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村級市”:農村人的城市夢

    5月8日上午,河南西辛莊在鑼鼓喧天的喜慶氛圍中正式改名為西辛莊市(籌),從6個省市自發趕來的群眾一起見證中國第一個“村級市”的誕生。村支書李連成在幾個月前就宣佈過此事,質疑聲不斷,當網民質疑其改名之後行政級別的改動時,李連成説這個“市”一沒有公務員,二沒行政機構,自己依舊是個村支書。村裏人顧不上那些非議,他們沉浸在故土新生的喜悅中:“我們要過城市人一樣的生活”。[詳細]

第262期

  •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李岩

非常識

經濟基礎 先富起來的人需要認同

     西辛莊位於濮陽縣南12公里處的黃河背河洼地,1991年全村農民人均年純收入不到600元,沒有一家工業企業。2005年村辦企業發展到11家,村民人均年純收入超過1萬元,家家戶戶都住進了戶均240平方米的“小洋樓”。去年,西辛莊全村共有企業20多家,總産值10多億元。全村600多名勞動力都在村辦企業就業,前來該村務工的外來人員多達8000多人。該村2011年人均收入達2.6萬元,其家底之殷實令人艷羨,其經濟實力超出許多其他鄉鎮,人均收入也遠超許多地方的縣級市。 今年兩會期間,村支書李連成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西辛莊將建立“村級市”。他説其實農民的想法很樸實,每個農民都想過和城裏人一樣的生活。農村也應該像城裏一樣,有寬闊的馬路,有學校、醫院、幼兒園、賓館、工廠、大飯店。

社會基礎 高福利讓鄰村自願併入

     西辛莊的發展讓周邊各村居民都很羨慕。據介紹,西辛莊小學有近1000名學生,本村的生源只有不到100名,大部分都來自外村。相比別村的學校,這裡的軟硬體設施都強,外村的家長紛紛把孩子往這裡送。而在西辛莊,也有一家號稱達到三甲水平的醫院“濮陽縣民生醫院”,患者大部分是外村來的。醫院是3年前花了9000多萬元建的。村民集資3000多萬元,村內企業投資3000多萬元,貸款2000萬元。醫院還專門花500多萬元購買了一台CT機,在這裡CT的檢查費用是260元。據村民説,西辛莊之所以比周邊富裕,全靠腦筋轉得快。1986年,村裏搞蔬菜大棚,鄉親們掙了錢,鄰村看到了甜頭,紛紛開始效倣。後來,西辛莊又改種棉花,開起了紡紗廠,隨後又招商引資,開辦工業園,村民入股等。周圍15個村的群眾紛紛表示自願併入西辛莊。李連成這麼算賬,15個村莊,要是將來都能搬到西辛莊村的別墅來住,就能騰出15個村的宅基地,按一個村能騰出300畝地算,就能騰出4500畝閒置土地。將來,可以在這些土地上辦廠,也可以搞種植、搞養殖,而其他的耕地,則可以通過農業機械化,實現規模協作種植。最終,西辛莊市將形成一個以西辛莊村為中心、由周邊村民組成的“類城市”社區。

政策基礎 從中央到地方推行三化

     實際上,西辛莊並非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東、江浙地區,由於鄉鎮企業發展帶動當地較早實現工業化後,就開始追求城市化、城鎮化,但當時的探索並不成功。而在2010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會議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的提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要求,同年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也釋放了“把人口、經濟、財政、稅收以及城市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和標準的縣(鎮),適度改設為市”的政策信號,隨後河南省將推動三化發展當做經濟工作的重點來抓。這些訊號給了西辛莊一劑強心針, 在掛牌儀式上,李連成説:“我們自己建市,實現就地城市化,是中國農村推進城市化的好路子,這符合中央、省、市科學發展觀,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推進三化協調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

非常識
5月8日,河南省濮陽縣西辛莊村委會辦公樓門前挂出“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市(籌)”的牌子。號稱中國首個“村級市”的“西辛莊市”在一片質疑聲和掌聲中掛牌成立。村支書李連成(中)表示,掛牌成立後,感覺更有壓力了,今後要帶領村民真正過上城裏人的生活,圓老百姓的一個夢。

非常識

只是改名並非行政級別的調整

     面對諸多質疑,李連成説:“俺這個‘村級市’一沒公務員,二不設行政機關,三我還是一個支部書記,我們建市的目的就是想讓老百姓過得更好一些。”當於建嶸在微博上將西辛莊村“村級市”稱為“瞎胡鬧”,“村級市”引發爭議,均未阻止李連成的“建市”步伐。4月18日,包括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多名專家,在李連成的邀請下齊聚濮陽,研討“村級市”的相關問題。李連成解釋,西辛莊村要建的村級市,跟于建嶸所理解的“村級市”是兩個概念。李連成説: “我們要建的村級市,其實是個大型的農村社區,不帶有行政級別,也沒有公務員。我們目前的設想是,把西辛莊村附近的張頭村等15個村近2萬戶村民都合併到一起,然後共同組成一個‘西辛莊市’。”李連成説:“即使未來“西辛莊市”果真掛牌成立,行政關繫上,仍然要歸當地的慶祖鎮黨委、政府直接管理。”

這代表農民的樸素“城市夢”

     西辛莊村民的生活條件不亞於城市人,為什麼還要改成西辛莊市呢?“是圓農民一個城市人的夢 。農民想當市民,想去城市享受城市生活,我認為西辛莊村從人的素質這一塊講,從生活角度講可以提出來建西辛莊市。”李連成稱自己一輩子都是農民,他最了解農民的想法。城市是當今中國老百姓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標誌,這些富強村的村民富了,過上了城市居民般的生活,於是就想變農民為“市民”過把“城市癮”,這是一種觀念上的改變,是靠自己力量奮鬥而成,社會不應説三道四。第二,村級建制變為“市”以後,有利於運用城市社區的管理模式、體制進行管理,這也是一種進步。第三,村民可以進一步理直氣壯地享受與城鎮居民一樣的待遇,更科學地按城市標準,規劃建設正式的住宅小區、商業街區、醫衛機構、教育機構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農民想建“市”,是企望農村的村辦企業在發展中能享受到城市企業、國營大企業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有助於自身的發展。

改名誤打誤撞成為改革的一步

     我國現在大約有55萬個村莊,三十年後,大約有10%的村莊會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大約有60%的村莊會成為空心村,最終會演化為大農機作業的農區和專業化養殖牧區;大約有30%的村莊會發展成中心村或中心鎮。我國從農村轉移出來的人口,多數應該生活在小城市或小城鎮。顯然,“村級市”的發展思路符合小城市、小城鎮優先的現代化戰略。3月4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看望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時,李連成底氣十足地向李克強彙報:“我們要把西辛莊村建成西辛莊"市"!不過我們這個"市",並不是行政級別上的"市",是村級"市",就是現在的新型農村社區,就是讓我們西辛莊村民,都享受到像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你這是又要創造一種新模式啊。”李克強副總理點評説。

非常識
河南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向前來參加掛牌儀式的民眾宣佈:西辛莊"村級市"今天掛牌成立了。隨後,一面寫有“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市(籌)”的牌匾被揭開,李連成登臺即興高歌一曲《吃虧歌》。其中一句歌詞讓前來參觀的鄰村官員記憶深刻:“當官,必須學會吃虧”。

非常識

“村級市”是對城鄉二元結構的反諷

     早先有人將“村級市”歸結為李連成等人的虛榮心,但是只要聯想起石家莊的改名風波,以及重慶地名命名將一律不使用“村”的規定,我們便會發現,這種嫌“村”愛“市”的情結絕不僅僅存在於農民身上。而如果做更進一步的思考,便會發現,當許多人將西辛莊“村改市”視為一場鬧劇一笑置之,並試圖用輿論力量將其扼殺于“襁褓”中的時候,長長的城鄉鴻溝被遺忘于不屑與嘲諷背後——正是堅冰難融的二元結構所導致的城鄉社會在居民收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讓農村、農民被嚴重標簽化——這種階層歧視的後果之一便是,即使少數村莊可以站在財富高地上“一覽眾山曉”,但被深深烙在心底的自卑心理卻並不能隨之消釋,經濟上的“翻身”反而更激起了他們的“去農化”慾望,他們需要努力擺脫被標簽化甚至污名化的身份所帶來的傷痛。因此,我們可以將“村級市”視為一個“可愛”的怪胎,是農民的身份認知被長期壓抑後的一次“衝動式”發泄。而這種“衝動”,則是對城鄉二元結構的一種變相抗爭和絕妙反諷。

謀求出路的每次嘗試都值得適當鼓勵

     華西村的書記吳協恩曾談到,由於他們的集團還是“村辦企業”,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受到一些“束縛”,歸納起來一句話就是審批層次多,如他們的某些項目,需要先向所在鎮打報告,再由鎮到江陰市(縣)、無錫市(地廳級)等,層次多了,難免就影響辦事效率,這是華西村發展中的問題,在如今行政級別森嚴的體制下,村級企業確實就有一些無奈。華西村是名聲極大的“天下第一村”,尚且如此,那麼別的富強村肯定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而且將比華西村有更多的無奈。從華西村的“新市村”到西辛莊的“村級市”,都反映了當前中國農村社會的一個事實,即綜合實力強勁的村級經濟體,已不再安於當社會建制金字塔的底座,迫切想把自己的位置升一升,我想,這應當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誌,也是農村在經濟活動、生活方式方面走向城市化的第一步,社會應該對農村的這一變化和進步給予足夠的重視、研究和鼓勵。

投票調查

您對西辛莊要建“村級市”新聞的觀感是什麼?

  •  挺好的
  •  有意思
  •  荒誕

您支持更多的行政單位成為“市”嗎?

  •  支持
  •  不支持

投票  查看結果

    不是每個村莊都有機會成為西辛莊,但每個西辛莊都有機會成為“村級市”,但這其中唯一不變的是,農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在城市飛速發展過程中,被忽視了太久。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