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中國農科院集成8項關鍵技術 夏玉米單産突破1000公斤

三農 中國農業科學院 2014年09月29日 10:2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本網訊 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舉辦的“玉米高産高效綜合技術模式研究”示範現場會上傳來喜訊,由該院相關研究所聯合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及農民合作社開展的玉米高産高效技術集成攻關研究與示範推廣取得重大進展。經專家測産表明,該示範區超高産攻關模式示範田,畝産突破1000公斤大關,增收達到800元,有望在黃淮海地區實現大面積“玉米噸糧田”的目標。

  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副院長吳孔明,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魏琦,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潘文博、種子局副局長馬淑萍、科教司副巡視員楊禮勝等,集中觀摩了玉米增産增效綜合技術模式示範現場,聽取了項目組專家對相關配套核心技術的講解,對玉米高産高效技術集成攻關取得的重大進展給予高度評價。陳萌山高興地説,“農機農藝八配套,科學播種六融合”技術模式有創新,操作方便,增産效果明顯,很受農民歡迎。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根本出路在於科技進步

  “當前,我國糧食需求總量剛性增長,而擴大糧食播種面積沒有潛力,增加化肥投入又受到環境和成本的抑制,依靠資源驅動的傳統糧食生産體系難以為繼。新形勢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根本出路在於依靠科技提高單産、依靠創新驅動發展。”陳萌山分析道,“在目前糧食單産基數較高的情況下,如果只依靠一個品種,某一單項技術,連續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單産是不現實的。在發展現代農業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技術集成、協同攻關,建立高産高效技術模式。”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中國農科院從2013年開始啟動實施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高産高效生産技術集成模式研究,以促進糧食增産增收為重點,以“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産生態協調”為基本要求,以提高科技對農業生産綜合支撐能力為目標,根據不同區域農業生産特點和技術發展需求,結合全院實際情況,通過與全國農業科研、推廣單位大聯合、大協作,構建成熟配套的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技術生産模式,為全國糧食穩定增産提供技術保障。

  陳萌山介紹説,中國農科院啟動糧食增産增效模式研究示範,體現了三個方面的突出需要:第一,體現了科技支撐國家糧食安全的現實需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糧食問題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高起點上實現長期穩定持續發展,科技必須走在生産的前面,中國農科院要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儲備,不斷支撐糧食增産;第二,體現了中國農科院作為國家隊的使命和責任。中國農科院要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發揮骨幹引領作用,帶領中國農業科研率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科技服務;第三,體現了貫徹農業部高産創建工作部署的需要。中國農科院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要做好技術集成和推廣工作,更好地挖掘科技潛力,探索適應農業生産現實要求的技術模式與發展路線,為農業部持續開展高産創建提供技術儲備。

  集成8項關鍵核心技術 實現玉米種植增産增效

  據吳孔明介紹,中國農科院在黃淮海主産區的山東德州、安徽阜陽和東北主産區的內蒙古通遼等地,共建立了5個千畝以上面積的玉米高産高效生産模式攻關示範方。其中,在德州武城縣開展的玉米高産高效生産模式示範,集成組裝了兩套技術模式:一套是“超高産攻關模式”,即“農機農藝八配套、科學播種六融合”;另一套是“大面積生産模式”,即“農機農藝六配套、科學播種六融合”。

  在德州武城縣武城鎮千畝玉米示範區觀摩現場,項目組專家一一介紹了良種包衣、科學播種、葉面施肥、統防統治、化控防倒、輔助授粉、適時晚收、全程機械化等8項配套核心技術以及科學播種“搶時、滅茬(貼茬)、寬窄行、測土配方、三位施肥(條深松免耕多層施肥)、密植播種”等6項技術措施融合的應用效果。

  經專家測産,該示範區的10畝超高産攻關模式示範田,今年玉米畝産達到1056公斤,比常規生産增産300-400公斤;1000畝生産示範田,畝産達到850公斤,比常規生産增産150-200公斤。

  該項目技術總負責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黃長玲研究員説,這兩套種植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簡單,可操作性強,農民容易學,能夠推廣,效果明顯。

  以“中單909”優良品種為例,該品種是由黃長玲育種團隊育成的玉米新品種,具有耐密、抗倒、耐陰雨寡照、高産潛力大、穩産性好等特點,為目前國家主導品種,平均畝産比對照“鄭單958”增産5%,約達30公斤。

  當被問及喜歡哪些技術時,武城縣為民糧棉專業種植合作社社長李慶雙不假思索地説道,“寬窄行密植播種,簡單易學,增加了種植密度,産量可提高一二百公斤左右,這可是不小的數量啊!”

  這兩套種植模式不僅增加了玉米産量,而且也使玉米種植戶見到了效益。黃長玲算了一筆賬,玉米種植從播種、澆水、施肥、統防統治、收穫等環節都實行了機械化,大幅減少了人工投入,每畝比傳統種植方式可少用5個工,僅此一項技術就節約種植成本400元。再加上其他增産減損帶來的效益,“超高産攻關模式”種植可增收800元,“大面積生産模式”種植可增收600元。

  李慶雙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他已經和社員們商量過了,明年全社推廣使用中國農科院“玉米高産高效生産模式”將從500畝擴大到2000畝地。

  在得知“玉米高産高效生産模式”得到當地種植戶的認可後,陳萌山説,在德州農業自然條件不是很好的前提下,實現畝産超過1000公斤,增收800元,確屬不易,為探索再高産提供了技術支撐。德州武城玉米增産增效示範帶給我們三大啟示,第一,充分顯示了技術的集成作用。持續提高單産、增加總産,靠單一品種、單項技術,是難以做到的。德州玉米示範點集成了院屬作科所、植保所、資劃所、農機化所4個研究所的技術,還結合了地方現有的技術,實現了八項技術的配套和六項技術的融合;第二,充分顯示了技術的集約作用。持續提高單産、增加總産,必須要做到持續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做到增産增效並舉。德州玉米示範點通過技術服務社會化、適度規模經營、全程機械化生産等,實現了人力節省,每畝減少5個工;第三,充分顯示了強大的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持續提高單産、增加總産,必須要做到技術、政策和行政措施相配套。根據不同年份的氣候、災害情況,制定針對性很強的技術方案和措施,並及時推廣普及抗災減災技術,把技術、政策、行政措施融合起來,把技術的作用最大化。

  玉米單産挖潛空間巨大 集成創新將向更高目標邁進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作物,去年種植面積與總産分別達到5.27億畝和2.18億噸。但需求增長也更加迅速,供求壓力逐年加大。未來如何加速玉米發展成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

  資料顯示,玉米作為碳四作物,理論産量遠超1000公斤,增産仍有潛力。“我國在玉米品種和生産技術上還有較大的挖潛空間。”黃長玲非常自信地説。

  在談到單産提高對玉米總産的影響時,黃長玲仔細算了一筆大帳,“若按黃淮海地區約1.8億畝的播種面積,通過推廣增産增效技術模式使玉米畝産增加100公斤,就相當於多種了3000萬畝夏玉米,可多提供1億人一年的口糧,全球70億人每人可分到15個玉米。”

  對於下一步中國農科院玉米高産高效生産模式攻關如何提質升級,陳萌山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完善玉米高産高效綜合技術模式。立足未來5-10年,在集成示範現有成熟技術的同時,要開展探索性的科學研究,為實現“噸半糧”甚至更高單産目標提供技術儲備。二是要建立技術聯盟。要將各級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政府、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力量緊密聯合在一起,集成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品種、最先進的技術。三要加強示範帶動性。要把示範點做成技術先進、組織機制完善的點,做到全過程可示範、全過程可參觀、全過程可學習,通過示範來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展示科技的潛力,增強依靠科技支撐糧食增産的信心。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