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吳文博
一個禮拜的連綿秋雨後,天氣總算放晴,山東省棗莊市東城頭村地裏的莊稼逐漸進入收穫時節。
村裏62歲的老漢張士具家種了12畝地,其中有1畝多花生可以收穫了。日前,農業部“接地氣、察民情”實踐鍛鍊活動調研組如約來到張老漢家的花生地,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收花生的活不需要什麼技巧,歸攏花生莖葉,然後稍用力就可以把地下的花生連根帶果實一併拔起。最近雨水特別多,花生秧幹得比較早,很多花生在地裏拔不起來。這個時候就得蹲在地裏,用手將花生一顆一顆地刨出來。”張士具向調研組成員們一邊示範一邊講解著要領。
除調研組的5個人之外,老張還請來兩個親戚幫忙。他們都已69歲,但身子骨還硬朗。記者在“拉呱兒”中了解到,村裏還幹農活的人,大都是這樣的“老把式”。
老張的這片地土質不太好,種不了省工省事的玉米,就拿來種花生。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在今年豐收的情況下,一畝地的花生晾乾大概有500多斤,現在幹花生是4元/斤,這些能賣2000多元錢。而生産投入方面,種子200多元,4袋化肥560元,地膜90元,這樣粗算下來共計800多元。“刨掉物化成本,這一畝多的花生也就能賺個1500元錢,還不算人工費用。”
老張播種和收穫都是請自家的親戚來幫忙,不付工錢。“若是雇人幹活,一天至少也得70元錢,還得管三頓飯。若是連種帶收全算下來,就沒什麼收益可言了。”
下午6點,農用三輪車跑了幾個來回後終於把地裏的花生拉完,帶著豐收的喜悅、滿身的酸痛和深深的思考,調研組成員都回到了住地。
“一畝二分花生地讓我們真實感受到了農業生産的辛勞,農業生産不僅僅是田園詩,更是一顆顆摔八瓣的汗珠子;感受到了農民生計的艱辛,即便今年這樣‘多收了三五斗’,收益水平也無法讓農民舒展笑顏;感受到了解決‘誰來種田’問題的緊迫,中國農業發展任重道遠。”調研組組長李偉毅對記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