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四川阿壩州:小小李子樹 成就致富夢

三農 阿壩日報 2014年10月21日 13:2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0月14日,深秋的晌午,和煦的陽光讓人感覺暖暖的。行走在克枯鄉大寺村,剛硬化好的村道乾淨、整潔,田地裏一棵棵紅脆李樹上結滿了晶瑩剔透的果實。近年來,克枯鄉大寺村通過産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青脆李、紅脆李,中藥材和小蔬菜種植,走出了一條高半山産業發展的致富之路。

  一走進克枯鄉大寺村李子産業園,成排標準化、規範化種植的李子樹和現代化果園管理模式映入眼簾,土壤酸鹼取樣、空氣濕度測試、全程監控系統等設施一應俱全,讓人感受到了新型農業煥發出的活力。田間的産業道路貫通果園,便捷的交通設施好像一條條“毛細血管”,聯通整個村的産業“生命線”。

  “這塊地種了60窩紅脆李,去年只摘了200多斤,今年估計能有3000多斤,上午老闆把價錢都定好了,收購價6元一斤。”正在李子園忙著採摘紅脆李裂果的張培國笑得合不攏嘴。張培國家種植有4畝地200多株青、紅脆李,今年大部分果樹已經開始挂果,讓他嘗到了甜頭。“今年青脆李賣了1萬多元,紅脆李收入有2萬元,光李子收入就有3萬多元,明年果樹全部挂果估計能達到5萬元,後年爭取賣個10萬元。”張培國跟筆者算了一筆增收賬。

  張培國的增收目標,不是空想,據他介紹:現在大寺村搞果樹栽培都有科技技術支撐,在縣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下,一棵李子豐産期産量將達到200斤。加上大寺村海拔高,同期青、紅脆李成熟較晚,剛好避開水果上市的高峰期,正因為有這個時間差,大寺村的水果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價格。

  村民王家玉在政府的幫助下修建起了汶川縣最早的一個凍庫,用於儲藏村民和自家種植的蔬菜。“以前種植規模小,一車小蔬菜要兩天才能裝滿車,有了凍庫可以保障蔬菜的新鮮。”王家玉説,有著多年蔬菜種植經驗的他,如今將目標都瞄上了高山“娃娃菜”(從韓國引進的一款蔬菜新品種又稱微型大白菜)。據王家玉介紹,高山“娃娃菜”適宜當地的氣候條件,一棵菜最低保障價格在3毛5,行情好時可以賣到5、6毛一棵。“一畝地一年能種兩季豌豆尖,兩季娃娃菜,收入有6000多元。”王家玉除了自家的幾畝地種植蔬菜外,他還租了村民30多畝地搞多種蔬菜混種,靠著綠色生態和反季節種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蔬菜種植一年能為他家帶來近10萬元的純收入。王家玉説,現在年齡越來越大了,種植蔬菜太累了,他準備再種幾年蔬菜就“退休”了。“明年我準備把土地全部栽上李子樹,這樣管理起來人要輕鬆些。”

  “我們村青、紅脆李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多畝,林下種植了小蔬菜、中藥材等,全村通過不斷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年均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000多元。”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國勤説。如今,看到“錢景”的村民都自覺跟著村“兩委”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走出了一條高半山産業發展的新路子。

  大寺村群眾沒有因地處高半山而自怨自艾,而是把眼光放到自己的優勢上,隨著産業結構調整的日趨完善,大寺村的致富之路也將邁得更加堅定。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