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匯豐6月製造業PMI初值表明,目前經濟總體面好轉,國內和海外需求指標本月都在擴張領域。去庫存加快,同時就業市場也顯現出啟穩跡象。本月的數據進一步證實經濟在微刺激政策下開始回暖。未來幾個月基建投資和相關行業將會繼續支持經濟好轉。“我們認為穩增長政策將持續,以確保經濟復蘇能夠持續。”屈宏斌説。
在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升至15個月新高,新出口訂單指數雖有回落,但也在擴張區間,就業指數也開始企穩,這些數據都進一步證實,微刺激政策效應下經濟已回暖。事實上,除了先行指標外,此前公佈的5月消費、出口以及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也全面回暖,給予了經濟企穩的信號。
二季度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定向調控政策,且高層多次強調對政策的落實,目前經濟呈現出的積極信號,表明這些政策已開始顯現成效。專家分析認為,下半年經濟將會運行平穩,不會出現繼續下滑的局面。隨著國務院督導組6月25日至7月5日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督導,政策執行力上升,地方投資和改革力度都會加大,二季度到三季度經濟前景值得樂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周訪問英國期間也釋放了對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他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長期來看,在沒有強勁刺激的情況下將保持中高速增長,預計中國經濟至少將增長7.5%。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微刺激可能還將加碼,財政、産業、貨幣方面的政策仍將陸續出臺。
受一連串穩增長的微刺激政策帶動,中國經濟終於放緩下行步伐。5月出口、投資、消費均呈相對平穩態勢,不過有專家認為,持續下滑的房地産投資仍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政府已明確表態不會採取大規模刺激經濟的政策,堅持不擴大財政赤字,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但在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後,在經濟下行壓力的現實面前,圍繞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定向發力的微刺激政策不斷。
這些定向微刺激措施內容涵蓋定向降準、稅收、棚戶區改造和中西部鐵路建設,穩定外貿以及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等。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最新觀點也指出,近幾個月製造業PMI的持續復蘇,反映出政府支撐經濟的定向措施正在奏效,儘管房地産行業進一步疲軟。
“數據全面改善,國內訂單和出口訂單分項指數都在擴張區間。去庫存進程加速,就業分項指標也顯現企穩跡象。”屈宏斌説,本月PMI的改善與之前公佈的經濟數據,一道證實政府的微刺激政策已在實體經濟中顯現效果,製造業企穩的態勢愈發明顯。分析人士指出,經濟微刺激政策將繼續推進,為經濟結構調整爭取時間。
屈宏斌預計,未來幾個月基建投資及相關行業將繼續支持經濟復蘇,而決策者也將延續當前相對寬鬆的政策立場,讓復蘇站穩腳跟。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分析認為,“在內外需不斷改善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已經企穩,宏觀經濟應是‘穩’字當頭,而且隨著改革的推進,我國經濟的內生動力正在逐步提升。”周景彤解釋説,“我國出臺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穩住經濟,不至於跌出下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提升經濟內生動力,釋放改革紅利,以現在的穩增長來換取中長期經濟轉型升級,為經濟轉型爭取時間,穩增長和經濟轉型升級之間並不矛盾。”
市場也對數據作出了積極反應,中國股市滬綜指短暫衝高,對中國經濟敏感的澳元//美元漲至盤中高位。
隨著“微刺激”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中國經濟暖意漸濃。匯豐6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大幅上升至50.8,為2014年以來首次高於榮枯線。
匯豐銀行23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中國製造業PMI初值為50.8,高於上月終值49.4,創6個月以來新高。這是該數值連續第三個月回升,且高於榮枯線50,表明製造業進入擴張區間。
進入2014年,匯豐製造業PMI初值跌破榮枯線並持續下降,從1月的49.6一直跌至3月的48.1。自4月起,該數值開始止跌回升,且回升幅度逐漸加大。
分項目來看,新訂單指數升至51.8,高於上月的50,創15個月以來新高,顯示國內需求明顯復蘇。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本月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在“微刺激”政策下開始回暖。
針對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的回落,中國官方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措施,包括穩定外貿增長,吸引民間投資等,以激發市場活力。與以往不同,這些政策力圖將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與惠民生相結合,被稱為“新藥方”。
從數據上看,“新藥方”效果漸顯。5月,官方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上升,經濟回穩態勢日益明顯。
屈宏斌認為,未來幾個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相關行業將會繼續支持經濟好轉;穩增長政策還將持續,以確保經濟復蘇能夠延續。
匯豐製造業PMI初值以每月採購經理人問卷反饋總樣本量的85%-90%為依據編制而成,PMI終值約于一週後公佈。[詳細]
經濟學者馬光遠表示,重新站上了榮枯線,説明經過幾個月的政策微調整以後,一些領域相應的指標和數據出現了向好的趨勢。這個數據本身給了大家一定的信心,但是未來的經濟形勢如何,我們還得繼續關注。我們不能因為製造業PMI的數據向好就認為我們看到的一些風險,包括小微企業面臨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已經解決了,這個判斷還為時尚早。
首先,我們不要因為一個月的數據或者短期的數據就輕易下結論。第二,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著一些困難、風險和壓力,事實上有些困難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但有些是長期的,比如説産能過剩問題、中小企業長期以來面臨的融資難問題、各種成本上升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靠一些簡單的微刺激政策,靠一些短期的政策就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長期解決的問題。如果能把這兩類不同的困難和問題分清楚的話,短期來看,儘管有一些指標在回暖,但首先要看這個回暖有沒有可持續性;第二,能不能解決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保持一個平常心,一定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應該看到中國經濟面臨的真實問題是什麼,我們要有一個長遠的考慮。
此外,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穩增長的舉措差不多有10項,這10項舉措絕大部分都是長期來看對整個經濟發展都是必須的。所以我認為這些舉措不叫刺激,我們現在是在慢慢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我們的很多風險仍然是長期風險,比如説小微企業長期以來的問題,比如説房地産下行的壓力。我認為政策一是要立足於當下,但同時政策本身一定要有長遠的考慮。中國經濟從大的基本面來講沒有太大問題,但目前比如説某些領域下行壓力過大等等問題也需要我們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