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今年內江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按照省政府《建設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工程規劃綱要》要求,以服務新農村建設為主旋律,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項目為重點,以強化資金管理為手段,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同産村相融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按照統一部署、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的原則,通過加強領導、廣泛宣傳、大力整合、精心實施、強化機制、狠抓落實,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年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其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把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抓實、抓好、抓出成績,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財政、農業、發改委、國土、水利、林業、農能等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2次聯席會議,加強各部門協作配合,明確了“三統三各”(既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各司其職、各顯特色、各計其功)的工作思路和“三快三好”(即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民增收致富;建設好工程、樹立好形象、創造好效益)的任務和目標,大力推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團隊、一個政策、一抓到底的“五一”推進法,為快速、高效地推進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密切整合,形成齊抓共管局面。為提升項目建設效果,全面整合項目資金、技術和人員力量,按照“分類立項、突出重點、整體規劃、綜合打造”思路,規範了整合資金的具體措施,促進了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上的有效利用。在整合項目建設過程中,財政、水利、農業、國土、農發始終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加強溝通,搞好協調,相互支持,形成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業務部門努力實施,縣(區)、鄉鎮、村組積極配合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強宣傳,營造了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會議、標語、電視、網絡、信息等多種形式,深入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工作,反復宣傳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給村民帶來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讓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設政策家喻戶曉,從而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樹立形象,贏得了社會各界和項目區群眾的支持和認同,使群眾參與率達到98%以上,進一步掀起了項目建設工作高潮。截至目前,各縣(區)在市級以上各類媒體上發表高標準農田宣傳信息20條,其中省級以上5條,市級15條。
四是高標準、嚴要求,統籌協調推進建設。第一在規劃中堅持高起點規劃:統一規劃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內涉及的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等均由農業部門統一規劃,小農水、土地整理、新增農資綜合補貼等項目農業部門參與規劃。在規劃中,嚴格遵循“三不原則”,不辦群眾不受益的事,不辦群眾不願辦的事,不辦群眾無力辦的事。在佈局、走向、效果和需求方面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充分體現了“民議、民意、民享”,讓群眾全程參與。第二在推進中堅持集中成片、突出重點:實行水利、農業、農機、林業等項目整體推進,田水路林山綜合治理,達到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田成方、林成網,基本實現園田化。排灌渠道根據需要設計建設,田路渠配套齊全,達到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田間道路建設達到順直通暢,滿足小中型農業機械通行要求。全面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增施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第三在建設中堅持高標準建設:除各縣(區)財政、農業、水利等部門派出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培訓和監督外,項目鄉鎮還落實2-3個人具體監督施工,每個村、社選派5-6名村、社幹部和農戶代表專職負責對開挖、回填、石方安砌、混凝土澆注等各個施工環節進行質量監督,初步形成縣、鎮、村三級質量監督體系,確保項目高標準建設。第四在實施中堅持全方位實施:堅持項目建設主體工程與配套工程全面結合,除完成好主體工程外,橋、閘、涵、農機入口等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充分發揮了項目的實用性。同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與高産創建、測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培肥全面結合,將項目效益盡可能擴到最大化。
五是通過項目實施帶動,突出改造效益。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帶動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節約勞動力投入及物資投入,提升項目工作的潛在效益。通過推廣秸稈還田、地力培肥、抗旱新技術、新品種、新肥料、測土配方施肥,以及農業標準化技術的應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減少了農藥和化肥對農業生産環境的污染,從而保證農産品質量安全,促進了農業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在項目實施中,一邊改造一邊利用,通過高産創建,利用面積達94%以上,“一改帶五改”面積達93%以上,植樹造林5.7萬餘畝,成活率達到89%以上。
六是加強工程管理,搞好工程管護。工程完工後,主要建設工程都進行了産權移交,凡能進行業主管理使用的,由業主使用管護和維修;能由企業運作的如提灌站等,交由鄉鎮農機站進行管護,公共水利設施如蓄水池、山坪塘、囤水田、灌排渠等,交由農村集體組織管護,並與鄉、鎮、村簽訂管護維修協議,按不同情況具體落實運行管護,使之長期發揮作用,以保證該工程效益的最大發揮。同時狠抓了管護組織制度建設,按“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進行,實行有償使用,集中收取管理使用費,作為管護資金,使工程設施長期穩定地發揮效益。同時在基本農田保護區立有碑文,通過管護,使工程得到了保護,發揮應有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