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葫蘆哥”王興旺
鄉村人物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段寶生通訊員王志飛程瑞啟文/圖
范縣白衣閣鄉明莊村的王興旺是葫蘆種植專業戶,依靠自己的勤奮好學發展葫蘆種植,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9月17日,記者冒雨如約趕到白衣閣鄉明莊村,採訪了“葫蘆哥”王興旺。
一進村,過了村東頭的小橋,在車上一眼就看到了擺滿葫蘆的小院子。院子沒有圍墻,各種各樣的葫蘆挂滿院落中擺放的架子,王興旺不在家,他的母親李改玲老人出來迎接我們。進了門,只見墻上、地上、桌子上全都擺滿了各種葫蘆,有1米多長的長葫蘆,有像花生一樣的小葫蘆,桌子上還有一個像天鵝一樣的大葫蘆。各式各樣的葫蘆,讓記者眼花繚亂。過了20多分鐘,王興旺回來了,熱情地給記者讓座,開始講述他的致富經。
“情”定終生
1983年出生的王興旺告訴記者,在他小時候,爺爺和父親就有種葫蘆的習慣,吃葫蘆、用葫蘆的日子,已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中。
2000年,一次偶然的機遇,讓他重新認識了葫蘆的價值。
初中畢業後,為了貼補家用,王興旺選擇了外出打工。第一站,王興旺到了北京,在一家建築工地打零工。
有一天,他轉到了北京市潘家園古玩市場,在一個拐角,他突然看到自己熟悉的葫蘆挂在一家商店的門口,各種各樣的葫蘆,頓時吸引了他。這不是老家做菜、做水瓢的葫蘆嗎,怎麼挂在這裡?帶著疑問,這個打工仔進了商店,他指著墻上一個最小的葫蘆問:“老闆,這個小葫蘆多少錢呀?”店老闆抬抬頭,愛搭不理地説:“最低30塊。”王興旺一驚,這麼貴!他想,這在老家是沒長成的嫩葫蘆,通常會揪下來當垃圾扔掉的,沒想到會賣這麼貴。
偷學技術
第二天,王興旺帶著工友們不解的目光辭去了工作,踏上回家的汽車。在路上,只有初中畢業的他,掐著手指算來算去,一個30元,一畝地産400個到500個,就是1萬多元。種小麥、玉米,一畝地才1000多元,他越想越激動。回到家,他把種葫蘆的想法跟家人一説,家人不解,勸他回去打工,但此刻的他決心已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家裏的葫蘆跟北京賣的葫蘆長得不一樣,咋辦?他帶上路費,決定再次到北京潘家園。
來到北京那家商店,老闆被這位來自農村的小夥子那執著的精神打動,跟他説,他這裡只是銷售,如果真想種葫蘆,還得去河北廊坊種植戶那裏打聽,王興旺又踏上了去廊坊學習的道路。
2001年和2002年,王興旺的葫蘆都豐收了,但因為晾曬、打皮經驗不足,葫蘆沒能銷出去。
2003年,王興旺再次來到廊坊學習,種植戶還是賣種子不教技術。這次,他長了個心眼,偷學。在種植戶種植、晾曬、打皮期間,他不再打招呼去拜訪,而是突然襲擊,在種植戶幹這些活的時候,突然到他家造訪,種植戶來不及停下手中的活,他多多少少也偷學點技術。一來二去,種植戶的態度也改變了,最終和他成了好朋友。
回到家,在王興旺悉心呵護下,他的葫蘆獲得了豐收,這一年,王興旺的葫蘆賣了1萬多元。
■相關新聞
葫蘆“牽線”結良緣
2009年,王興旺到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推銷自己的葫蘆,閒暇時,他總是喜歡來當地的新華書店看書,勤奮好學的他引起了一位姑娘的注意。畢業于湖北咸寧音樂學院的王淑芬也喜歡到書店看書學習,每次到書店,她總能看到一個年輕小夥子背著葫蘆,認真地看書。出於好奇,她和正在讀書的王興旺聊起了他的葫蘆。“她先認識了葫蘆,再認識我這個人,我愛葫蘆,更是三句話離不開葫蘆。”王興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自豪地對記者説。最後,這位山東姑娘被這位“葫蘆哥”的熱情深深吸引,倆人終成眷屬。
王淑芬幫助丈夫開了網店,從此,王興旺在家就能賣葫蘆。2014年,王淑芬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特崗教師,到范縣白衣閣鄉東吳莊小學任教,倆人的小日子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