。

  隨著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工作的不斷推進,獨龍江基礎設施建設日漸完善,鄉村面貌也在一天天改善,然而懸在獨龍族同胞心上的“巨石”卻未落下——獨龍江的今天靠扶貧,明天靠什麼?

  “輸血”扶貧不是長遠之計。獨龍江要脫貧致富,最終要靠“造血”激發自身活力和動力,只有挖掘出生産潛力、擁有穩定的收入,才能確保獨龍江的發展具有持續性。

  “總吃低保不是辦法,老躺在政府的扶持下過日子更是不行。獨龍族必須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必須有産業,不然遲早會返貧。”“老縣長”高德榮一席話説出了獨龍族同胞的心聲!

  為了徹底挖掉“窮根”,當地黨委、政府把發展農業産業作為帶領獨龍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首要工程來抓,引導扶持獨龍族群眾調整産業結構。通過幾年的不斷努力,截至今年8月末,全鄉産業有了質的飛躍:現累計種植草果38616畝、重樓1120畝、花椒8760畝、核桃5000畝、董棕650畝,製作傳統蜂箱10000箱(招養獨龍蜂3000箱),設立了獨龍原雞保種和擴繁基地1個,投放獨龍牛526頭,建成草果烘乾廠1個,成立了專業合作社7個,逐漸形成了以農業産業領頭的脫貧發展致富路。

  “現在我們都意識到要靠自己的雙手建設好獨龍江,産業發展就是靠自己致富的一條道路,我們要好好地把它做大、做好、做強。”感受到産業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獻九當村民陳永華感慨道。

  草果成為“黃金果”

  發展什麼産業?如何變劣勢為優勢?曾是困擾獨龍江發展的一大難題。

  經過多年的探索,根據獨龍江特有的氣候特徵、地形地貌環境和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文化素質,歷屆黨委、政府經過多種農産品的種植試驗,最終確定了以草果和重樓為重點的獨龍江農業産業發展致富之路。

  然而作為獨龍江第一個真正的産業,起步可謂步履維艱。

  政府剛開始鼓勵引導草果種植時,村民們都有顧慮:不好好種糧食去種草果,一家老小吃什麼啊?

  當時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農業局爭取到的草果苗,通過各村委會發放給村民種植後,除了巴坡村把草果苗種好外,其他幾個村的草果苗都被丟棄。村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觀念一時之間很難扭轉,政府不得不組織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宣傳講解,組織參觀並進行種植培訓,千方百計擴大草果種植面積。

  説起草果産業起步時的艱難,馬庫村村民丁志華感慨很深。他説:“以前村民不能理解草果可以當做産業來經營,因為山上就有生長,沒覺得有什麼經濟價值。”慢慢地,村民們開始從以前的懶散變為積極主動地種植,現在已經開始有收益。嘗到甜頭後,大家都想擴大種植面積。現在,草果苗一苗難求。大家都想增加種植面積,加快發展。丁志華表示:“還不是盛果期,按目前市價3.4元一斤來算,今年一家人僅種植草果的收入就超過5000元,這是以前不敢想的。”

  重樓變身“綠色銀行”

  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限制,草果種植並不能在全鄉全面推廣,獨龍江鄉黨委政府提前謀劃,因地制宜,利用重樓在獨龍江遍地生長的天然優勢,提出了發展重樓産業,積極引導群眾上山採集重樓種苗,並指導群眾在自家的自留山、責任山裏移栽重樓,集約管理,發展林藥産業,形成了全鄉産業“南草果、北重樓”的全覆蓋發展模式。

  目前,雲南白藥集團已與獨龍江達成了合作意向,在當地發展重樓産業,目前全鄉已種植重樓1120畝,基本達到戶均1畝。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每畝最低也能有近萬元的收入。草果與重樓産業的同時發展,等於讓村民們有了一個可持續收入的“綠色銀行”。

  “草果産業已經見效,重樓更是增收的重頭戲。下一步,草果和重樓要向産業化、規模化發展,實現連片種植,種出規模,種出效益來,給獨龍族人民種出一條致富的路子。”作為獨龍江農業産業的&&人,高德榮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除了朝氣蓬勃的草果、重樓産業,蔬菜、漆樹等種植業和獨龍牛、獨龍雞、獨龍蜂為主的養殖業也在悄悄綻放。以養殖獨龍蜂為例,全鄉現已製作傳統蜂箱10000箱,其中已招養獨龍蜂3000箱。根據産業規劃,今後平均每村每戶要養殖15箱,每箱可産蜜12斤,預計能為每戶家庭帶來9000元收入。

  “以前我們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只有幾百元,現在通過種植草果,養殖獨龍蜂,村民收入已經超過2000元了。”巴坡村主任王世榮欣喜地説道。

  “從今年開始,政府對重樓苗進行補助,我打算繼續擴大重樓種植面積,在現有基礎上爭取翻一番達到30畝。”龍元村支書江建華興奮地説;“明年我們打算種重樓,想擴大養殖規模,爭取辦一個養殖場。”普卡旺村民孔梅花滿懷憧憬地説;“我還想再種10畝草果,明年再養30隻獨龍雞,爭取一年更比一年好。”孔當村臘配小組村民李忠清對未來有著明確的規劃。(本報記者 鄧清文 付雪暉 通訊員 王靖生)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