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新聞光明網-《光明日報》 2015年11月18日 10:3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三、用好戰略機遇期必須加快推動改革創新

  “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關期和重要窗口期。轉方式、調結構是拖不起、繞不過的陣痛和難關,窗口期意味着機遇稍縱即逝。要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係,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一是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和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要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得中國經濟進步的經驗和成果得以制度化與法治化。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重視凈化市場環境、約束政府行為、激發企業家精神,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增強微觀主體活力。要在更高水平上推動新一輪擴大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着力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産業分工和價值鏈重組,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改革和全球公共産品供給,與世界結為更緊密利益共同體,促進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二是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是實現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來。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好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産權和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健全創新的激勵機制,打通創新全鏈條和各環節,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産業活動,讓創新人才先富起來。營造寬容開放的創新氛圍,培育全社會創新意識和精神,建設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着力構建産業新體系,推動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三是加快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理順國民收入分配關係,增加居民收入,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減緩和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加大公共産品提供力度,創新公共産品提供方式,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回應百姓關切,努力做好就業創業、社會保障、醫療衞生、教育、扶貧攻堅、食品藥品安全和安全生産等領域民生保障工作。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發展機制,增進人民團結,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