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外來的小龍蝦一不小心成為國人餐桌上的美食,價格節節升高,效益日益明顯,生産經營者趨之若鶩。然而,種苗一直是小龍蝦發展難題,供不應求,品質退化,研發不夠,成果有限——許多關於小龍蝦生産的描述都頗為負面,以至成為業者“心中的痛”。
供不應求成為常態
湖北潛江市熊口管理區馬長湖分場900畝蝦稻共作基地田裏,一些養殖戶正從一輛外地來的貨車上搬運蝦苗,一筐一筐將蝦苗投放到環型溝裏。一位養殖戶説,剛剛投放了500斤蝦苗,現在又從外地進了700斤。
“去年蝦苗五六元一斤,今年11元一斤還得到外面去進。”這位養殖戶頗為無奈地説。
去年,湖北省小龍蝦養殖産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全省小龍蝦養殖面積達450萬畝,與去年相比增加12.5%,産量也較以前增加15%。目前,全省專營小龍蝦餐館數量已達13724家,餐飲消耗小龍蝦16.8萬噸。火爆的市場需求引發了一場“蝦源爭奪戰”。不僅餐飲市場和加工企業爭奪原料,還造成省內市場和省外市場、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競相爭奪蝦源。
據了解,湖北省每年至少需要400億尾小龍蝦種苗,可專門的苗種繁育場僅能滿足十分之一的苗種需求。
小龍蝦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湖北省各地都想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大幹快上,卻遭遇著蝦種不足“瓶頸”制約,望著好行情,只能幹著急。
近親繁殖導致體質差
據統計,湖北省現有小龍蝦養殖戶96257戶,其中畝純收入超過2000元的佔85%。在監利縣,小龍蝦産業造就了40多個百萬富翁。
然而需求火爆,供給卻跟不上。究其原因,一個是小龍蝦生産發展過猛,種苗培育跟不上;二是野生小龍蝦資源捕撈過度,種群難以自然修復,以至於小龍蝦大量近親繁殖,體質變差。
湖北省小龍蝦産業協會會長、湖北萊克水産食品公司董事長鄭玉林認為,小龍蝦是外來物種,野生資源本來不多,近年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小龍蝦大量近親繁殖,導致抗病能力下降30%,發生了質的退化。
湖北省現在養殖面積400多萬畝,但是小龍蝦苗種供給能力與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且親本更新率低,造成“空殼蝦”、“大頭蝦”不斷增多,小龍蝦種質和資源退化已成為制約産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
從科研角度而言,小龍蝦開發利用是最近10來年的事,如何增量提質,目前研發不夠,成果有限。
期待打破種苗瓶頸
去年10月,潛江市熊口鎮貢士村7組的黃啟明開挖了15畝蝦稻共作田,從積玉口鎮進了300斤種蝦,投放後發現成活率很低,今年準備還要補投。
他抱怨説:“今年蝦苗俏得很,蝦苗價高還難進,而本地蝦苗成活率太低,養殖戶只能跑遠路到外地購苗。
該市水産部門回應,主要是農民信息不通,其實目前潛江本地蝦苗供求總體平衡,僅後湖千畝小龍蝦生態養殖試驗示範基地就可提供10萬斤良種蝦苗。
與此同時,全省小龍蝦産區紛紛想方設法,引進優質蝦種,打造苗種基地。鄂州市萬畝湖小龍蝦苗種交易市場也於今年3月正式投入交易。據當地水産部門介紹,鄂州萬畝湖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基地蝦稻共生面積11600畝,預計今年可産規格為50隻~120隻/市斤的優質蝦種100萬斤左右。
除了“開源”,湖北省也在想辦法“截流”。為加強小龍蝦野生資源保護,修復小龍蝦種質資源,從2010年開始,省政府將每年的9月1日至12月31日定為小龍蝦禁捕期。
今年,湖北省首部省級漁業發展綱領出臺,將發展現代漁業種業作為重中之重。我們共同期待,我省小龍蝦産業將不再有缺種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