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防雹彈並非造成雲南乾旱的原因

    2月27日,據《廣州日報》報道,雲南省已經連續3年乾旱,目前已造成631.83萬人受災, 242.76萬人、155.45萬頭大牲畜出現不同程度飲水困難,全省直接經濟損失23.42億元,其中農業損失22.19億元。有網友認為,乾旱是由於地方政府為了保證烤煙的産量和質量,大量地發射防雹彈的結果,其實,這種説法並不準確。[詳細]

第216期

  •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馮超

非常識

氣象干預在我國被廣泛使用

     從1958年起,中國氣象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就開始了以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為主的科學研究,全國約有20個省,市、自治區先後開展了人工防雹,其中多數防雹地區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中國氣象局的資料表明:1999至2006 年,中國共人工增雨2500億噸,每年超過300億噸,計劃到2010年,每年增雨500 億噸。與此相關,每年在這方面的投資高達數億元,全國各地為此投入3.7 萬人、約7000 門高炮和5000 臺火箭發射架。
    

防雹彈是一種干預天氣的手段

    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可想而知,預防冰雹常用的辦法就是使用防雹彈進行人工防雹。這種方法就是對將要降冰雹的冰雹雲施加影響,以減少和避免降雹災害,主要是向雲中播撒碘化銀催化劑,通過人工途徑把比自然中形成冰雹必不可少的雹胚引入雲體,使之影響冰雹及的發展。
     産生冰雹的主要條件是,中要有上下強烈運動的氣流,並且蘊涵大量水分,只有這樣,雲中小的冰雹胚胎才有發展成冰雹的足夠水分供應,才有機會捕捉雲中水分使自身不斷增大。 人工防雹就是採用人為辦法對可能産生冰雹的雲層施加影響,使雲中的冰雹胚胎不能發展成冰雹。簡而言之,就是向雲中發射催化劑,使得本應形成冰雹的凝結核提前形成水滴,作為雨落下來,以避免或減少冰雹。
    

防雹彈的原理與人工降雨類似

    常見的人工降雨其實與人工防雹,原理類似,都是人工干預天氣的手段。人工降雨也是將催化劑發射到雲中,干預雲層中的凝結核,從而加快雨水形成。也就是説,這兩種不同目的的干預天氣手段的結果都是作用於凝結核,都會導致更多降雨的産生。
     防雹彈的作用往往被描述為“防雹增雨”,也就是説,防雹與人工增雨是同一手段的干預方法,只是防雹彈還有防雹的目的,在作用時機和程度上有不同之處,但二者沒有本質區別。要達到較好的效果,都必須掌握好作業時機,都要向雲體特殊部位播撒足夠多的人工冰核,使凝結核達到成雨狀態。

非常識
雲南已經連續三年大旱。

非常識

局部範圍,防雹彈與乾旱有一定的聯絡

     既然在原理上,人工防雹與人工降雨類似,那麼人工防雹也會像人工增雨一樣,在局部影響降水情況。
     在特定範圍內,空氣中凝結核數量等形成降水的條件是有限的,在一地實施人工降水,勢必影響相鄰地域的降水量,而雨雲資源是有限的。情況類似,在小範圍內,如果防雹彈被用作增加降水,減少冰雹,在另一相鄰地區,也會有有限資源被搶奪的問題,可能造成另一地區缺水乾旱。
     當然,這種導致乾旱的關係是極為理想化的,只要判斷科學,如果雨雲一定會變成冰雹降落,那麼將其提前變成雨水,資源分配不會有變化。
    

就雲南省來説,防雹彈與乾旱無關

     在雲南全省這樣一個大的範圍內,局地進行防雹彈干預不會影響到整體雲雨分配,而此次乾旱顯然是全省性的。而且,根據以往相關報道,人工防雹很常見,並且防雹的效果都是附帶增雨這一情況的。
     中科院氣候專家張穩告訴記者,防雹彈只是為了防止冰雹的形成,並不會減少降雨,雲南大旱與此應該沒有關係,防雹彈導致雲南大旱的説法不科學。
     所以將雲南省乾旱與防雹彈的使用聯絡起來是很牽強的,即使僅把這作為導致乾旱的其中一個原因也很難説通。

非常識
人工干預氣象其實作用有限。

非常識

自然原因不可忽視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和國家氣象中心有關專家表示,雲南乾旱主要原因有多方面:前期土壤底墑差,過去三年全省平均降水總共偏少了接近半年的降水量;由於近期大氣環流異常,暖濕氣流無法抵達雲南上空;影響雲南的夏季風持續異常,輸送到雲南省的水汽減少;同時季風形成的低值輻合系統減少,致使與雲南上空對流偏弱;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對雲南的降水也不利;再加上2009年、2010年副高位置偏西偏強,在其控制之下,不利於降水,而2011年副高位置偏東,其外圍的水汽難以輸送到雲南。
     近年來,氣候異常時有發生,氣候異常背後有著複雜的原由,但可以肯定,氣候異常直接導致了乾旱的發生可能性最大。
    

人為原因不能推脫

    人類不合理的活動也會對局地氣候造成不良影響,這種影響是緩慢和間接性的,不是發射防雹彈這種的直接性的影響。
     據報道,野蠻開採礦産資源導致地下水枯竭,水土流失及生態環境惡化;瘋狂毀林破壞自然循環功能,為發展經濟林,大量種植桉樹這種被稱作“抽水機”的經濟林;畸形的庫塘安全管理理念,導致蓄水嚴重不足,都是雲南乾旱的可能原因。
     這些人為原因更應該受到重視和關注,天災可能不可避免,但人禍往往使災情更加嚴重。

非常識
烤煙生長的某些時期的確不需要太多雨水。

非常識

烤煙生長的某些時期的確不需要太多雨水

     有報道撐,煙草業撐起了雲南經濟的半壁江山,據報道,僅在2006年,雲南煙葉和烤煙播種面積就達為388.5千公頃和371.1千公頃,佔全國煙葉和烤煙播種面積的29.04%和30.54%,全國排名第一;煙葉和烤煙産量分別達77.7萬噸和75.8萬噸,佔全國煙葉和烤煙産量的28.32%和30.48%,全國排名第一。
     雖然雲南溫暖潮濕的氣候適宜煙草生長,但烤煙受氣候條件制約很大,表現為不同生長期需水量不一樣,而防雹彈使用較多的雨季,即七八月份,也是烤煙需水量較少的一個時期,雖然具體因品種而異,但烤煙的品質與降水量是否適宜的確有一定關係。
     網友的猜測也正是基於此,作為支柱産業,地方政府必然重視煙草質量,假如可以通過人工干預天氣,在烤煙不需要太多水分時消雲去雨,對保證品質顯然是有利的,但沒有證據表明這點,相反,使用防雹彈最合理的解釋是防止冰雹。

防雹彈的使用又無非常明確的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領導,並根據實際情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國務院《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中指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由有關地方氣象主管機構商同級有關部門編制。
     也就是説,地方政府對於是否進行人工干預天氣,既是權利,又是義務,法律的規定自然只在消災、減災,但各地方都有干預權也會造成防雹彈濫用的可能性,為局地利益,不過更大範圍內的整體氣候環境,防雹彈也有濫用的可能性。
     並且人工干預是個複雜的問題,是否該發射,發射多少防雹彈合適,還不盡科學,對防雹彈的使用也沒有明確的規範,法律僅是根據實際情況這樣模糊的規定。2010年5月,強雹重創新疆農六師20萬畝農田,在1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先後累計發射防雹炮彈2966發,防雹火箭彈43枚,但冰雹仍漫天而降。
     對防雹彈的使用規定和效果尚不能使公眾信服,出現質疑的聲音也是理所當然的。

投票調查

您認為防雹彈和乾旱有沒有關係?

  •  有
  •  沒有
  •  説不清

投票  查看結果

    雖然很多最後天災都歸結為人禍,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每一次。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