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消逝30餘年 四川省柞蠶産業迎新生

三農 四川農村日報 2014年10月16日 09: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巴州區率先柞蠶生産示範獲成功

  在我省消逝30餘年的柞蠶産業,正在巴中市巴州區率先恢復示範性生産。10月9日,記者在位於巴州區寺嶺鄉的巴州區柞蠶産業開發科技示範基地了解到,該區示範農戶自8月底投放蠶種以來,柞蠶長勢良好,即將大批結繭,這意味著示範取得成功。

  柞蠶屬蠶的一種,也能像桑蠶一樣吐絲結繭。與桑蠶不一樣,柞蠶並不吃桑葉,而是人工放養到野外的柞樹林,以柞樹葉作為“口糧”。1982年前,全省有20多個縣發展柞蠶。之後由於柞蠶市場需求不大,這些縣就沒有堅持發展。

  近年,由於柞蠶繭已成為稀缺産品,經濟價值猛增,成為山區農民又一條增收致富新路,引起我省巴中、廣元等柞林集中山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重新規劃發展柞蠶産業。

  今年3月,巴州區著手選點示範,4月培訓示範人員。該區寺嶺鄉賀家河村三組農戶賀長遠因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養殖過柞蠶而被確定為示範戶。今年8月,在巴州區蠶桑站指導下,他從通江縣柞蠶種場引進2.8斤柞蠶卵,于8月30日至9月1日投放于60畝柞樹林,經過賀長遠與另一農戶的精心管理,這些柞蠶已進入五齡期,本月下旬即將結繭。

  “理論上,2.8斤柞蠶卵可孵15萬頭幼蠶。”賀長遠説,但是考慮飛鳥叼啄及自然損耗等因素,預計60畝柞樹林約有11萬頭柞蠶生長。再保守一點,最終可采收柞蠶繭8萬粒,收入4萬元。

  巴州區蠶桑站站長鮮曉波説,示範農戶每天都要對柞蠶生長情況及氣候做詳細紀錄,以為下一步示範推廣提供參考。“柞蠶在小蠶期間遭遇了連續11天中到大雨極端天氣的襲擊,經過技術部門駐點指導,這些柞蠶經受住了考驗。2.8斤柞蠶卵能結繭5萬粒都算示範成功,若能結8萬粒,就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鮮曉波介紹,目前,示範農戶的成功示範已引起當地農戶的濃厚興趣。巴州區將在未來10年分三期開發6萬畝柞樹林用於柞蠶生産並對柞樹林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