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為姚祥仁夫婦捧著碩大的玉米棒,開懷大笑。
近日,筆者隨江蘇省響水縣土肥站的技術人員來到位於張集中心社區何圩村二組姚祥仁家1畝即將收穫的玉米田裏進行測産。
年近七旬的姚祥仁騎著電瓶車,來配合技術人員進行測産。老姚對縣土肥站的孫國躍站長説:“我家田裏今夜又被偷掉幾十個玉米棒。”他説,還不是土肥站在我家田裏搞試驗,玉米棒長的比別人家大。孫站長聽後哈哈大笑説:“那説明我們的試驗成功了!”
原來,姚祥仁是在開玩笑。他説,我只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哪能真要專家賠償啊。姚祥仁的讓步,這場田頭風波才算順利平息。
孫站長算了科學施肥的降本增收賬。他説,就以老姚這1畝地玉米為例。據産量測算,單産在650公斤不成問題,比往年增150公斤以上。往年,老姚按老方法施肥,這塊地他要施35.7公斤的尿素和同樣多的複合肥,按今年的市場價計算,兩項合計153元多;而今年,只施用了40%(28-6-6)“綠聚能”複合肥40公斤,成本只有125元。
今年,這1畝土地玉米,肥料成本比往年減少28元多,而産量卻增加了150公斤。玉米按市場最低價計算,每公斤2元,這一畝地採用科學施肥,降本增收300多元。全縣今年種植近20萬畝玉米,可見,這降本增效的空間有多大。而且多年的玉米高産增效創建示範推廣和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示範試驗證明,玉米進行機械化播種時,把配方肥和種子一次性下田,不僅減少用工,還能達到肥料深施,大大提高利用率,減少施用量。
聽了孫站長的介紹,姚祥仁又插話道,“孫站長,我的鄰居都跟我打過招呼了,明年再種玉米啊,讓我和你們聯絡,全用配方肥!” 張一強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