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最近據報道,廣東肇慶一名五旬教師17年間傾盡家財,購買“共和國之星”等各種證書200多個,其中大部分都是騙錢的。雖然此事看似可笑,但中國人的一生與各種證的捆綁卻是真實存在。早年就有網帖説“中國人一生中要辦的80個證”。這一説法雖然比較誇張,但中國人“證”多卻是不爭的事實。[詳細]
第269期
我們的證件中,最重要的一種功能無疑是證明持有人的身份。當然,顧名思義,身份證就是最常見而典型的。不止於此,人的一生隨著身份的不斷變化,會接觸到不同的身份證件。你一齣生,戶口本上就會有你的名字,這是你最初的存在證明;當你開始上學,你就有學生證,這將不斷更換但伴隨很多年直到不再唸書;慢慢到了初中,入團了,就會有團員證,這本證一般最多可以用到28歲;然後在大學,你可能比較積極,有很多社團的證件;再以後你也許會參加工作,每一個企業、事業甚至機關單位都會有工作證,表示你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者也許你參軍,那會有軍人證或者軍官證;如果你出國,那麼身份證也不管用了,你需要護照;過很多年,你會變老,那時候你又會有老年證。可以説,沒有證,你根本無法證明你是誰。
除了表示身份之外,你要做一些事必須要有證。在大部分時候,這種證都極為重要。不可或缺,缺了你就要跳腳。在你還沒出生的時候,甚至都沒有表示身份的證件,但是你要降生,必須要有準生證,不然你也許就會被強制胎死腹中,或者得不到正式的身份承認。再比如,無論中考、高考、考研,准考證都是進考場的必備證件,儘管它如此重要,每年仍然有無數關於忘帶准考證的新聞見諸報端。
這一類證在從事商業活動時最為常見。從小的説,即使是最小的個體戶,也需要去工商局辦營業執照(許可證),如果做的還是餐飲那還要衛生許可證;從大的説,許多準入行業的進入都需要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牌照,例如在網絡方面,做視頻網站要辦網絡視聽許可證,辦新聞網站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還有一些證,是用來證明你的某種狀態或經歷。比如近二十多年出生的許多人都是獨生子女,那就會有獨生子女證。從學校畢業,會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你結婚,會有結婚證,證明婚姻關係,離婚還有離婚證,證明離異狀態。而幾乎所有的房産地産,都需要産權證明。而對於不動産以外的物品,沒有證明的情況下你甚至很難説某件東西是你的。
不僅如此,在特定時間,你的任何狀態可能都需要一紙“證明”來保證:因為工作關係辦事需要工作證明;因為就讀學校而辦事需要在校證明;從事食品行業工作需要健康證明。更還有:為了防止冒領養老金,有時候老人需要開具生存證明;而當你驅使,為了辦你所有的後事,你都必須拿著死亡證明。
理論上講,這也是一類證明,不過一般這類證所蘊含的信息量更大。例如一本大學英語證書,證明你有一定的英語能力,並通過了考試;或者一本計算機資格證書證明你擁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追平。這是比較簡單的。而一些行業資格證則更複雜,一本教師資格證可能表示你有一定的學科能力、普通話能力、溝通能力等等。還有不少比賽的獲獎證書,除了榮譽和經歷之外通常也證明了持有人的某種能力,在中小學生中,一本足夠含金量的獲獎證書往往就是重點高中、大學的敲門磚。
大量的許可證造成了“做事先辦證”的狀況。例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始終是個問題。今年,北京務工人員子女在京參加小升初,家長將必須提供“三證”,即戶口簿、暫住證和工作證明,其中工作證明為今年新提出的。在和政府機關打交道的過程中,各種“證明”更是隨處可見。
更麻煩的是,通常你要辦某些證的時候,需要其它證才能辦,而且不止一張。一旦少了某一張,則可能有一串的事辦不成。房産證是房屋産權的證明,辦理房産證首先就需要開發商持有“五證”,它們分別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預售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或開工證明。這五證缺一不可。一些開發商經常在五證有缺的情況下預售樓盤,結果就是不少消費者無法及時辦理房産證。
有一些證,一般表示了某種身份。但是由於國家的某種政策,持有這種證的人可能在某些地方能夠得到一些優惠,例如拿著老年證,上公交可以打折甚至免費。拿著學生證,看電影,上景區遊玩有時可以打折,假期坐火車回家能享受學生票。軍人證也有類似的優惠,甚至一般適用範圍更廣。特殊的汽車牌照也是一種特權證件,去年就有報道,一位運輸車司機私自給自己的貨車套上軍用牌照,偷漏過路費數百萬元。
既然有證則行,無證則止,那麼“辦證”就成為至關重要的手續。即使是最普通的證件,一般也需要繳納少量工本費,而那些需要通過考試發放的證書,更需要花費大量成本組織考試,據初步的估計,每年光考評證書的經濟總額就達到3000多億人民幣,光是外語證書的考核,一年就有300多個億。再加上考試前的培訓和輔導,一條産業鏈就此形成。拿到一張證書的花費少則幾十上百,多則數千。
既然正規的證書昂貴,那麼較廉價的假證就有了市場。事實上,中國的假證行業也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地下産業鏈。它們有的是簡單倣造,以假亂真,更有的則是和發證機構的內部人員相勾結,通過不法手段拿到假的“真證”。
有些證在目前雖然存在,但重要性日益降低,它們通常遺留自計劃經濟時代。例如現在大學生畢業時,都仍然要領取報到證。這是早年大學生包分配時的制度,報到的同時不僅各種人事關係隨即轉入,還能獲得所謂的“幹部身份”——這是“幹部-工人”編制兩分時的産物。當今大學生就業機會廣闊,在大部分私企、外企,這種“身份”並不重要,只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仍然必須要求這個。
由於中國目前的計劃生育制度,生育仍然是“被計劃”的,計劃生育證和準生證也就不奇怪了,但同時,由於舊體制的部分消解,大部分獨生子女福利已經名存實亡。在人口流動方面,雖然已經沒有“盲流”一説,在外人口仍然要辦理暫住證。一方面,這是複雜的戶口制度仍然存在下的部分進步;另一方面,由於手續複雜和帶來的好處不多,大量的流動人口實際上仍然不去辦理暫住證。
當然,越來越多新冒出來的“證”往往出自新的需要。計劃經濟大鍋飯的破産,使得“按勞分配”重新深入人心,“能力”重新成為普通人競爭的最重要資本。那麼如何證明能力呢?通過觀察當然是可以,但是用人單位一般付不起這麼多成本。怎麼辦?靠證!只要證是真的,單位就可以通過證初步看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這大大降低了觀察的難度。在大量的求職競爭中,“拼證”成為最簡單直接的手段。而用人單位也往往會設定對“證”的要求。“一證難倒英雄漢”不是空話。
雖然大量依靠“證”確實有某種便利,但是問題也不小。比如説,很多考試本身的設置就有不公平,而通過考試反映的能力與實際運用的能力也有差距,反映出應試能力經常毫無意義。更重要的是,很多能力和並不是如設置者所想的那麼難以考察。很多時候多用點心就行。偷懶的結果就是一邊“一證難倒英雄漢”,一邊卻又招不到真正的人才。
而行政辦事上大量依賴“證”,一方面是因為政府辦事手續繁雜,太多的機構多頭管理,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全社會不同部分的信息不連通所致。比如説辦一個事需要某幾張證,如果我不能提供,政府就當我沒有。但是如果只要通過信息系統就能查到我確實擁有這張證(實際上就是電子化的“證”),那麼我去辦事只要證明辦事的是我本人就可以了。身份的證件也是同理,完全應該轉化為一個電子檔案,只要不停往裏添加或刪除就行,就不用一個人出門帶上十幾張卡證了。
證不是萬能的,沒有證卻是萬萬不能的。到底是證代表了我,還是我附屬於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