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浙江臨安:帶血的山核桃,能否就此成為歷史?

三農 杭州日報 2014年09月28日 10: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白露到,竹竿搖,滿地金,扁擔挑”的農諺註定要改寫了。

  每年山核桃“采收季”,傷亡總是揮之不去的“血酬定律”,如今,這個魔咒註定要解除了。

  每年白露,林業、公安和各鎮機關幹部都要如臨大敵般地集結開赴山核桃産區,全力保障山核桃安全采收。這段歷史看來也要改寫……

  現象

  一張網引發的采收革新

  改變,源於一張網。

  清早六點,山間的晨霧還沒有散盡,臨安太陽鎮武村的楊有發和妻子拿著一捆蛇皮袋,推著小推車上山了。往年的這個時候,楊有發夫婦倆每天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上山。只是那時,夫婦倆的身後跟著很多幫工,步履也會更急促些。“怕去晚了,山核桃被別家打了。”而今年,夫婦倆只須慢悠悠地走,沒有一絲的焦躁。

  這,同樣因為一張網。

  走了20來分鐘,楊有發到了自家的山核桃林。林下的五個塑料桶裏已攢滿了山核桃。楊有發掏出鑰匙,打開塑料桶最下方的小門,桶裏的山核桃轟然而出,涌向簸箕,被轉駁至蛇皮袋。就五六分鐘工夫,便裝了滿滿一大袋。楊有發説,往年人工采收,打這麼一袋山核桃需要兩個小時,從地上撿到袋裏又是兩個小時。一早忙到晚,最多打三袋。這下好了,五六分鐘搞定一袋,一點兒不費事。

  讓楊有發省心的正是山核桃林下的一張大網。

  這張網像蛛網般“結”在離地面約一米高的樹榦上,熟透的山核桃落到網上沿坡度滾到網底,進入收集桶。

  結網的智慧源於嵊州一個香榧種植戶,很快傳入臨安。其實,與采收香榧相比,“網收法”更適合山核桃。因為山核桃多數長在陡坡上,只要沿坡頂順勢而下結網,落下來的山核桃就會乖乖地沿山勢滾落到網底。

  分析

  網住安全,網住品質,網出和諧

  與傳統的“上樹抽打法”相比,網收自然落果,好處多多。

  首先,不傷人。

  山核桃多數生長在富含石灰岩、質地較硬的坡地上,而且很多山核桃林的坡度都在40度以上。要打到高處的果子,就得爬樹,站在樹枝上打。這種有點像表演雜技的打法,既要顧上,還要顧下,一不小心很容易摔下來,輕則跌傷,重則喪命。每年山核桃采收期間,都要發生人員傷亡的悲劇,山核桃也因此被稱為“帶血的果子”。採用自然落果,只需一點點耐心,傷亡的慘劇可以徹底規避。

  其次,不傷樹。

  每棵山核桃枝頭都含來年結果的嫩芽,用傳統的竹竿抽打,容易傷及嫩芽,影響山核桃來年孕育。自然落果顯然不會傷樹。

  果實更飽滿。

  雖説到了白露,山核桃已然成熟,但畢竟沒有熟透。自然落果,都是熟透的山核桃,果實飽滿度更好。雖然比“抽打法”要晚些上市,但可以通過高價出手彌補缺憾。

  不傷環境。

  用傳統方法打山核桃,林下除草是“必修課”。因為打下來的山核桃,還要收集起來,林下的草太長,勢必“礙手礙腳”,影響勞作效率。老底子,滅草劑還沒有發明的時候,還好些,除草都是用柴刀,至少不會傷及植被。自打有了草甘鱗,林農們都不願為割草而費心勞神,一瓶草甘鱗下去,可以除草一大片,而且還能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山核桃林下從此再沒有雜草敢冒尖,只剩下光禿禿的泥地。這種粗暴的除草手法,帶來的是林地水土的大量流失,和生態環境的日漸惡化。每每風雨來襲,經常會有山核桃樹連根拔起,程度嚴重的,還易引發泥石流。而選擇自然落果,不光可以免除割草之累,還能保護林下環境,實現生態化經營。

  方便采收。

  傳統方法打山核桃,打的人又要爬樹,又要拿竿子抽,撿的人還要彎一天的腰,這裡一顆、那裏一顆地找。山核桃林地坡度陡,上下來回撿,費力不説,也費時。現在拉網收果,打山核桃的事就交給風了,落下來後,自動滾到桶裏。

  可破解用工荒。

  近幾年,打山核桃的人力成本逐漸上漲,幾乎是每過一年就漲百元(每人每天)。最近兩年,出錢人家也不定來,尤其是熟練工,更是一票難求。用工貴、用工荒,成為面對豐收的林農們“幸福的煩惱”。而自然落果不需要請小工,只需早晚各上山一次,開箱清貨即可。

  核算

  第一年就收回成本

  臨安島石鎮山川村種植大戶吳向陽是臨安首個啟用自然落果法的山核桃商,在他的示範下,附近的林農也紛紛效倣。

  鄰村黃川村的鄭均義今年拉了13畝,張網費為4萬元。“廠家可保修5年,攤下來每年的成本相當於8000元。比以前請人打便宜了差不多5000元。”

  楊有發今年拉了20畝網,花了2萬元。“到目前,已經賺回了1.5萬元,後面四年基本上零成本。”楊有發表示,自己準備成立一個公司,專門推廣山核桃網收技術,同時,考慮開發林下套種技術,發展山核桃林下經濟。

  今年5月,臨安山核桃協會召集全市山核桃種植大戶和技術&&人,希望通過他們向全市推廣這一新技術。目前,臨安全市已有3000畝山核桃用上了自然落果網收技術。儘管目前還只佔臨安山核桃總種植面積的1/16,但協會負責人丁立忠卻深表樂觀:“我預計新模式會在全市迅速推廣開來。”

  縱深

  矮化,會不會是破解采收難的又一齣路?

  當然,自然落果法的推廣也有局限性。

  它只適用於連片種植的山核桃林。事實上,不少林農名下的山核桃都是東一株、西一株的,與別家混居而生的不在少數,要用這項技術,還需把山核桃的“物權”進行再分配。

  也許,有一項技術可以更多地惠及林農。

  浙江農林大學黃堅欽教授,自2000年起就一直致力於研究山核桃矮化技術。如今,在農林大,就種有他培育的100畝矮化山核桃示範林。

  黃堅欽介紹,一般來説,山核桃從樹苗到結果大約需要10年,而且樹高十幾米,採摘困難。“矮化技術通過嫁接使山核桃提前結果,3年就可以挂果,畝産量可以比普通種植方法增産50%以上。”該技術還通過控制密度,“矮化”山核桃,使樹高控制在3米~5米,“在地面拿根竿子,就能打下所有山核桃。”

  如今,用“黃氏”嫁接技術矮化的山核桃苗,已在嵊州、麗水、東陽、安吉以及安徽大別山、貴州、雲南等地落地生根,總計千余畝。美中不足的是,在臨安本地推廣種植的卻並不多。

  黃堅欽介紹,最大的技術瓶頸在於,用臨安本地山核桃植株做嫁接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時承受接穗的植株),成活率極低,目前還鮮有成活的個案。後來,改用美國山核桃或湖南山核桃做砧木,成活率卻大大提高。目前,這千余畝“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矮化山核桃,多數都是與美國山核桃或湖南山核桃嫁接而成的植株,更適合在平原地區種植推廣,還不太適應臨安高海拔山區。

  黃堅欽相信,隨著技術難點的逐一擊破,用臨安本地樹種嫁接的矮化山核桃終有一天會培育成功。

  當然,對現有的臨安本地山核桃實施矮化,仍有兩大出路:一是修剪樹枝,二是控制植株密度。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卻因林農們“捨不得下手”而流於遺憾。

  黃堅欽認為,想實現山核桃矮化種植,每畝山核桃林一般不能超過10株。而實際上,臨安山核桃的種植密度每畝多數都在30-40株。這些山核桃大多已種植多年,有不少已挂果。現在如果讓林農們砍掉,很多人都下不了手。

  除了控制密度外,修建樹枝,遏制植株的“頂端優勢”也是另一條出路。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很難被採納,關鍵也依然是——“下不了手”。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