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拼祖宗”,祖先為何讓人瘋狂?

    “唐宋八大家”的後人重聚首,意欲大力推廣古典文化,眾多網友則認為這是一種炒作行為,更有人將其扣上“辱沒先賢”的大帽子;但比起祭祀比幹典禮上眾多小學生淋雨,這樣的文化開發活動,屬實“正經”了許多。國人最喜搬祖宗出來説事,祖宗曾告訴人們怎麼做是對的,曾給了自己駁倒他人的依據,更給人們指出了一條發財致富的康莊大道。 [詳細]

第273期

  •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李漢森

非常識

回望過去,人們願意相信“古典”的力量

    “唐宋八大家”是文壇巨擘,文學記錄了歷史,寫就了幾千年的輝煌,是生命力最為旺盛的文化載體。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中國古典文人則給人帶來一種高雅、大氣、有風骨的感覺,他們代表著傳統文化,更代表著中國人所仰視的精神境界。大抵古人受今人推崇並銘記皆因如此。
      喝綠豆湯能治百病、抽籤算卦可斷姻緣前程,這些顯然不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仿佛冠以“傳承”“古典”等類似標簽的事物,民眾往往會陷入一種選擇的盲區,“能夠流傳至今的東西,就一定有其道理”,沒有找到更好出路的人們相信盲從的力量,於是,它們在每個時代都會被重新包裝,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

祖先觀念對民眾的生活有著很深的影響

     “你這麼做,對得起祖宗嗎?”祖先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禮運•大同》中説:“人道親親。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就是説,人們通過對共同祖先的崇拜消除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隔閡、矛盾,以調節整個家庭的關係,這就是祖先崇拜的直接作用。
      可這畢竟是幾千年前的指導思想,老祖宗的東西沒變,但其所處的境地卻大不相同了。有些人眼中,祖先是那一篇篇“艱澀難懂”的文言課文,他們需要牢記且只需要牢記就能應付升學考試;有些人眼中,這是行事的聖經,按照它辦事,即便有所失當,也不會被人過多指摘;有些人眼中,這不過是一個幌子,藥店在櫥窗擺放“二十四孝圖”吸引群眾視線,天橋上的算命先生把五行八卦與星座混搭為人解讀前程。

怎奈能真正代表傳統文化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據報道,一位以儒學傳播為己任的民間人士在孔府旅遊區外不遠處的一所破房子裏,建立了曲阜儒者聯合會,致力於培養一批青年國學人才。學生誦儒家經典,嚴格按照孔夫子的教導起居學習,每年有專門的時間四處遊學。招生結果卻令他很失望,一年只有18個學生是無法想象的事情。時代在向前進,坐在祖宗的墳前抱殘守缺不是什麼好事,但我國文化中蘊含的正面精神卻與社會漸行漸遠。
      作家梁曉聲曾説:“中國正速成地派生著一茬又一茬的大小‘貴族’……一些原本樸樸實實的老百姓的孫兒孫女,就搖身一變,成為‘大款’、‘富豪’,起碼是什麼‘老闆’的公子或千金了……這些個‘速成’起來的中國‘貴族’,對平民百姓的輕蔑,毫無感情,毫無體恤,毫無慈悲”。現今,這些名門望族賺足了眼球和人氣,人們對其暴發戶無比艷羨,傳統文化變身成功學粉墨登場。

非常識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大典規模宏大,宋楚瑜曾參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並祭拜宋氏先祖。

非常識

後代子孫“拼祖宗”,這種行為無可厚非

     欲借祖宗造勢,給自己臉上增光,進而謀取現實利益,“唐宋八大家宗親聯誼會”很容易給人這樣的感受。但這也至少説明了他們對自己祖宗是持尊崇的態度的,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主動傳承,這並無不妥之處。
      有人質疑後人們的聯合純屬炒作,且來看看他們炒作的成果:開通相關網站,進一步宣傳唐宋文化;形成合力,敦促政府保護有關唐宋八大家的文物遺跡。有評論説這是“依託商業包裝進行文化販賣,既偽飾,又虛浮,根本不具備起碼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創新,最後也只能辱沒祖先的文化尊嚴”。總有人以“惡”的心態去揣度他人,可祖宗是他們自己的祖宗,如何推廣無需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對於文化資源,開發總比“沉睡”著好,動動嘴皮子就否定掉他人實打實的努力,這樣的心態還真是奇怪。總是質疑別人炒作的人,有這些時間莫不如多讀些古籍經典,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

文化資源合理開發,祖先更是一張好牌

     可偏偏就是很多人看不順眼的商業開發、炒作,有些主辦方卻是在文化涵養方面下足了功夫。譬如祭祖這種行為,不僅是民眾的心理需求,也是一方政府的文化擔當。採取適當形式祭拜祖先,追思祖先指導後世,藉以發展當地經濟,更是造福一方的好事。
      從1988年以來,天水已成功舉辦了23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賓朋來天水尋根祭祖,擴大了天水的歷史文化在外界的影響。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我們更多地看到對文化淵源的心理認同,對精神圖騰的共同尊重,以及對文明肇始的集體尋根。相對於前幾年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文化行為來看,更有內涵。

搬別人祖先出面,也能“蔭庇”自己

     有些地方能夠用祖先的影響力賺錢,有些地方在賺錢、炒作的同時能給祖宗的後世子孫帶來實惠。“五一”期間,河南省欒川縣5A級景區老君山推出新規定:中外所有李姓遊客,憑有效身份證件2012年可免費遊覽。
      老君山傳説是道家學派創始人李耳的修煉之地,老子的修為成就了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道家思想,在傳統文化日益敗落,的背景下,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讓人們記住先賢,傳承文化,未嘗不是一樁好事。而很顯然,景區打出了免費廣告的同時更刺激了景區周邊、內部其他産業的發展,地方政府也能大賺一筆。用祖先“蔭庇”後人的手法“蔭庇”自己,這是一步精心計算的好棋。

非常識
2011年,全國人大代表彭富春稱,我國國學教育“虛火過旺”,“對於現在有的學校、家長讓孩子讀背《三字經》、《弟子規》的做法,我持堅決反對意見。説嚴重點,我認為這是毒害青少年心靈。”

非常識

尊崇祖先可以,但不能事事都唯祖先

     “舟曲泥石流發生後的頭幾天,不少失去親人的人們出現了一些抑鬱症的症狀,悲痛、恐怖、失眠、沒有食欲。我們從慶陽市調來2噸黃花菜,用大鐵鍋煮上讓患者喝上,一週之後抑鬱症沒有了,舟曲那麼大災害沒有一個抑鬱症跳樓自殺的。慶陽校車事件不少孩子睡覺時驚醒哭鬧不止給喝黃花菜水2天就好了。” 一則微博今日廣為流傳,留言與轉發質疑不絕,當然,也有某些醫療微博誇讚道:“治療抑鬱症,中華有奇方!”真心實意也好,高級黑也罷,現實中類似的“偏方控”隨處可見,“老祖宗的東西一定有道理,傳承不下來、保護不給力就是犯罪”,有些人“唯祖先”已經到了恐懼現實的境界,仿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哪怕是廢銅爛鐵都應該樹碑立傳。
      一本《弟子規》在教育界被廣為推行,家長、老師趨之若鶩仿佛找到了教育的捷徑,但其全力打造“尊長”的權威地位,而見不到“長幼”之間的人格平等,等等糟粕內容竟能大行其道。從中獲益的怕是只有那些出版商吧。再説前文提到的黃花菜,有證據表明其含有的“秋水仙鹼”治病劑量與中毒劑量相同,2010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曾宣佈,在美國境內停止對單一成分口服秋水仙鹼藥品銷售。

以祖先的名義胡鬧,只能讓其蒙羞

     天水舉辦伏羲祭祀大典,雖説也是地方政府的推廣宣傳活動,但其文化內涵早已得到眾人的認可。無奈的是,看準了祖先們的潛力,有些地方就開始了胡亂開發。河南焦作民間曾隆重公祭“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誕辰2725週年,並且冠之以“和聖”的名號。柳下惠是否真實存在尚且存疑,“誕辰2725週年”反倒被考證了出來。4月24日,在河南衛輝舉行的比幹誕辰3104週年紀念活動上,數百名中學生披著不同顏色的雨衣,手捧鮮花參加祭祀活動,冒雨在活動現場從早上7時許站到上午10點左右,不論比幹祭祀的意義何在,但這種犧牲今人,祭祀祖先的活動,老祖宗真的會高興嗎?
      沒有祖宗,掘地三尺也要把祖宗找出來炒作一番,這樣的做法不是胡鬧又是什麼。這麼做誰是獲利者,恐怕也不是古人們真正的後代子孫吧。

子孫胡鬧,有時卻因上樑不正下樑歪

      解鈴還須繫鈴人,或許縱容子孫後代們借祖宗胡鬧的罪魁正是傳統文化中的部分“糟粕”內容——“虛榮”。那些活動組織者沒有學會“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反倒學會了鋪張浪費、氣勢恢宏、精緻到細節的“浪費之術”。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許多被認為是勵志的東西,在本質上是近一步培養人的虛榮心,如“十年寒窗苦,方為人上人”“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更何況那些束縛人身自由的封建禮數和毫不顧忌人權的孝心。有這樣一些愛慕虛榮的老祖宗,怎能沒有同樣心態的後人呢?

投票調查

您如何看待“唐宋八大家”後人聚會?

  •  傳承中華文化,很有意義
  •  毫無文化氛圍,附庸風雅的炒作
  •  無聊,沒什麼意義

您如何看待各地的“祭祖大典”?(可多選)

  •  大氣,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
  •  浪費,花了太多的錢卻無實際意義
  •  可笑,祭祀祖先變成了祭祀金錢
  •  無聊,大典無法體現祖先流傳至今的精神

投票  查看結果

    尼采説:“你們不要愛祖先的國,應該愛你們子孫的國……你們應該將你們的子孫,來補救你們自己為祖先的子孫的不幸。你們應該這樣救濟一切的過去。”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