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隱藏在廣東羅浮山的一處涉嫌淫穢活動的譚崔課窩點課程培訓被曝光,社會一片譁然,媒體報道,多數網友認為,應該堅守道德底線,抵制那些動機不良的靈修培訓。靈修並不是産生於中國,但現在看來,靈修在中國是有市場的,多重因素催生了具有爭議的靈修活動。[詳細]
第224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的調整、經濟發展不平衡與貧富分化以及經濟體制轉軌,引起人們價值觀的變化與衝突,從注重奉獻的理想主義,轉向注重實用和精神物質享受的現實生活。
19世紀,歐洲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工業化瓦解了傳統的農業社會結構,導致人們把民族國家當成新的安全庇護所,民族主義也成為新的精神依託,民族主義表現為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對本民族過分誇耀與頌揚,為了民族可以付出任何犧牲乃至生命的獻身。
民族主義的精神大旗,促使歐洲人進行國家統一和殖民地擴張,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慾望不斷膨脹,自信滿滿地追求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進步速度。這個時期,民族仇恨、狂熱好戰、相互蔑視成為西歐各國民族情緒的共同表現。
二戰以後,發達國家進入後現代時期。後現代化社會表現為,以白領僱員、公務員、科技人員為主體的新興社會階層發展壯大,消費不再僅僅是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一種手段,也不再是一種純粹的物質或經濟行為,而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的學術思潮也不再主流,消費主義填補了人們的精神追求。
市場通過刺激人的各種慾望,不斷製造潮流和時尚引領消費者,誘導人們將慾望變為現實,將別人的需要變成自己的需要,這些需要又會變成符號,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蘋果等高科技産品在全球範圍內被狂熱崇拜足以證明這一點。
與19世紀自信滿滿的西方人相比,中國人也在深受經濟社會變遷的影響,但現階段的中國人顯然不會出現彼時西方世界那種民族主義,那樣的精神寄託沒有佔據主流的土壤。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信仰觀念必然會變化,西方人用民族主義填補了空白,但我們有什麼呢?
而現代中國,尚未完全現代化,卻深受發達國家後現代化大潮的影響。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不可避免地與外國交流;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的層級性與地域性,導致中國的發達地區和高收入群體進入受消費主義左右的階段。
發生在廣州的“靈修”正印證了以上説法,據報道,這些“靈修者”來自全國各地,很多學員都供職于知名大型企業,屬於白領人士。一次春節期間的21天閉關課程,每人學費就高達10 萬元,但“靈修”卻如火如荼。
概念化認識是一种先入為主的認知方式,而我們的傳統教育,對這種方式極為推崇,這種認識方法往往會形成模式化的思維定勢,中國人極易陷入這種思維誤區。
中國教育具有“整體主義”的特點,強調從上至下統一的倫理規範,傳統上,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推行儒家的倫理規範,制訂了一系列制度,對學生進行灌輸、説教教育,把各種規範奉為人生信條。對事物的感知多抱以概念化感知,而非理性化分析。單向灌輸教育使人思想保守,缺乏獨立思考和創造性。
佛教進入中國的首先是“義理”(理論、觀念、意識形態等)。而佛教文字則幾乎始終未能進入中國,所以中國後世學習佛教的人絕大多數並不懂得佛教的書寫文字,只注重佛教的義理的理解,這也是中國人“概念式”認知習慣的結果。
靈修,這種信仰崇拜,與中國人的傳統教育思維密不可分,近代以來,儘管經過西方思潮的洗禮,但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思維特質及教育觀念依然影響很大。靈修,或者法輪功等邪教,在中國的傳播,有一些類似的特徵,親朋介紹,口口相傳,成為此類活動主要的傳播方式。而中國人極為信賴這種傳播途徑,比起理性判斷,親朋的敘説顯得更為重要。
而注重個性化、多樣性西方教育,靈修這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較少,西方人基督教的信仰比重高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即使沒有基督教這樣影響廣泛的信仰,西方人也很難迷信靈修。基督教哲學化使其成為擁有系統的理論支撐和行之有效的論證方法的宗教。但從某種程度上説,這種形式的信仰是在“理性”認知基礎之上的。
靈修者,也是追求精神上的超越,嚮往世外的喜悅,而心理學關注如何調整自身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群體的生活,更多是追求心理上的滿足。二者都是調整人的精神狀態,通過心理地放鬆實現愉悅。主導者都可能對人的心理進行控制,無論是“大師”還是醫生,靈修還是心理治療,都可以達到催眠的效果。
不管是靈修還是公認的宗教,其核心是精神世界的體驗而非信仰本身或教條教義,它們都能使人的心理達到某種滿足狀態,宗教形式具有某種心理學上的暗示作用。
但是歸根結底,靈修和宗教對人精神的作用都可以用心理學來理性解析,有些人容易受到心理暗示,而這種人如果又在尋求精神寄託的話,就很容易被精神控制,甚至達到對導師人生依附的程度。
現代心理學興起于注重理性分析的西方世界,最早從哲學中發軔,發展至今,其學科分類廣泛,是公認的科學學科。在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科學之前,沒有專門的心理學家,都是集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于一身。直至19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從某種程度上説,西方人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對心理問題的理解和解決的主要的方式就是求諸宗教,而神父或牧師就是上帝、基督在人世間的代理,他們寬容地接受教民來傾訴煩惱、痛苦或原罪感,並代表著全知全能的上帝給他們指點迷津。
由於種種原因,心理學在中國真正的發展時間很短,中國人對心理學的研究水平還不高,心裏諮詢行業也與外國有很大差距。中國人對心理治療、心理醫生等一些概念已不陌生了,但仍然難以坦然接受心理諮詢及心理治療,而在面對靈修時,卻更坦然。
在外國,隨著人們對宗教的認識發生變化,心理諮詢醫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神父或牧師的位置。而中國人的心理空白,卻缺少心理諮詢行業的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