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糧食産量11連增的奧秘

三農 吉林日報 2014年10月31日 07:0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核心閱讀

  糧食增産最重要的“功臣”就是科技支撐。據統計,在確保糧食增産的眾多因素當中,單産提高的貢獻率超過65%。近年來,伴隨著良種良法的配套,農機農藝的融合,各種高産品種、栽培技術、農機化水平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技術示範和推廣體系。2004年以來,榆樹市連續十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市,糧食總産持續增加,2013年達到66.7億斤,佔吉林省的1/10,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榆樹,科技力量又是如何轉化為糧食産量?

  又一季金秋,“天下第一糧倉”榆樹再次傳出了令人欣喜的數字:2014年,榆樹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68.5萬畝,其中玉米播種面積444萬畝,總産預計351022萬公斤;水稻播種面積108萬畝,總産預計88000萬公斤。全年糧食産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11年實現糧食增産。

  “天下第一糧倉”靠什麼支撐糧食的連年增産?令人振奮的數字背後是以科技增糧為核心的“榆樹經驗”。

  地還是那些地,種子變了樣

  關鍵詞:種子研發科研創新

  新看點:新品種玉米平均籽粒行數17.9行,一穗多得糧食32克,一公頃土地至少增産1760公斤

  自打開始秋收以來,榆樹市五棵樹鎮合發村農民李軍格外高興。10月8日,30多公頃的玉米都收割完畢,他家2000多平方米的院子,已經被玉米棒堆滿,像一座座連綿的金色山丘,在清凈碧藍的秋日天空下,耀眼奪目。

  “今年榆樹風調雨順,苞米長得好,我估摸著公頃産量能在1.2萬公斤以上。”李軍説,他這幾年購買的都是榆樹當地一家種子企業的種子,根據地塊條件,選擇五、六個品種分別播種。“種這些種子都保準,除了能保證産量,田間管理也容易。”

  能得到種糧農民的認可,是科技人員王瑞林最欣慰的事。

  53歲的王瑞林是榆樹農業科技示範園平安種業田間園區技術負責人,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組織工作人員在示範園裏收穫示範品種。此時的田野裏,大多數農民耕種的玉米已經收割完畢,而示範園裏3米多高的玉米植株依舊整齊地挺立著。王瑞林介紹,這是他們公司的種子示範田,這個品種抗倒伏、抗大斑病,按照目前的測算,每公頃産量可達1.4萬公斤。

  為了詳細説明增産效果,王瑞林給記者算了一筆精細賬:這個品種的平均籽粒行數是17.9行,比較目前農民普遍種植的品種,平均多2行,一穗就能多得糧食32克。以一公頃土地保苗5.5萬株計算,一公頃土地至少可以增産1760公斤。

  在這豐收的季節裏,科技人員王瑞林的臉上呈現出與農民不一樣的喜悅。明年,平安169的種子就將推向市場,後續一批産量高、抗性好的品種也已嶄露頭角。與王瑞林的一番談話,讓記者的內心對民族種業的不斷創新充滿了希望。

  種子繁育,被視為農業科技建設的“第一公里”。據榆樹市農業局局長張學介紹,為了提升“天下第一糧倉”的種子研發水平,榆樹市委、市政府支持平安種業建成了縣級一流農科院,農科院不惜重金聘請27名國內一流的育種專家和97名農業技術人才,還與華中農業大學聯合創辦分子育種中心,年投入科研經費超過1000萬元。“榆樹幾次糧食産量大的跨越都是從品種更新換代開始的,因此,下一次糧食産量大幅度提高,也很大程度上寄希望於品種的更新,作為農業部門抓住了品種,也就抓住了核心,讓農民用上更多、更好的種子,從有限的土地裏,獲得更大的豐收。這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張學如是説。

  人還是那些人,技術變了樣

  關鍵詞:技術引領科技示範

  新看點:建成佔地1951畝全省規模最大的農業科技示範園,選擇國內外2萬多個品種組合進行篩選

  在弓棚鎮最大的農機合作社——喜迎春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院子裏,停放著一台黃色的大型農機。年輕的合作社理事長蔣恩凱向記者介紹,那是合作社剛剛買回來的“芬蘭玉米籽粒收”機器,“這是榆樹市第一批進口的‘籽粒收’,280馬力,可以在地裏給30個水以下的玉米棒直接脫粒,能降低糧食損耗10%以上。”

  莊稼地裏,280馬力的大傢伙過後,原本直立在地裏的玉米直接脫粒,記者著實感受了一番現代化農業收割的“一氣呵成”。既避免了收糧過程中的糧食損壞,也省去了儲存浪費的情況。

  在蔣恩凱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塊印有“榆樹市農業科技示範戶”的牌匾。“我堅信,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科技。”蔣恩凱説,從2008年合作社成立以來,無論是農技推廣還是新型農機,他都敢於率先嘗試,蔣恩凱説:“我希望通過我的示範,能夠讓周圍的農民看到實際的效果。”

  “我們已經形成了衛星定位、整地、播種、除草、收穫、脫粒、運輸一體化的運作模式。”蔣恩凱介紹,目前,合作社託管土地1000多公頃,科技貫穿于玉米從種到收的各個環節。他説,育種時,用等離子技術對種子進行處理,提高種子發芽率;春季深翻時,用大型深松機進行保護性耕作,40厘米的深度涵養了水源;播種時,實施精量點播,節約種子、保證株數;施肥時,採用測土配方施肥,及時施底肥、追肥和葉面肥,及時補充營養;田間管理環節,有農業科技人員到地頭,隨時開展統防統治;收穫時,適時晚收,採用先進的大型聯合收割機,秸稈科學還田。

  “這些科技手段,給我們合作社帶來豐厚的收穫。”蔣恩凱興奮地説著。他告訴記者,下一步合作社將和市裏的農業部門合作,在可持續利用土地方面展開新的科技探索。

  其實,蔣恩凱只是榆樹市發揮農業科技示範作用的一個縮影。榆樹市今年還投資建成了佔地1951畝全省規模最大的農業科技示範園,選擇國內外2萬多個品種組合進行篩選。

  在全省規模最大的農業科技示範園裏,不同地塊因為種植著不同農作物而變得高低錯落。科技人員介紹,示範區裏集中展示了農業新品種、種植新技術和田間管理的新措施。園區分為品種測試區、品種區域試驗區、品種展示區、高産攻關示範區、玉米肥料試驗區、玉米保護性耕作示範區和蔬菜瓜果採摘園區7個功能區。

  “雖然糧食産量一直穩步增加,但我們的種植方式一直是單一作物單一品種長年連作,土壤中病源菌加速積累,單一養分快速消耗,有益生物迅速減少,導致玉米大斑病、玉米螟,水稻稻瘟病和一些突發性病蟲害頻發高發。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科技。科技的推廣,離不開示範帶動。”市農業局副局長邵建廷説。

  到農業科技節上轉一圈,農民明確了目標、找到了差距、看到了科技增産的潛力。“這等於面對面進行培訓,直接把先進的科技送到我們手中。”環城鄉農民李廣玉這樣説。

  為強化科技示範園的輻射帶動作用,榆樹市財政今年投入726萬元,分別為28個鄉鎮農業站、農機站購置了554拖拉機、免耕播種機、深松追肥機共84台,在各鄉鎮建立3萬畝試驗、示範基地,由鄉鎮農業、農機站採用託管或租賃等方式經營。新技術推廣風險由市農業部門承擔,形成了市裏有示範園、鄉鎮有示範點、村裏有攻關田,上下聯動,多點多地示範模式。

  活還是那些活,幹法變了樣

  關鍵詞:科技服務理念培訓

  新看點:全市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節本增效,一公頃地能節約555元,每年直接增加收益達到2.5億元

  採訪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何亞榮,是在糧食豐産科技工程送科技下鄉現場會上。

  “以玉米保護性耕作來説,秸稈能回到田間一部分,還可以防止土壤的風蝕、水蝕。從2011年開始,全市大面積推廣,去年70萬畝、今年推廣面積120萬畝。每年冬春培訓的時候,老百姓十分認可接受。”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科技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何亞榮説:“大棚育苗顯得尤為重要,缽盤育苗能提高秧苗質量,提高有效分蘗,早育苗、早插秧。”

  隨同何亞榮回到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記者了解測土配方施肥的取樣、化驗等環節。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偉東用數據解讀了測土配方施肥是如何節本增效的:一公頃地能節約555元的用肥成本,增産達到675元,每年全市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直接增加收益達到2.5億元。

  像何亞榮一樣的農技推廣人,常年堅持走村入戶,肩負著將科技送到農民手中的使命,解決的是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那麼,在農業科技服務的實踐中,榆樹市又是通過哪些手段,解決了農民們想辦又辦不好的事情呢?

  ——建設了榆樹通航機場,現已有6架農用直升機,今年對7個鄉鎮集中連片的水田開展航化作業,防治水稻稻瘟病面積70萬畝,有效控制了稻瘟病的發生,提高了水稻品質,産量也突破歷史最好水平。

  ——對農田鼠害和玉米螟進行了統防統治,農田鼠害得到全面控制,玉米螟危害是近年來最輕的一年。成立病蟲害監測和綜合防治專業隊,定期、不定期開展病蟲草鼠害全面監測,及時發佈預報和預警。重大突發性病蟲由專業隊統一撲殺,今年榆樹市撲殺稻水象甲23萬畝。

  ——國家農業部在榆樹市實施的30個萬畝高産示範片,所需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以及化控措施都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統一提供,並派出712名科技人員通過包産入田跟蹤指導,確保技術應用不走樣。

  ——對玉米保護性耕作和水稻高光效種植所需機械在國補省補的基礎上,每台機械榆樹市財政拿出1萬元又進行補助,新購置機械481台,使全市玉米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120萬畝,水稻高光效面積達到40萬畝。

  ——農廣校已組織100名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培訓,在榆樹市市內和到黑龍江四個縣多點現場參觀學習,讓他們學技術、學管理,用現代農業理念發展糧食生産。

  這是記者在農業局了解到的一組資料,正是有了肥沃的土壤、適宜的氣候、優良的品種、先進的技術,加上政府部門的重視,才造就了産糧大市今日連續獲得糧食豐收、逐年增産的輝煌。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