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吉林長春:稻田裏的“降”與“升”

三農 吉林日報 2014年10月16日 15: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0月7日,在榆樹市保壽鎮靠河村村東邊的稻田地旁,忙了一天的郇慶義額頭上滲著汗珠,但疲憊掩蓋不住他臉上的笑意。

  秋風拂過,稻浪翻滾,沙沙作響,站在田埂邊,記者和郇慶義説起了話。

  “今年收成咋樣?”記者問。

  “産量照往年能增産20%以上。原先每公頃能打6700公斤左右,從前幾天的收割來看,今年每公頃産能達到8200公斤,比往年預計增收4000多元。”郇慶義薅下一縷稻穗遞到記者手裏。每一顆稻殼都很飽滿,沉沉地墜著。

  郇慶義説,他今年種地之所以增産,和採用了一項新的降解技術有關。

  今年年初,靠河村村民和榆樹市坤泰糧米經銷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由公司免費提供水稻種子和一項生物降解技術的技術指導。

  “從育苗開始,每噴完一次農藥,在藥效作用完之後,都要噴施一次降解劑。如果打藥之後下雨,那就得重新補一次藥。”郇慶義説,從緩苗的時候就能看出秧苗長勢不一樣。“每年這稻子收割時就像輥子壓了似地倒一片。但你看現在,經過霜凍還能這麼站著,桿也硬,穗還大,特別是籽粒飽滿壓秤。這稻穀能出7個米。出米(率)上去了,産量當然就上去了。”

  公司負責人宋曙光向記者介紹了這項生物降解技術的原理,從水稻育苗到返青、分蘗、揚花,再到灌漿,通過在這5個過程中噴灑生物降解劑,可以激發植物體內自身存在的酶,一方面增強作物的免疫力,提高産量,另一方面是可以降解作物中的農藥殘留。“農藥殘留降下去了,水稻品質提高了,水稻的收購價格自然也就高了。”宋曙光説。

  “今年我家種了8公頃水稻,因為採用這項新的降解技術,不但水稻的産量有了提高,和公司簽了訂單之後,在收購價格方面更有保障。”郇慶義説,他前幾天打下來的稻子已經被公司以4.4元/公斤的價格收購回去了,“1公斤能多賣1塊多錢,而且當時就給現錢兒,讓我們心裏都特別有底。”

  “往年種地收入五六萬元錢,今年估摸著能收入10來萬元錢。”郇慶義説:“還有啥比讓我們農民增産增收更開心的事呢?”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