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 孫維福
從清明種子下播到深秋挂滿潔白,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陽實驗農場的新品種棉花,10月20日迎來全程機械化植棉壓軸一幕——機械化採摘。
為清晰展示機械化植棉如何“全程”,包括精量播種機、無人噴施機在內的10余種農用機械,這天也悉數在地頭集合亮陣。耳邊馬達轟響,眼前無人機盤旋,棉花生産從種到收的機械作業圖景一一實地、實物、實景再現。
“全程機械化植棉一旦實現,我國棉花生産用工將下降70%以上。”邊走邊看,棉花研究所所長李付廣向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一路彙報。
這已是該所聯合農業部南京農機化所第二年組織機採棉現場觀摩。今年的演示,機採仍為主題,但特別增加了新品種研發、種管收技術、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機採棉種植模式和機械化采收等全套機械實物展示,透出強大的機械氣勢和濃厚的技術集成色彩。此項安排直接對應的,是中國農科院全院系統部署實施的“糧棉油增産增效綜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項目”。
緣于這個背景,隨同陳萌山現場觀摩機採棉的,除了棉花研究所所長和農機化所所長,還增加了中國農科院作物、水稻、油料、蔬菜花卉等研究所的所長。聲勢為何這麼大?觀摩活動結束後立即召開的“中國農科院糧棉油增産增效綜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工作會議”,給出了準確答案。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這項研究從2013年開始,總的目標是圍繞農業部“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兩個持續提高”工作目標,大力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協同創新和轉化創新,為農業部“高産創建”提供技術儲備和技術支撐。目前中國農科院已有12個研究所、350人參加,院外協作單位達到210個、1400人參與。先後啟動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技術集成生産模式,舉辦現場觀摩會9場,從增産和節本兩個方面,展現了技術集成示範的巨大潛力。
為了回答“怎樣形成面向國家需求、面向三農的農業科研體系,關鍵時刻發揮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作用”這一命題,中國農科院啟動了“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當天晚上,陳萌山接受記者採訪時,仍是三句不離白天會上各位所長發言的主題——如何通過技術集成實現我國農業增産增效。
他分析認為,當前,我國糧食需求總量剛性增長,而主要依靠擴大種植面積、增加化肥等投入來提高産量受到制約,新形勢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驅動提高單産,必須緊緊依靠科技挖掘糧食增産潛力,大力推進突破性新品種培育,大力加強技術集成、協同攻關。
“我國農業科研院校不下千家、科研人員足有10萬,科研成果也不少,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在哪呢?差的是如何改革體制機制解決農業科研面臨的問題。”講了一個品種一推10年的尷尬故事後,陳萌山感慨説,當今農業發展不僅受資源的制約,更受資本、技術的制約,如何突破高成本的瓶頸,探索新的農業生産方式,對解決中國農業的出路問題意義重大。我們現有的不少品種,已經像老牛一樣氣力被發揮到了極致。今後如果還是依靠單一品種、單一技術,沒有技術集成、沒有農業機械做載體,很多事是行不通的。必須在生産實際中綜合應用從種子到種管收最優化的技術成果,構建新型的農業生産模式,形成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科技推力。
“未來農業科研應該走什麼路徑”,陳萌山説院裏經過深刻思考認為,必須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形成農業科學研究、科技推廣的開放格局,加強“技術集成、聯合攻關、科技示範”,以“探索糧棉油增産增效綜合技術集成模式”為目標,建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
“這不僅將構建一個全新的農業科研技術體系,還將帶來一次農業科研技術路線的變革。”言語之間,這位就任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剛好兩年的前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充滿著信心和期待。
機採棉現場 張聚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