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一手開摘黃秋葵 一手喜算豐收賬

三農 海南日報 2014年10月30日 06:5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天我的種植地收穫了100多斤黃秋葵,賣了300多元,收購老闆現場結賬付款。”五指山市毛道鄉毛枝村農民黃高將喜笑顏開,他今年種了10畝黃秋葵,才剛剛開摘,每天摘一次,豐産期一天預計能摘200多斤,收入非常樂觀,比傳統蔬菜利潤高很多。

  以前,毛道鄉發動農戶種植瓜菜有時會存在農産品滯銷問題。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毛道鄉幹部主動出擊,今年7月份,帶領鄉里的群眾到三亞參觀黃秋葵種植基地,並開設培訓班,邀請技術人員對群眾進行免費技術培訓。更重要的是,在種植前,鄉政府找來收購商,並與收購商簽保價協議,最大限度保證農戶的利益。

  今年8月,毛道鄉部分農民開始嘗試種植黃秋葵,種植面積共110多畝。毛道鄉毛枝村村民黃冊今年種植了30畝黃秋葵,他告訴記者,黃秋葵屬於管理粗放、病蟲害少的一種農作物,從播種到第一批嫩果形成僅需45天到60天,之後整個採摘期長達4個月,如果管理好的話採摘週期甚至會更長。“我這塊地以前是種植香蕉的,鄉政府發動農民種植黃秋葵,我也精打細算了一番,覺得種植黃秋葵要划算很多,風險也小。”

  為鼓勵農民種植黃秋葵,五指山市還對農民進行補貼。“黃秋葵每畝種植成本,不含地租和人工成本,大約在1500元,政府補貼1350元,幫助農民購買地膜、肥料等,農民每畝只要出150元。”毛道鄉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政府補貼和銷售保障,農民種植黃秋葵積極性比較高。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