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王金花合作社的蜂産品,引來不少客商
每個女性心中都有一個關於甜蜜的夢想,“80後”平谷農家女王金花,心中甜蜜的夢想與別人不同,她將送給別人甜蜜當作自己追求的甜蜜夢想與事業。她打造的養蜂合作社,不僅解決婦女就業,還帶動幾十戶殘疾家庭養殖蜜蜂。
承父業回村釀甜蜜
走進平谷區南獨樂河鎮劉家河村,村邊山腳下,北京海鯨花養蜂專業合作社的牌子立在路邊,這裡是王金花成立的養蜂合作社,也是她甜蜜事業的起點。見到王金花時,這位年輕的養蜂合作社女社長,正站在一片“嗡嗡”飛舞的蜜蜂之中。
見到記者止步于養蜂區外,王金花笑了笑:“放心,人工飼養的蜜蜂性情很溫順,只要你身上沒噴香水什麼的,它們不會隨便蜇人。”她蹲下身,仔細查看了蜂箱的出入口後,站起來走出養蜂區。
和一般養蜂人習慣穿厚實、素色的衣服不同,這位今年33歲的女養蜂能手,穿著質料薄軟的漂亮外衣,上衣領口上還別著一隻蜜蜂胸針。“這蜜蜂胸針是我專門定制的,我從小就喜歡這些帶給人們甜蜜的蜜蜂。”王金花笑著説,她經營養蜂行業,從某種意義上説,也算是女承父業,她的父親、爺爺等祖輩幾代人都經營養蜂。童年她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幫父親將金黃色、香甜的蜂蜜搖出來。
儘管在“養蜂世家”長大,可她畢業後,選擇回村經營養蜂産業,依然令周圍的人感到吃驚、不解。
2002年,王金花中專畢業,在宜家找到一份工作,邊上班、邊自學。幾個月後,她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攻讀經濟管理專業。學業完成後,她放棄留在城裏工作的機會,回村創業。“我在村里長大,看慣農村的青山綠水,難以習慣城裏封閉的辦公室。”她覺得,還是在群山之間,和蜜蜂在一起,是最快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村裏人可不這麼認為,覺得她放著好好的城裏工作不幹,跑回村養蜜蜂是瞎胡鬧,連她的父母都不贊成她的決定。“父母以為我是不適應城裏的競爭壓力,他們覺得,反正我年齡也大了,乾脆在村裏找個踏實小夥子,結婚生孩子得了。”父母不理解王金花的選擇,但他們疼愛自己的女兒,樂意以自己的方式,來包容女兒的任性。
甜蜜的背後是辛苦
“別人説,就讓他説去吧。”2008年4月桃花開,王金花帶著六七箱蜜蜂,到自家的桃樹地裏放蜂,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甜蜜事業。
蜂農都是追著花期走,郊區多個地方都留下了王金花放蜂的足跡。5月,平谷桃花期過後,昌平區北七家鎮的洋槐花開了,王金花帶著蜜蜂,和父親一起,來到北七家鎮洋槐花最繁茂的地方放蜂。“離開家,真正過上蜂農的候鳥生活,才知道放蜂遠比自己小時候看到的苦多了。”放蜂選擇地點很重要,既要遠離村民的居住區,避免蜜蜂蜇傷人,還要選在花木繁盛的地方,方便蜜蜂採蜜。
在山上放蜂的日子很寂寞,只有蜜蜂嗡嗡的聲音和鳥鳴蟲叫環繞周圍;水要事先用大桶帶去,一次帶足一個月的量,喝到最後,桶裏的水都有股説不出的怪味兒;夜裏“夜貓子”淒厲的叫聲常將王金花驚醒,整宿難以安眠。王金花有些退縮了,一個27歲的姑娘,一個人守在山中放蜂,寂寞、安全等問題帶來的壓力都讓她有些難以承受。這時,父親忙完地頭的活兒,趕來“接班”。見到父親的第一眼,王金花眼淚刷地下來了。“閨女,這放蜂不是女孩兒幹的活兒,回家吧。”見到黑了、瘦了的女兒,父親心疼得勸女兒放棄。父親的話,卻讓王金花心裏騰起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小蜜蜂要飛遍好幾座山,才能採到花、釀成蜜,我這才吃點苦就要放棄嗎?”她堅持繼續養蜂,追尋自己的甜蜜夢想。
但是,放蜂的危險與寂寞,並不因她的決心而有所減少。2012年7月23日,王金花和父親帶著八十多箱蜜蜂到黃松峪鄉梨樹溝放蜂。當晚突下暴雨,蜂箱被山洪衝得七零八落。王金花邊哭邊和父親冒雨搶救蜂箱,身上被澆透了,山風一吹,整個人凍得瑟瑟發抖,趟著沒膝的水,她一個人撈回三十多個蜂箱。
釀好蜜需多動腦
要實現王金花夢想中的甜蜜事業,光有毅力還不夠,還需要多動腦。單純靠養蜂搖蜜,一年到頭,蜂農也掙不到多少錢。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養蜂行業,外地蜂農也加入到京郊養蜂行業中,王金花琢磨著,不動腦就難以實現自己的甜蜜夢想,她決心找出蜜蜂利用的新方法、開發新的蜂産品。
她開始留心觀察蜜蜂採花過程。又一季桃花開時,她發現回巢的蜜蜂腿上帶著褐色粉粒,這是桃花粉。當時,平谷桃農種桃,桃樹授粉是個“大工程”,需要桃農用小刷子或棉棒,將一朵桃花的花蕊上的花粉粘下來,再點到另一朵的花蕊上,費時費力,一個人一天只能給兩三棵桃樹做完人工授粉。
蜜蜂採花粉可比人“專業”多了,能不能把蜜蜂腿上的花粉收集起來,用於人工授粉?王金花懷著試試的態度,買來蜜蜂脫粉機,脫下蜜蜂腿上的花粉,摻上一定比例的水後,利用葉面追肥使用的噴槍,用自家的桃樹做噴灑授粉實驗。經過這種授粉方式,桃樹坐果多,每畝多賣了4000多元。聽説小王搞授粉實驗成功,周圍10余戶蜂農、桃農都來她家取經。小王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琢磨出的技術傳授給大家,從此,當地的蜂農多了條新的賺錢路,桃農也由此實現了增收,一舉兩得。
“金花,你年輕、腦子活,乾脆成立個合作社,帶著大家一起養蜂。”在大家的推舉下,2010年北京海鯨花養蜂專業合作社成立,王金花任社長。
甜蜜路上有鄉親
有了合作社,就要對社員負責。王金花隻身來到浙江,這裡是全國養蜂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她在這裡的養蜂場做了3個月學徒工,學得全套先進的蜂蜜生産加工技術。回家後,她把新技術應用到合作社內的蜂蜜生産、消毒、灌裝、包裝、銷售各環節,實現了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並註冊了“海鯨花”商標。經過4年發展,這家合作社生産的蜂蜜、蜂王漿等蜂産品在本市市場頗受歡迎,帶動社員117戶。
正説著,王金花的手機響了起來,接起電話,對方是社員陳世財。老陳是位殘疾人,家住鎮羅營鎮五里廟村,他養的蜂最近死了不少,向小王求助。王金花撂下電話,馬上開車到了對方養蜂的地方。“您這蜜蜂是長螨蟲了。”王金花車上帶著治螨靈,她拿來藥,教老陳兌好藥劑,給蜜蜂打上藥,並叮囑他堅持打三四天。
老陳並非社內唯一的殘疾人社員。合作社盈利後,王金花決心帶動更多鄉親共走甜蜜路。她把目光對準了當地殘疾人。殘疾人因為勞動能力較一般人低,不少人收入低、生活困難。養蜂勞動強度低,大部分殘疾人能勝任,她將價值10萬元的蜂箱、蜂具、蜂種送到30戶殘疾人家裏,並與他們簽訂蜂蜜收購合同,年底再根據盈餘情況進行二次返利。
這幾天,王金花正忙著修建新的全封閉式、自動化蜂蜜生産車間。她剛剛與北京百花蜂業科技發展股份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引進蜂蜜自動化生産線,在合作社內建車間,擴大蜂産品生産規模。這座車間的一面外墻使用玻璃墻。“以後,這座車間會開發成‘追尋甜蜜源頭’參觀景點,從蜜蜂在蜂箱內如何行動,到如何取蜜、搖蜜,製作蜂産品等,遊人從玻璃墻外都能看到。”談起今後的發展,王金花充滿了信心,她為合作社做好了至少10年的未來發展計劃,“我們的甜蜜事業會越做越好,給越來越多的人送去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