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貪官悔過書能有多少悔意?

    據報道,湖南株洲市房産局原産權處處長尹春燕在“雙規”期間,寫下了3300多字的悔過書,引經據典、文采飛揚。在此前的報道中,人們也發現,通常講話索然無味的貪官們,寫起悔過書來卻都變成了才子。但無論怎樣華麗的辭藻,都無法掩飾貪官們自欺欺人的心理。悔過書中悔意不足,也成了網友們質疑最多的硬傷。[詳細]

第205期

  •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李漢森

非常識

痛徹心扉的悔罪是必不可少的

    “對不起”、“我錯了”、“很後悔”等是貪官悔過書中必備的基礎用詞,一篇合格的悔過書,態度永遠是第一位的。他們所“對不起”的對象大到黨和國家,小到妻兒老小,細到自己管區內的老百姓。雖然讀者們不一定會認可文章中所體現出的“痛改前非”的精神,但對於貪官來説,表面文章必須做足,無論是做官時還是坐牢時。貪官浸淫官場文章多年,“流淚體”應用文必須手到擒來。
     倘有面對鏡頭“直抒胸臆”的機會,憔悴的面龐和滿臉的淚水也是必不可少的道具。在足壇掃黑的節目中,謝亞龍的滿臉滄桑、楊一民的“夜晚驚醒獨流淚”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悔過書的作者們也一直在追求著同樣的效果。安徽巨貪王昭耀就説:“關押在秦城監獄的日子裏,經常趴在鐵窗前流淚,感慨人間的酸甜苦辣。”

交友不慎的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人人都有朋友,官員也不例外。但在悔過書中,給貪腐打開了口子的正是他們的朋友。他們如同魔鬼一樣,將“本質上不壞”的官員拉下了水。文強如此描述自己的朋友:“我是被下了幾個套:老闆下了套,我糊塗鑽;部下下了套,我勇敢鑽;女人下了套,我樂意鑽;朋友下了套,我仗義鑽……”。
     據人民網評論,悔過書的劇本中共有三類朋友角色:一是“權友”,為了“搞好關係”乃至“更上一層樓”,這類朋友至關重要;二是“錢友”,錢權交易是聯絡官商友誼最好的跨海大橋;三是“色友”,二奶、情婦的目的無需多言,“情婦反腐”被人津津樂道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自我約束的缺失是至關重要的

    凡是文章大抵都有中心思想。既然已經身陷囹圄,説什麼交友不慎自然顯得誠意不足,開展自我批評才是關鍵內容。因受賄獲刑15年的湖北恩施原市委書記吳希寧,在其悔過書中稱其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動搖、錯誤的權力觀、盲目攀比、驕傲自滿。總結起來,所有的悔過書的“精神內核”就是貪官們的自律性太差。
     王昭耀就寫道:“看到老闆一個個大把大把地撈錢,瀟瀟灑灑生活,想來想去,覺得自己吃虧了,産生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念頭。” 四川省彭州市委書記、成都市司法局局長的陳家榮也寫道:“監督,在我這個市委書記面前只是一句空話……唯我獨尊的感覺讓人上癮。”外部監督不力、自我約束失效,行文必然落筆於此,無一例外。

非常識
“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時常反復的思索,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遠新鮮和不斷增長的讚嘆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律。”這是在悔過書的開頭,尹春燕引用哲學家康德的一句名言。

非常識

無論是抄襲還是引用名言,都難掩其蒼白無力

    悔過書也有範文,一篇好的文章也會引來他人的抄襲。“文賊”可謂寫字者的大忌,更何況悔過書要在公開媒體上發表。據《檢察日報》報道,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張紹倉(正廳級)的悔過書,涉嫌抄襲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原區委常委朱福忠的悔過書——《“我的錯誤是在無監督約束下發生的”》。這樣的行為,怎能讓人看出悔過的決心呢?
     與之相比,這位可以引用康德詩句的女官員則顯得高端了許多。而對於一般官員來説,將自己的經歷白描出來,就足以搏得眾人眼球,但顯然,很多時候,寫作內容的取捨並不自由,有話不能説,情感表達必然虛情假意。

追憶往日輝煌並不會改變結局

    對悔過書這種文體的精神沒有深刻領會,也是眾多官員的弊病。《長江日報》在報道“文強悔過”之餘也注意到,其內容不外是懷念著昔日風光,抱怨著官低俸薄,祈求著組織原諒,並在字裏行間卻嗟嘆著運氣差。王昭耀也寫到了“我在安徽工作了37年,走遍了淮河兩岸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田間地頭都曾留下了我的身影”。
     悔過書成了功勞簿,在貪官們洋洋自得地炫耀政績之時,我們不要忘記,一名沒有正確政績觀的官員,到底能給地區發展、民生改善做出多大的貢獻呢?為了在審判中搏得“認錯態度良好”的印象,他們必須記下自己的另一面。但從司法實踐上來看,悔過的官員大多沒有得到“從輕發落”的待遇,文字再好,也寫不出自首或者立功情節。

拿出誠意,這不是假大空的時候

    曾任安徽省阜陽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尚軍在其“懺悔書”的開場白中就説:“幾個月來,在檢察院的領導和辦案人員的教育和幫助下,我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犯罪行為的嚴重性、危害性。”這樣的表述不免過於虛偽,有網民就質疑説,作為擔任中級法院院長的官員,居然認識不到自己罪行的“嚴重性、危害性”;總結犯罪的原因時,她列舉的第一個原因是“由於我平時放鬆了政治學習”,但她的下屬卻説,尚軍落馬前“逢會必作報告,逢會必講政治”,所謂“放鬆政治學習”不過是個藉口。
     假大空,一直是官員作文的弊病,在悔過之時亦是如此。反思自身不從細節出發,大談人生、談哲學,繞彎子——“辜負了黨和人民的多年培養”、“放鬆了政治思想學習”、“把自己混同於普通百姓”之類的廢話連篇。大家不相信悔過書上的事實,也不願意相信官員的悔意。

非常識
四川省眉山市原市委常委、原副市長余治平因收受賄賂338.5萬元而落馬。他在悔過書中寫道:我曾經告訴自己,“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我獨樹一幟,拒絕別人的“好意”,甚至上交賄款,不僅得罪人,還會被視為異類,認為我神經不正常、腦袋有毛病。這對工作無益,更談不上樹業績奔前程了。所以,對熟人、“朋友”及企業家們以拜年名義送來的錢物,我都一一笑納。

非常識

是用來教育人而不是“感動中國”的

    闡述過錯,警醒世人,是悔過書存在的意義。但對於許多官員來説,他們更願意研究如何寫就一篇感人肺腑的美文。有的悔過書用大篇幅介紹了自己的家庭,傾訴了自己對妻子、孩子的悔意,看上去有血有肉,讀起來令人感同身受。而安徽巨貪王昭耀在採訪時也説道:“村食堂發了一個窩頭,母親捨不得吃,留著給從縣城放學回家的我吃,自己則吃樹皮和草根。” 説到這裡,王昭耀聲音哽咽,流下了眼淚。
     但“紅網”曾對此評論到,“可惜的是,王昭耀的淚水,沒有一滴是對著人民群眾的”。的確,貪官的眼淚打動不了法律的威嚴,更打動不了普通百姓。悔過書不是“感動中國”的頒獎詞,説到底,他的作者還是一名觸犯了刑法的罪犯。

也會被當做眾人嘲笑、娛樂的對象

    《南方週末》曾這樣評價悔過書的寫作“他們寫下‘悔不該忘記了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忘記了南京路上好八連……’這些句子,也不排除出自應付甚至‘惡搞’的心理。”自知無力回天的官員將悔過書應付了事,而民眾津津樂道的也是某份材料中所透露出的官場八卦。《長江日報》就曾認為悔過書的“娛樂意義大於教育意義”。
     在北京大學一個叫《3+1各自表述》的行為藝術展覽中,文強的悔過書被藝術家金鋒作為作品的一部分刻上石板(整部作品多達兩萬多字,均為貪官悔過書),鋪於地面,置滿一室,供觀者閱讀踩踏。金鋒本人稱,“中國沒有自源宗教,缺乏對話靈魂的傳統。”顯然,公眾希望看到的,不是這樣一種娛樂化的表演,而應當是“我手寫我心”,但面對毫無誠意的敷衍,我們能做的或許只剩下惡搞、娛樂了。

警世的反面教材理應“靈魂深處鬧革命”

     據報道,江蘇南京、廣東佛山等地的檢察機關,都曾將其查辦的領導幹部職務犯罪案件的當事官員的“懺悔書”等編製成冊,分發給幹部傳閱,作為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但這樣“假大空”的教材又能有多大的反腐震懾力度呢?
     更嚴重的問題是,有些官員僅僅把它當做一個程序,和他的日常工作一樣,就連悔意也不見分毫。原廣東高院院長麥崇楷在被調查初期,寫了十多份悔過書,最為典型的是長達13頁的《我的反省》。在檢察機關開始訊問後,麥崇楷卻拒不承認犯罪事實,試圖翻案。悔過書不應是官員為了應付調查所準備的緩兵之計,當作文之人面對的是權力機關而非自己的、民眾的心靈之時,寫出一份觸及靈魂的悔過書,自然是天方夜譚。

投票調查

您認為寫悔過書的貪官真的悔過了嗎?

  •  徹底悔悟了
  •  悔悟的並不深刻
  •  沒有絲毫悔悟

您認為貪官悔過書中的事實可信嗎?

  •  可信
  •  不可信
  •  不清楚,我只看故事

您認為貪官悔過書對反腐有多大益處?

  •  震懾心靈,作用很大
  •  只能觸動部分官員的心靈
  •  隔靴搔癢,沒有實際功效

投票  查看結果

    他們的悔過一直在進行,只不過他們的悔過仍舊沒有“對人民負責”。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