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甘肅張家川:畜牧業邁向轉型跨越

三農 天水日報 2014年09月10日 10:1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立足發展實際,明確了建設隴東南畜牧大縣和爭創國家特色肉牛産業大縣的目標,大力發展肉牛産業規模養殖,畜牧産業逐步走上“規模養殖─活畜交易─屠宰加工─基礎繁育”的轉型跨越發展新路子。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縣各類畜禽飼養量120.52萬頭(匹、只),同比增長6.5%,肉類總産量9779噸,同比增長9.51%。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14個,新增養殖戶355戶,畜牧産業發展勢頭良好。全縣發展畜牧龍頭企業4家,各類畜牧養殖專業協會和經濟合作組織21個;建成以皮毛、活畜交易為主的專業交易市場6處,各類畜禽及其産品交易組織和經紀人1300多人,規模養殖戶13969戶,畜牧産業鏈條得到了延伸。

  現代示範區夯實發展根基

  近日,記者走進大陽鄉閆莊村閆根虎的嘉興專業養殖場,一排排的牛舍建設一新、整齊劃一。“養殖場現有肉牛存欄108頭,每頭牛按活牛行情一萬三四來算,除去所有投資成本,每頭牛純利潤2000元左右,年純利潤在20萬元以上。”這是張家川縣建設現代畜牧養殖示範區,大力發展畜牧養殖致富的一個縮影。

  張家川縣堅持把創建現代畜牧業示範區作為提升畜牧業整體功能和綜合競爭力、培育地方特色優勢産業、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突出示範、整體推進的總體部署,採取領導包鄉包片,技術人員包村包點的辦法,建設完成市級畜牧業科學發展示範點4個和縣級畜牧業科學發展示範點6個。

  為加快現代畜牧養殖發展步伐,積極引導農戶走現代産業化畜牧養殖的發展路子,張家川縣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政策扶持、基礎設施、現代技術、構建畜牧全産業鏈等方面給予養殖戶大力支持。

  “縣上鼓勵和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現代畜牧養殖業,畜牧業養殖模式已由過去千家萬戶粗放式散養向規模養殖小區精準化飼養管理推進。作為現代畜牧業發展重要標誌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或小區,如今已遍佈張家川大地,發展到123個,有10個養殖場獲得省、市級標準化示範場稱號。”張家川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學禮説。

  活畜交易市場激發活力

  一群群上市交易的牛羊膘肥體壯,販畜的外地客商、準備賣畜的養殖戶、前來打聽市場行情的村民使得活畜交易市場內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每個逢集日早上七點就有養殖戶、外地商販匯集這裡交易,每天正常的交易量在1200頭左右。”縣畜牧局動物衛生監管所所長毛小強説,每個交易日,縣畜牧局都會組織衛生監督所檢疫員對每個牲畜進行耳標佩戴登記和嚴格的檢疫,嚴把牲畜入場檢查關,確保交易的健康有序。

  2013年3月投資建成的活畜交易市場,基礎設施按四個區建設,包括生活管理區、牲畜交易區、隔離寄養區、污物處理區。王學禮告訴記者,市場的建成使用,在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了一個寬敞、衛生的交易場所,方便了活畜交易,加快了流通的同時,也規範了交易秩序,將帶動全縣養殖場、販運戶、屠宰戶的大發展,進一步激發畜牧産業的發展活力。

  定點屠宰場編織安全網

  食品安全關係著千家萬戶,牛羊等牲畜的屠宰、肉食品的檢疫、肉産品的上市及銷路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普遍關注。張家川縣聯民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的建成使用,有效消除了市民對清真肉食品的擔憂。

  2007年成立的聯民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是張家川縣惟一的經省商務廳認證的清真牛羊定點屠宰企業和天水市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013年公司生産、銷售清真牛羊肉達700噸,年銷售收入逾3500萬元。“過去散戶屠宰主要採取‘地打滾’式的屠宰方式,加工場所簡陋,衛生標準低,産品質量差,不適應市場準入的要求。”公司董事長王祥瑞告訴記者,公司引進先進生産設備,整個生産線實行全自動化作業,並嚴把屠宰關,對進廠的牛羊進行查證驗物,沒有産地檢疫證及耳標的牛羊不許入廠屠宰,沒有加蓋檢疫印章的肉品不準出廠。宰前檢疫的動物必須經“阿訇”確認後方可進行屠宰。屠宰分牛、羊、雞三條操作線,肉食品加蓋合格驗訖印章後實行低溫控制和真空包裝。主要肉産品銷往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同時也銷往國外伊斯蘭國家。

  定點屠宰場進一步加強和規範了牛羊定點屠宰管理,保證清真牛羊肉品質量,確保人民身體健康和廣大消費者食肉安全,讓廣大市民吃上了“放心肉”。

  基礎示範區打造國家肉牛示範縣

  今年,張家川縣以東部馬鹿等6鄉鎮25個林緣山區村為重點,啟動建設東部基礎母牛繁育示範區。

  馬鹿鄉龍口村毗鄰關山牧場,春夏秋三季豐富的飼草資源和悠久的畜牧養殖歷史優勢很適合發展牛羊養殖業。今年在該縣扶貧政策的資助下,龍口村成立了産業發展扶貧互助協會,村支書杜從祥擔任理事會理事長。杜從祥一家5口人,飼養著10頭牛和14匹馬。他説,牛羊養殖業是龍口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裏現在1442人,760頭牛,平均兩人一頭牛。在扶貧互助協會的帶動下,今年年底牛存欄量達到900頭沒有問題,明年有望實現人均一頭牛,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奔小康已是當地群眾的共識。

  今年,張家川縣整合扶貧互助資金、畜牧項目資金、小額擔保貸款、貸款貼息等投資,全面落實“三免兩補一貼一基金”基礎母牛繁育扶持政策,通過免費服務、直接補助等形式,鼓勵廣大養殖戶開展肉牛良種繁育基礎工作。重點圍繞夯實人工種草基礎、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率、改善農戶良種繁育條件、建設現代畜牧業肉牛繁育體系、不斷擴充能繁母牛數量、加快肉牛品種改良步伐、加強肉牛繁育生産技術等七大工作,穩步打造基礎母牛繁育示範區。

  張家川縣將利用三年的時間,不斷加強基礎母牛繁育示範區建設,夯實肉牛産業基礎,擴充能繁母牛種群,打響“張家川紅花牛”國家級地標品牌,把張家川打造成國家級肉牛産業科技示範縣。到2016年全縣肉牛存欄達到19.2萬頭,基礎母牛存欄達到10萬頭,年繁活以“張家川紅花牛”為主的良種肉牛6萬頭。25個基礎母牛繁育示範村戶均飼養基礎母牛5頭,年産良種犢牛3頭,逐步實現由“兩人一頭牛”發展為“一人一頭牛”,再上升到“一人兩頭牛”的目標。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