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鹽鹼地上的“甜蜜”收穫

三農 農民日報 2014年10月17日 09:2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本報記者 梅隆 通訊員 王海英

  晚秋時節,我國北方重要的甜菜生産加工基地——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的10萬畝甜菜陸續開始收穫。當地的甜菜加工龍頭企業林西縣冷山糖業公司在甜菜産區設立收購點,就近收購農民收穫的甜菜,運往糖廠進行加工。

  走進該縣大井鎮東方紅村村民李春的甜菜地,即將收穫的甜菜葉片依然翠綠,沒有一點早衰的跡象;而相鄰地塊的甜菜,長勢就差了許多,葉片有一半已近枯黃。

  為了解決甜菜不能重茬種植以及鹽鹼地上種甜菜産量低下、品質下降的難題,今年初,在林西縣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的牽線塔橋下,李春的20畝甜菜地被選為中國農業大學胡樹文教授在當地開展的一項名為“甜菜抗連作障礙、抗鹽鹼”一體化綜合治理方案的試驗田之一,甜菜長勢差的地塊是常規管理的對照。

  10月10日上午,林西縣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焦清華會長組織當地的有關專家組成測産小組,對胡樹文教授承擔的“甜菜抗連作障礙、抗鹽鹼”一體化綜合治理方案項目進行實地測産,李春的20畝重茬甜菜地,平均畝産4.9噸,而對照平均畝産2.9噸。

  “有了胡教授的先進技術,種甜菜再也不怕重茬了!”李春高興地説。

  離李春的甜菜地不遠處,是一塊60畝的低窪中度鹽鹼地,是東方紅村村主任張琢于2008年以每畝80元的低價流轉並開墾的荒地;今年也採用胡樹文教授的“抗連作障礙、抗鹽鹼”綜合治理方案開展試驗,經專家測産小組測産,平均畝産4.2噸。

  “三年前種甜菜畝産只有1.9噸,去年種向日葵,刨去成本幾乎沒有什麼收益。”測産數據一齣來,老張掰著手指計算著,黝黑的臉上樂開了花,“按照年初與冷山糖業簽訂的訂單合同,每噸540元的收購價,這60畝鹽鹼地,今年起碼增加了9萬元的純收入。”

  “種田不學科技是不行的!”老張感慨地説,村裏這樣的鹽鹼地還很多,明年要組織村民進行培訓,學習這項先進技術,讓鄉親們多種甜菜、共同致富。

  測産小組還對胡樹文教授在當地開展的3畝甜菜高産創建田和6畝甜菜隔茬試驗田分別進行了測産,高産創建田平均畝産甜菜7.4噸,對照田平均畝産5.7噸,增産率為29.82%;甜菜隔茬試驗田平均畝産5.3噸,對照平均畝産3.4噸,增産率為55.88%;且所有試驗田中甜菜的含糖量均超過對照。

  據林西縣冷山糖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軍成介紹,甜菜是目前林西縣農業生産的主要優勢經濟作物之一,也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林西縣常年種植甜菜面積10萬畝左右,年産甜菜30萬噸。

  據介紹,冷山糖業公司利用“訂單農業”的形式,搞好産前、産中、産後的各項服務;種植前期,公司把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地膜等農用物資統一賒銷給農戶,保證農民及時春播;在甜菜生長的各個時期進行田間管理跟蹤服務,並以每噸540元的保底價收購,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由於甜菜不能重茬連作,需要倒茬3~4年才能正常生長。即使是倒茬的地塊,還時常發生葉片黑斑病和根腐病;倒茬難成為制約林西甜菜産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焦清華會長説,新土地甜菜的畝産在4.5噸左右,而連作時間較長的地塊甜菜平均畝産只有2.7噸左右,且含糖量低,給農戶和甜菜加工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也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種植甜菜的積極性,造成林西甜菜種植面積持續下滑。

  測産小組的專家一致表示,胡樹文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研發的以優良種子、新型肥料、環保農藥、土壤調理與修復配套的“甜菜抗連作障礙、抗鹽鹼”一體化綜合治理方案,對赤峰地區連作地塊的甜菜具有顯著的增産效果,基本上解除了當地的甜菜連作障礙問題;測産專家組還希望胡樹文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繼續加大田間試驗,優化種植方式,為林西甜菜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胡樹文教授透露,他的研發團隊目前在馬鈴薯、中藥材、蔬菜、水果、經濟作物上也開展了一體化抗連作障礙的研究試驗,取得了很大進展,不同作物的連作障礙在不同程度上均得到了抑制,産量、品質均有顯著提升。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