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象徵權力的摩天樓仍將長高

    據媒體報道,長沙已經準備在明年元旦建成世界第一高樓,據悉,這座“空中城市”設計高度666米,地上200層,建築面積124萬平方米,可容納7~11萬人。不僅如此,《2011中國摩天城市排行榜》顯示,中國正在建設的摩天大樓總數已超200座,相當於美國現存同類摩天大樓的總數,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一摩天樓國家。不是每個世界第一都意味著榮譽,同樣的,長沙也未必能hold住世界第一高樓。[詳細]

第289期

  •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馮超

非常識

摩天大樓代表了經濟和技術的發展

     摩天大樓的崛起是城市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結果,摩天大樓是工業社會的産物,代表的是20世紀的建築成就,甚至有人把摩天大樓看成是現代人的生殖崇拜圖騰。毫無疑問,當幾十年前,摩天大樓首先在北美聳立起來的時候,這高聳入雲的傢伙,它引起了人們的絕對是一種敬畏和欣喜的感情。一座座通天塔,顯示了人類的能量、權力、智慧、雄心和願望,也顯示了具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世界的誕生。
      摩天大樓起源於美國,在改革開放後傳至中國。興建摩天大樓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商業開發,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隨著世界範圍內經濟和技術的競爭,摩天大樓的記錄也不斷被刷新。

除了炫耀,建築本身再無更大意義

    儘管在排名100名的摩天大樓中,有20棟都在紐約。但最近20年間,新聳立在紐約的摩天大樓,只有寥寥幾座。摩天大樓在亞洲土地上卻如雨後春筍加速崛起,上世紀90年代以來,452米高的馬來西亞“佩重納斯大廈”超過了美國芝加哥的443米高的“西爾斯大廈”,成為了全球最高樓。2003年,台北竣工了“台北101大廈”,高度達到了508米。而在上海浦東聳立的“金茂大廈”,以420米的高度,超過了已經倒塌了的紐約417米高的世界貿易中心1號大廈。
      在後工業化社會,建築主要強調綠色、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網絡的出現已經完全改變了世界,沒有必要建設大規模聚集人群的工作場所,大公司的組織架構完全可能在郊區分散而低矮的建築裏順利辦公,摩天大樓的實際作用越來越不明顯。當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對建設世界第一高樓不感冒時,亞洲的“暴發戶”們卻樂此不疲,財富新貴們將高度當成炫耀的條件。建築本身是否迎合實用作用,已經越來越被忽略了。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一摩天大樓國家

      2011年6月,中國第一份以“摩天大樓”數量來衡量城市競爭力的研究報告《2011中國摩天城市排行榜》在上海發佈。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一摩天大樓建造國。目前中國正在建設的摩天大樓總數量已經超過200座,相當於美國現有同類摩天大樓的總數。未來3年,平均每5天將有一座摩天大樓在中國封頂。
      據推測,5年後,中國的摩天大樓總數將超過800座,達到現今美國總數的4倍。芝加哥伊利諾伊理工大學高樓與城市住宅區理事會執行董事安東尼伍德稱,在世界100座最高建築中,北美所佔比例將從1990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18%。他表示,2012年,世界前100最高建築中將有45座出現于亞洲,僅中國就將佔有34座。

非常識
高828米的迪拜塔,2010年建成,本名為哈裏發塔。

非常識

一味攀比建摩天大樓可能會招來惡果

     摩天大樓是人類經濟、科技高度發達後的産物,既是城市仍至國家的榮耀,也是設計者和建造者的成績。作為一種需要巨大的金融力量為基礎,才能使之崛起的事物,摩天大樓常被民眾和政客視為一項表現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標誌。但是有些經濟學家則持完全相反的看法,認為摩天大樓的出現,特別是摩天大樓的紀錄被刷新,往往預示著經濟將出現衰退的危機。
      1999年,安德魯勞倫斯在經過研究,印證了摩天大樓與經濟危機的關聯性,這種關聯被稱為“摩天大樓指數”。該指數認為,每一幢刷新世界紀錄的摩天大樓崛起,往往都伴隨著經濟的衰退。自20 世紀初以來,全球共出現了四輪摩天大樓熱,而每一次,都伴隨著經濟衰退或金融動蕩。
      具體説來,一般情況下,政府寬鬆的貨幣政策,往往會鼓勵一些大型項目的産生,但是過度投資和金融投機也會如影隨形,當市場泡沫即將危及整個經濟時,政策就會轉為緊縮來應對危機,這也就使得摩天大樓的完工,成為政策轉向與經濟衰退的先兆。“大廈建成,經濟衰退”——這個驚人發現,被勞倫斯稱之為“百年病態關聯”,中國一些城市,甚至並不具備“摩天大樓”消費力的,卻不斷在規劃或興建頂級的摩天大樓,這種行為就是在觸碰潘多拉魔盒。

摩天大樓的實際功用很有爭議

     目前最令人擔心的是,建設規劃中一味求高的攀比心態並不能保證大樓的實用性,甚至安全性。摩天大樓還存在諸多隱患,如至今未能有效解決的摩天大樓火災救援問題、高層搖動問題,還有不環保、不低碳、投資成本高等問題。
      “911事件”已經促使人們重新認識摩天大樓的安全性,遇到意外情況,建築規模越大,其安全性越低,各方受到的損害就越大,而控制建築規模是減少意外損失的重要辦法。況且,由於在摩天大樓多的城市裏生活有很大的壓抑感等因素,摩天大樓其實並不適合長期居住。一座500米高的超高層建築相當於把一條大街豎起來,這其中的各種困難都遠遠超過一般建築。並且其昂貴的造價和維護費用,尤其是防火、防震等安全性能保障,不管是國內外,都一直令人擔憂的問題。所以該不該建摩天大樓,如何權衡利弊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建摩天大樓不一定利於提高生活質量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政策緊縮的背景下,遍地開花的摩天大樓的未來令人擔憂。有學者指出,各地蜂擁而上的摩天大樓項目多數已超出了經濟發展的範疇,《2011中國摩天城市排行榜》顯示,社會和公眾對摩天大樓所在城市的消費能力不斷予以質疑。有研究表明,目前的十大摩天城市也被指“不幸福”。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聯合發佈的首份《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報告》顯示,十大摩天城市中進入生活質量指數排名前10的只有廣州、上海和北京,分別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七,許多人認為,城市的摩天大樓越多越,公眾反而不幸福。由此觀之,摩天城市與生活質量不成正比,在經濟高速增長與居民生活質量水平存在較大反差的情況下,居民實際生活質量與主觀感受存在較大差距的條件下,建設摩天大樓很難直接作用於提高生活質量,甚至可能會作用於相反的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認為,現在許多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摩天大樓建得很高,但市民生活質量卻沒有提高。

非常識
綠地集團規劃的高達450米的南京綠地紫峰大廈,當時預計建成後為大陸第二,中國第四高樓。

非常識

摩天大樓發燒症是權力而非市場的抉擇

      一些地方狂熱地建造摩天大樓,主要是權力意志主導,而非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這其中産生的問題值得關注。摩天大樓熱,表面看,是因為城市經濟大發展,其實從更深層次看,摩天大樓體現的主要是一些城市主政者的偏好。
      不難發現,我國差不多同時建成的不同城市的摩天大樓高度差別很小。比如,2010年封頂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高度為440.7米,次年封頂的深圳京基100的高度則是441.8米。又如,在建的上海中心規劃高度632米,緊隨其後的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規劃高度則為646米。中國的摩天大樓頂部設天線是必需的,從技術角度講,天線完全可以內置,這樣做唯一的理由就是天線可以增高。為了所謂面子,主政者恐怕不會給市場更多選擇的機會。

權力“炫富”的後果只會是公眾遭殃

     統計顯示,美國高度排名前50的摩天大樓的投資方,只有16座來自房地産或者物業公司,其餘34座主要來自零售、石化、汽車、航空、港口等實體企業。但是在中國,情況卻大不相同,排名前50位已經建成摩天大樓中,房地産企業佔了25座。
      以實體企業投資為主體的美國發展模式,意味著大樓建成後出租運營壓力較小大,企業總部本身就會消化一部分。但是房地産企業開發的大樓,就面臨著建成後的銷售或者出租壓力。眾所週知,房地産企業與地方政府一直有著曖昧的關係,當對政績的渴求與華麗的高樓不謀而合,後面的事就不用説了。
      摩天大樓大行其道,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顧摩天大樓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大拆大建,是極不負責任的。研究表明,超高層建築越高,建造和維護成本就會呈幾何級增加。建築學家阮儀三表示,建設60層以上的樓就算超高樓,這其中鋪設高電壓、高水壓等配套設施,耗費的財力能難以估算,資源浪費嚴重。而承擔資源浪費甚至經濟衰退後果的,最終還是公眾。

投票調查

您認為中國到處想建摩天大樓的原因是?

  •  地方政府頭腦發熱
  •  地産商太有錢
  •  貨幣政策過於寬鬆

您贊成建摩天大樓嗎?

  •  贊成
  •  不贊成

投票  查看結果

    給公眾建世界第一的高樓,不如讓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一個臺階。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