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開發農業的生態功能,發展循環農業,從大水漫灌,到噴灌、滴灌,再到如今的精準霧化微噴,面對本市緊缺的水資源形勢,北京農業節水一直在不斷探索前行。如今,京郊農田,大水漫灌的景象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管道架設入田,種植的各種作物也在不斷更新換代,一個個節水新品種紮根發芽。技術創新的同時,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改變,盡可能地充分利用好每一滴水。今天,記者帶您走進節水下的北京農業,從一滴水看北京農業發展的新路。
父子兩代人
各有各的種田經
順義區大孫各莊鎮顧家莊村農民曹明勝,跟土地打了幾十年交道,滿肚子種田經。就是這樣一位老農把式,如今卻凡事都要先向兒子曹之富請教,對於兒子的建議可謂言聽計從。兒子在家中“地位”的確立,還要從父子二人的農業技術比拼説起。
父子倆都熱愛土地,不過一位是傳統農民,一位是現代農業技術人員,二人種地的收穫大不一樣,不少時候種田的思路也不同。
1986年,當近郊菜田開始向遠郊轉移時,曹明勝在自家4畝地上種起了蔬菜,從原先的自給自足轉變為供應商品菜。“那個年代,産量是第一位的。”老人回憶説,由於缺少高産品種和好技術,菜農們只能靠著水大肥勤來提高産量。1畝菜地澆灌一次,用水約120立方米。“感覺那時候咱北京也不缺水,鐵锨在地頭兒挖幾下,坑裏就能出水,再加上澆地水錢、電錢都不用花,誰也沒有節水意識。”正如曹明勝所説,當時,大夥兒都生怕水澆少了,影響蔬菜産量。
老曹家的菜地在村西頭,澆地用的機井距離地塊有三五十米遠,最遠的地塊兒距離有七八百米。連通機井和一家一戶菜地的,是村民自己挖的土渠,採用的是傳統地面灌水方式。由於土地不夠平整和管理不善等原因,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50%左右,大量清水在輸、灌過程中“跑”了。
那個年代,採取這樣大水漫灌方式的並非顧家莊一個村。農業是用水大戶,浪費現象普遍存在,當碗口粗細的管子從機井裏“嘩啦啦”向外抽送澆灌水時,北京地下水位也在不斷下降。
當時20齣頭的曹之富剛從北京農職院蔬菜係畢業,分到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他回村時,看到這樣的場景,聯想到眾多發達國家都在農業中實施的節水灌溉技術,心情十分複雜。他想要把自己學到的新型農業節水技術帶回村子。
技術頻創新
用好每一滴水
地膜覆蓋技術便是曹之富向父親推薦的第一項農業節水新技術。在露地菜畦上蓋上地膜,可以保墑提溫、減少水分蒸發,澆水時水從兩壟之間的膜下走,也防止了大水漫灌,抗旱節水、增産增收效果顯著。可是老父親一聽説每畝地買地膜要增加七八十元投入,還要增加用工量,心裏就犯嘀咕,增加的投入能掙回來嗎?
面對父親的猶豫不決,曹之富向父親爭取了2畝菜地做比對實驗,並立下軍令狀:“賠了算我的,掙了算您的。”他和父親一樣,在地膜下種上了甜椒、西紅柿、茄子,生長期不僅少澆三四次水,産量提高了40%,蔬菜成熟期還提前了半個月。早上市的蔬菜價格具有明顯優勢,最後算下來,兒子的2畝菜地比老父親的多賺了40%。這下老父親覺得兒子説的話有理。
伴隨著城市快速發展,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北京發展的最大瓶頸。北京也進入了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的階段,一項項農業節水技術層出不窮。村裏的土渠做防滲,沒多久又改成小地籠,後來政府給鋪設了輸水管道。噴灌、滴灌設備層出不窮,顧家莊村已看不見昔日大水漫灌的景象。農技人員也來推廣抗旱品種、耕作蓄墑等旱作技術。
近幾年,北京節水農業不斷探索前行,霧化微噴、精量滴灌、膜面集雨補灌……越來越多精細化灌溉設備,正走進京郊糧田、菜田和大棚。曹明勝老爺子整天在村裏的大喇叭、電視和報紙上聽到、看到北京水資源緊缺、農業節水等字眼,越發認同兒子所推行的農業節水技術和做法。
前不久,兒子帶他到自己工作的小湯山蔬菜基地參觀,老人家更是開了眼。和普通溫室大棚不同,小湯山潔凈智慧化育苗工廠裏有很多支架支撐的苗床,這些苗床可以前後移動,以保證日照時間。苗床上方懸挂著8.5米寬的移動式噴灌機,從東向西移動一次可同時澆灌10個苗床、25萬株秧苗,而且全部智慧化操作,不需要人工參與。苗床上,嫩綠的蔬菜秧苗正在穴盤中享受著噴灌機噴出的水霧,葉面上的細小水珠晶瑩剔透。“蔬菜集約化育苗的最大特點是省水、省工、省時,其中省水效果更加可觀。”曹之富給老父親介紹説,和傳統育苗方式不同,集約化育苗技術是以穴盤為主要育苗容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為育苗基質,在溫室等可控環境條件下進行精量播種的一種育苗方式。以常用的72穴西紅柿苗盤為例,整個育苗期共需澆灌12次水,一次用水量1.2公斤左右,單株秧苗耗水量滿打滿算才0.2公斤。
曹老爺子聽得兩眼放光,這樣的育苗技術真了不得,他深知農民傳統的育苗方式,可不像現在這樣省水。“俺們種菜那會兒就數育苗最費水,挖好苗畦,碼好穴缽,就開始扯過膠皮水管大量澆水,大約要澆灌10公分厚的底水。”老人家説,再加上撒種之後的按需澆灌,粗略統計下來,同樣育1株西紅柿苗,耗水量至少1.2公斤以上,比集約化育苗多耗水1公斤左右。
留住清泉水
科技送來支撐
從小湯山參觀回來,曹老爺子總喜歡和左鄰右舍説現在的新型農業節水技術,宣傳節水理念。他更喜歡聽兒子聊各種新的節水農作物品種、節水技術體系和不斷刷新的農業節水數字。
正如他看到的那樣,有了科技支撐,北京農業節水數據不斷刷新。市水資源公報數據顯示,10年來,農業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4年的13.5億立方米減少到去年的9.1億立方米,減少了32.6%;農業用水佔全市用水的比例由2004年的39%下降到去年的25%,耕地平均灌水量下降到每畝208立方米,每立方米水的糧食産出提高到1.5公斤。從2005年開始,農業用水量低於生活用水量退居第二位。
未來的北京農業將瞄準2020年農業用水量減少2億立方米的目標,把全市農業年用水量降到5億立方米,今年起將實施蔬菜、糧經、畜牧、漁業高效節水工程,推廣菜田高效精量節水、菜田簡便實用節水、旱作農業生産、灌溉區大田作物節水、畜牧業高效節水、漁業高效節水等節水模式,採用微灌施肥、節水品種、覆蓋保墑、膜面集雨等31項農業節水主推技術,再次刷新北京農業節水量。
京郊,有著眾多和曹氏父子一樣為北京節水農業發展努力著的普通人。他們雖然各有各的種田經,但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卻是相同的。一首父子倆都喜歡哼唱的《多情的土地》,唱出了兩代人對土地的無盡深情:“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我耕耘過的田野上,一層層金黃翠綠……我捧起黝黑的家鄉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京郊日報記者劉菲菲 JJ023
許國明 攝 JJ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