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湖南省召開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現場會

三農 湖南省棉科所 2014年11月02日 08:3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0月27日,由湖南省農業委員會主辦,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華容縣人民政府和華容縣農業局共同承辦,依託湖南省現代農業棉花産業技術體系和國家棉花體系洞庭湖試驗站為技術支持,首次在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新河鄉沙口村召開了“湖南省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機械收花)現場會”。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工程院喻樹迅院士;湖南省農業委黨組成員、總農藝師劉年喜,副巡視員唐建初以及各相關處室領導;財政廳、科技廳有關領導,岳陽市和華容縣有關領導,湖南省棉花産業技術體系各崗位專家及試驗站站長,國家洞庭湖棉花綜合試驗站,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和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相關領導和專家,省內主産棉縣、市農業局分管領導和經作站站長,以及植棉大戶近200余人。會議由省農業委副巡視員唐建初主持。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前往華容縣新河鄉沙口村,觀看了湖南省棉科所培育的早熟、適合機採棉花新品種機採棉2號及引進品種中棉所60號的集中吐絮現場,現場採棉機採摘效果很好,不到20分鐘就完成一畝地的采收,採凈率超過90%,比人工采收效率提高了近200倍。

  會上,湖南省現代農業棉花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李育強研究員從基礎層面上作了《走全程機械化之路,持續穩定發展湖南棉花生産》的主題報告,全面、系統分析了湖南為什麼要開展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該怎麼走全程機械化之路,以及湖南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取得的進展和今後發展方向。

  接著,喻樹迅院士從國家棉花産業總體佈局分析,新疆受水資源短缺和氣候條件限制,大規模發展棉花生産受一定局限。為確保我國棉花生産安全,我國仍將長期保持西北內陸(新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三大棉區的棉花生産格局。同時指出,棉花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只有實現了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才能使棉農真正實現植棉的“機械化、智慧化、信息化、規模化、社會服務化”,最終實現“快樂植棉”。

  最後,省農業委黨組成員、總農藝師劉年喜對湖南省棉花全程機械化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對湖南省棉花産業全程機械化之路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加快棉花采收機械化;二是加強農藝與農機的融合;三是強化示範推廣,要把棉花機收作為系統工程常抓不懈。

  棉花是湖南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勞動密集型作物。但近年來,湖南省棉區人力資源短缺,人工成本上升,致使費時耗工的棉花生産成本連年增加,棉農植棉積極性受挫,嚴重制約了湖南省棉花産業的發展,實現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是湖南棉花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湖南省棉花産業發展的趨勢,在湖南省現代農業棉花産業技術體系和國家棉花體系洞庭湖試驗站等項目的支持下,我所棉花科技人員圍繞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産,在培育與機械化採摘相配套的棉花新品種、突破棉花油後機械精準直播技術、探索栽培措施實現棉花集中成鈴吐絮等機採技術集成上已經取得了明顯進展,在洞庭湖棉區實現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相信不遠的將來在湖南省廣大棉花科技人員的努力下,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洞庭湖棉區一定能夠實現棉花生産的全程機械化,讓廣大棉農真正享受到“快樂植棉”,保障湖南省棉花生産持續穩定發展。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