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3月21日,河南一大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竣工。
經過兩年建設,河南鄭州一家工業4.0機器人環保智慧化項目21日正式投産,這家企業主要生産工業機器人、涂裝智慧化生産線設備等,業務遍佈全球。
在洛陽,總投資464.8億元的焦濟洛平鐵路項目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填補豫西地區縱向高鐵空白。
在平頂山,一個聚碳新材料項目熱電聯産機組的項目建設,不僅解決産業原料蒸汽的供應問題,還可以兼顧周圍城區居民供暖。
今年一季度,河南全省重點項目中共開工産業項目274個、竣工115個。加快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産業前瞻佈局。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穆穆稱:“一季度,開工的省重點項目中50億元以上的有15個、100億元以上的3個,緊密結合‘國家所需’與‘河南所能’,為積極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奠定基礎。”
多項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領域攻關項目亮相
日前,一批佈局前沿技術的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集中亮相,包括多項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領域的攻關項目,其中,全固態電池、北斗導航等技術發佈了最新的産業化成果。
相較當下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的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電池具有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充電速度更快等優勢,被視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 “終極方案”。近年來,全球不少國家正加速佈局。目前,由産學研多方聯合的創新平臺在關鍵材料領域已經取得新突破。
此外,通過知識産權、專利、文獻建立數據庫,這一平臺還正在訓練專門的人工智慧大模型,服務全固態電池領域研發和産業化。
隨着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重點佈局智慧駕駛,衛星導航成為關鍵技術。在位於天津的汽車北斗應用聯合實驗室,研究人員根據車輛監控數據,對人工智慧進行訓練,對車輛行駛中的衛星導航干擾源進行特徵識別,形成全國衛星信號干擾數據庫。
這個實驗室匯集衛星導航、智慧駕駛、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的高水平團隊,目前已形成從技術研發到場景落地、測試認證的全鏈條資源整合,未來將基於北斗定位的中國方案,推廣實現更可靠的智慧駕駛。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