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往期查看

私人訂制農場行得通嗎?

    近日,“私人訂制農場”的模式進入人們眼球。據了解,目前安徽績溪已經有超過400畝土地通過這種方式被認購,按照目前較為順暢的運行狀態,下一步該項目將在安徽和浙江多地推廣,預計將流轉土地5000畝。[詳細]

記者觀察

如何運作?

  “聚土地”項目始於今年3月,聚划算開團1000畝土地,淘寶網通過網絡買下一塊土地,這塊被“私人訂制”的農場,承諾生産不用化肥農藥轉基因的農産品,承諾産出的大米、瓜果、蔬菜等農産品會定期快遞至團購消費者手中。這種“私人訂制農場”有3種1年期套餐,分別是價值580元的1分地套餐、2400元的半畝地套餐和4800元的1畝地套餐,對應不同分量的産品。參與訂制的是績溪當地的土地。消費者可根據家庭需求認購土地位置及面積,選擇種植的作物,通過購買土地使用權來獲得實際農作物産出。

  訂制農場的農作物3月開始種植,從次月開始,每月都會收到2次快遞,每次一半作物。安徽績溪縣廟山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近日表示,作為“聚土地”項目實施者之一,他們已經著手把産品寄送到訂戶手中。經過預約、篩選,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560名用戶認購了土地,認購面積430余畝。目前用戶有70%集中在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其餘的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北京、深圳等地。

  電子商務與土地流轉聯手運作的“聚土地”項目,至少涉及投資方、當地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淘寶用戶等四方。在項目運作中,投資方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直接與農戶簽訂流轉合同。截至目前,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與瀛洲鎮、伏嶺鎮、長安鎮的湖村、龍川、仁裏等行政村的近300戶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期限一年。

  在這一項目中,土地流轉沒有改變土地用途和性質,從角色分工來看,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流轉主體,具體的生産種植管理者是當地果蔬專業合作社,産品由其最終負責提供。合作社雇傭當地農民耕作流轉土地,農民每月可獲取兩千元左右的工資。績溪縣相關文件規定,對連片流轉農村土地規模50畝以上,一次性獎勵100元/畝,獎勵最高不超過2萬元,而當地對興合電子商務公司也給予了此項獎勵。績溪縣農委主任周道清表示,根據約定,認購的用戶到績溪旅遊還有免門票、免住宿的待遇。績溪正探索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相結合的模式,而這個項目符合該模式。

委託信任問題

  按照項目説明,作為投資主體的興合公司在對客戶資料進行整理,等土地流轉簽約完成後,將對地塊進行標號,並告訴客戶各自下單的土地編號,客戶可以在網上瀏覽自己所購買的土地作物的生長情況。為了保證網購用戶的利益,興合公司為種植時間較長、有風險的農作物購買了保險。每批蔬菜、果物成熟時,消費者會接收到短信,告知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採摘的時間。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稻穀和冬天的草莓成熟時,合作社會通知消費者,讓他們親臨績溪到“自己的田裏”採摘。

  作為“私人農場”的訂購者,可根據家庭需求認購土地位置及面積,每月要種什麼作物。但對於網購者而言,最為關心的還是認購之後,當地農業合作社生産管理過程中不用化肥、農藥、轉基因等承諾能否落實。這樣的疑慮,也部分地影響了訂制的積極性。

  淘寶“聚划算”項目組在團購活動結束後曾發佈微博做調查,對此項目不買賬的網友是出於何種顧慮,其中的一些回答真實地反應了委託信任方面的疑慮。有網友直接表示,自己看不到所訂購的菜,如何能知道是自己訂購的那塊地上産出來的?如何讓幾千公里以外的消費者相信“私人農場”的種植是綠色無公害的?也有網友在價格透明方面提出質疑,比如具體到一週能收到幾斤糧食和蔬菜,市場價值大概多少。有的網友乾脆對可操作性提出質疑:不可能一分地裏同時種好幾種蔬菜,無非還是集中種植的田裏分出你的量。總體而言,遠距離的網友對“專業老農”的經驗,是否有專人對其進行生態農業技術的統一培訓和管理,都無法完全信任。如果城市消費者距離自己的私人農場遠達幾百甚至上千公里,則很難去親自證實信息的真實性。

  從成本來講,有網友認為,市場上有機食品已經很豐富了,而超市的有機食品寄送服務由於供應鏈條順暢,基本能保證食品新鮮。相比之下,城市周邊的農家樂倒是可以直接去地裏考察,也可以採摘,滿足鄉村渡假的需求。因此,從空間距離而言,以城市周邊為主的“訂制私人農場”也許更為靠譜。

  由於該項目的經營模式涉及多個主體,因此,利益分配機制的把握以及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等,都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而這些問題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逐步摸索解決。

冷鏈物流或成制約

  對於距離遙遠的網購者來説,在目前物流體系下,能否保證果蔬食品的真正新鮮,詩歌值得懷疑的問題。有網友表示,每個月兩次的寄東西過來,在目前的物流環境下肯定少不了過度包裝,對環境就是一種損害,保鮮的成本也很昂貴,難免發生資源的浪費。

  上述模式中,果蔬産品的保鮮問題,的確成為該項目能否成功實施的最突出的難題。興合公司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根據約定,4月底前要發出一批青菜。青菜已種植出來,但經試驗後發現很難郵寄到用戶手裏。如採用真空包裝僅保鮮10個小時左右,加氮氣包裝也就保鮮20個小時。而從採摘到打包、郵寄到用戶手裏遠超過時限,因此只能耐心向用戶解釋,改發其他品種農産品。

  專家也表示,目前我國農産品電商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流通環節,如果沒有強大的冷鏈物流實力支撐,經營風險會相當大,農産品電商的競爭力可能還比不上農産品批發市場。而好的冷鏈物流體系又需要相當大的投入,沒有一定規模的電商是建立不起來的。

  類似冷鏈物流這種短板,對於與果蔬相關的農産品生産供應而言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此,在農地流轉聯手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冷鏈物流短板同樣難以避免,農産品的脆弱性正在於其超過保鮮期就失去了使用價值。考慮到這一短期內難以突破的限制,聚土地項目的運作,在解決物流短板的同時,應當在認購地域等方面做相應的調整,以便項目操作更加現實可行。

首個互聯網私人訂制農場落地安徽

  農村土地市場化運作再添新樣本。日前,由浙江省供銷社直屬企業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阿裏巴巴集團聚划算平臺、績溪縣廟山果蔬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在安徽省績溪縣實施了一個名為“聚土地”的項目,將土地流轉與電子商務結合起來。

  農民將土地流轉至電子商務公司名下,電子商務公司將土地交予當地合作社生産管理,淘寶用戶通過網上預約,對土地使用權進行認購,並獲得實際農作物産出。值得注意的是,除獲得土地租金外,參與項目生産環節的農民還能獲得工資。

  據介紹,目前績溪已有超過400畝土地被認購,下一步將推廣試點,在安徽黃山,浙江衢州、新昌、諸暨等地進行分類操作,計劃今年中秋節實施,預計將流轉土地5000畝。

  作為土地流轉與電子商務的結合,“聚土地”項目涉及投資方、當地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淘寶用戶。在項目運作的同時,投資方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農民簽訂流轉合同。[詳細]

媒體觀點

缺乏農産品冷鏈物流體系支撐或成制約瓶頸


    關於土地流轉的運作,董建成表示,在不改變土地用途和性質前提下進行,流轉主體是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而合作社主要從事生産管理,負責提供農産品。“我們跟農民談,先流轉一年,假如明年還要繼續流轉,應優先流轉給我們,價格到時再定。”

  “根據土地質量,我們付給農民800元左右的‘年租金’。”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商務總監章新光説,該公司將訂制的私人農場的蔬菜、糧油種植委託給合作社。而合作社雇傭當地農民耕作租出去的土地,農民每個月可獲取2500元左右的“工資”。

  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農村閒置土地逐漸增多的大環境下,為避免耕地浪費,政府鼓勵農戶流轉土地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並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扶持。而績溪縣採取的電子商務加土地流轉的模式正是對文件精神的一種實踐。績溪縣相關文件規定,對連片流轉農村土地規模50畝以上,一次性獎勵100元/畝,獎勵最高不超過2萬元,而當地對興合電子商務公司也給予了此項獎勵。

  另據績溪縣農委主任周道清表示,根據約定,認購的用戶到績溪旅遊還有免門票、免住宿的待遇。績溪正探索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相結合的模式,而這個項目符合該模式。

  對此,華東地區一金融監管部門表示,今後將鼓勵金融機構介入,因為互聯網訂制私人農場項目將農業和旅遊等業態相結合,金融機構可考慮通過景區經營權質押等方式予以資金支持。

  另外,上述金融監管部門表示,農業部門將做好土地流轉登記工作,及時發佈該項目已流轉的面積、實際租種面積等信息。各監管部門及時關注項目銷售情況,避免出現網點“銷售”面積大於企業實際已流轉面積,造成資金“虛化”“異化”等問題。

  據了解,農産品保鮮問題成為項目實施中最突出的難題。董建成説,根據約定,4月底前要發出一批青菜。青菜已種植出來,但經試驗後發現,很難郵寄到用戶手裏。如採用真空包裝僅保鮮10個小時左右,加氮氣包裝也就保鮮20個小時。而從採摘到打包、郵寄到用戶手裏遠超過時限,無奈之下,只能跟用戶如實解釋,改發其他品種農産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農産品電商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流通環節,如果沒有強大的冷鏈物流實力支撐,經營風險會相當大,農産品電商的競爭力可能還比不上農産品批發市場。而好的冷鏈物流體系又需要相當大的投入,沒有一定規模的電商是建立不起來的。另外,由於這种經營模式涉及多個主體,利益分配機制的把握,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等都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有待在實踐探索中逐步破解。

——經濟參考報

互聯網企業發力創新土地經營模式


    將土地流轉與電子商務結合起來,農民將土地流轉至電子商務公司名下,電子商務公司將土地交予當地合作社生産管理,用戶通過網上預約,對土地使用權進行認購,並獲得實際農作物産出。對於農民而言可以盤活閒散農田,對於電商而言,也為生鮮電商找到更好的切合點。

  此前,各大生鮮電商均沒有明確銷售模式,多為直接從生産地採購農産品,然後放在網上銷售。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私人訂制的模式,也許是未來生鮮電商發展的趨勢。這種模式有利於獲得訂單、快速回收資金、提高用戶的信任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鮮電商的倉儲和物流成本。

——中研網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