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五中全會怎樣“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國內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5年11月07日 14:2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十八屆五中全會是黨和國家在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召開的一次具有重要現實指導意義的會議。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繪製了第一個百年目標如期實現的藍圖。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的共享發展理念。認真研讀全會公報,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理解這一發展理念。

  第一,從規劃理念來看,強調將人民主體地位置於規劃所堅持的六大原則之首。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在社會發展中,不堅持這一原則,必然本末倒置。全會公報強調,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這六大原則。這從根本上確立了人民共享發展理念的重要地位。

  第二,從規劃目標來看,強調使各個階層、各個地區的人民群眾都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從理論上説,人民是一個範疇;然而落實到現實中,人民則是一個豐富的、複雜的多面體,包括各個階層、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全會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因而在公報中沒有抽象地停留在人民的概念上,而是具體化到人民群眾的不同群體中,強調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例如,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等具體規劃目標,就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

  第三,從規劃制定來看,強調從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出發來制定規劃。人民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組成的,有需求,有慾望,有想法,要工作,要生活,要交往交流。一項社會政策是否成功,一項發展規劃能否實現,要看人民群眾的感受如何。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從我們的整個政策導向來看,確實越來越注重百姓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地考慮群眾的直接感受,五中全會同樣如此,突出強調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獲得感”一詞,除了要重視物質利益的“獲得”,“感”——人民的感知、感受,同樣不能忽視。

  第四,從規劃重點來看,強調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解決人民共享發展問題。衣食住行,人之所需。生老病死,人皆難免。人民群眾獲得感的多或少、強與弱,其實主要繫於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具體問題。把這些方面的問題解決好,真正關心人民疾苦,才能切實實現人民的共享發展。公報在扶貧、教育、就業、社保、醫療、生育政策等,都做出了系統的規劃,直接指向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現實利益問題。

  第五,從規劃保障來看,強調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從制度層面保障人民共享發展。從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發展歷程來看,越來越注重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誠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尤其是十八大以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三五”規劃同樣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制度層面上保障人民共享發展理念落到實處。

 

推薦閱讀 全體人民 | 人民群眾
我要糾錯編輯:李紅霞 責任編輯:
  • 央視新聞
  • 央視財經
  • 央視軍事
  • 社會與法
  • 央視農業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