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再豪華的圖書館也應敞開大門

    一所二、三本院校修建圖書館,本不是什麼大新聞,可怎奈長春建築學院的圖書館修的實在是富麗堂皇。該校成立於2000年,12年時間內就修了兩座圖書館。新館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山寨”擴建版,據傳耗資5億元。歐式的建築風格,實木、真皮的沙發,咖啡廳、冷飲吧臺,這一切都令好奇者發問:這還是學校圖書館嗎?也有人對此頗有微詞,稱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更有該校學生發帖為母校“辯護”:供學生使用的圖書館至少比面子工程要強。 [詳細]

第278期

  •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李漢森

非常識

建一個好的圖書館是大學的共識

    僅僅是因為圖書館修建的富麗堂皇就開始“炮轟”,未免顯得底氣不足。事實上,一所高校的圖書館往往是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建築物。在國內,許多高校的圖書館新館都充滿著時代氣息。該圖書館內部的部分設施被人詬病,但縱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圖書館,設置沙發、冷飲吧臺實屬普遍現象;上海交大新圖書館中,上蠟的木地板做過消音處理,自習座位或為全套木桌木椅或為真皮座椅;據報道,汕頭大學的圖書館僅僅是設計費就高達一億元,咖啡廳、茶室、研討室一應俱全。對圖書館來説,不影響其正常功能的發揮的設計就是好設計,尤其是在高校擴建成風的背景之下,追求教學設施的改進並不是什麼壞事。

學習環境改觀,學生們是受益者

     修建一所豪華圖書館,且不論其社會意義,但就學生使用這一點來説正是利大於弊的。從學校圖書館官網上的信息得知,該校共有紙質藏書75萬餘冊,全校學生一萬餘人,人均圖書數量已經達到了藏書數量名列前茅的浙江大學的水準。開館之後,該校圖書館還特地開闢了考研自習室並提供預約服務。在山東,某萬人高校圖書館僅2千座位,玻璃門被學生多次擠碎,有的學校的圖書館甚至開設收費自習區,相比於此,該校學習環境與服務意識的共同進步更令人欣喜。當然,硬體的進步並不能代表一切,學校的藏書質量、數據庫資源能否跟得上建築水平,也應被人重視起來。

小學校更需要一個圖書館作為自身名片

     高校紛紛擴張的背景下,各二本、三本學校也在不停地徵地、新建校區。該學校舊圖書館于2004年投入使用,2005年底還曾被吉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圖書館;僅僅過了5年,“山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新館便投入了建設。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教育行業打響自己的名號,某一流大學的口號如是説:“大師、大樓、大氣”,言語雖與教育行業的氣質多有不符,但並不失為一句實話。對於教學質量差異不大的二三本院校,硬體設施是很多學生選擇報考與否的重要指標,富麗堂皇者,自然佔得了先機。圖書館往往是文化水平的標誌,東莞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就打出了“圖書館之城”這張名片。城市需要這張名片,大學更需要,但人們更擔憂“圖書館之城”的有名無實,豪華圖書館也是如此。

非常識
觀光電梯、沙發座椅、歐式建築風格,長春建築學院圖書館內的裝潢很豪華。

非常識

書籍、資源質量是高校圖書館的心病

     據各大學官網的資料顯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書800余萬冊據全國高校首位,藏書超過600萬冊的只有7所學校。而英國劍橋大學的中文收藏部就有600余萬本中文書籍。
       數量少之外,據《人民日報》報道,一些高校圖書館卻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理念落後等問題。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學校平時並不重視圖書館建設,每逢教育部教學評估才一次性購置大量圖書,填充數量。想看的書找不到,也是學生閱讀狀況堪憂的直接原因。
       為保證教學質量,高校圖書館的外文期刊和數據庫的購置費用佔支出比重很大,且連年上漲,目前的漲幅在8%左右,但學校劃撥給圖書館的經費卻無法實現同步。如何用有限的經費保證資源的質量,圖書館的壓力很大。

建築物的檔次不能決定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

     高校去行政化是被人反復強調但成效甚微的話題,對圖書館這一文化、學術氣息濃厚的機構來説,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給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前文所述的不以質量為前提的圖書購置就是最好的證明。前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大椿曾説:高校圖書館,在學校裏還位於比較邊緣的地位。圖書館館長,過去一般都是由社會名流、學術大家來擔任,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也是素質相當高的人來擔任。但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館長的地位不如學院院長和一些系主任。學校並不將圖書館視為教學科研單位,而是視其為普通行政職能部門。
       圖書館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建成一座奢華的圖書館,並不能代表著其功能得到了人們的正視。在國外,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聲望要遠超一般教授甚至校長,圖書館也不是如同後勤集團一般的角色。

浪費現象讓人們對其定位重新審視

     由於管理體制上的,低水平重復購置設備和書刊,致使教育資源不能優化,有限的投資難以充分利用,造成極大浪費。在德國,舊版過時的書籍,圖書館在收藏完畢後,多餘的書籍就“賤價”出清,一本原價要幾十馬克的書,只要不到十塊錢就可以買到。
       儘管有的高校圖書館號稱藏書百萬冊,但實際可利用率並不高。據統計,到2004年,我國高校圖書館藏書流通率平均低於40%,個別的還不足20%。一邊是高校學生有書不看,一邊是社會民眾望眼欲穿,2002年教育部就曾頒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它指出:“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但顯然,享受到這項服務的民眾寥寥無幾,高校圖書館的大門為誰而開?學生顯然不應該是唯一的“顧客”。

非常識
北京語言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凱認為:“我們和國外最大的差距就在於欠缺誠信體系。在很多發達國家,公民只有一個證件號碼——社會保險號,個人做任何事都憑那個號碼,借書也是。如果他有一本書沒有還,他的個人信譽就會受到損害。但在中國,偽造證件多,信譽無法得到保證,圖書館很容易丟書,這樣的風險實在太大。所以要想學習西方,除非我們也有完善的誠信制度。”

非常識

公共圖書館在它面前只有“羨慕嫉妒恨”

     據《中國統計年鑒》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年末,我國共有2884家公共圖書館。按照全國13億人口來計算,平均每45萬人才擁有一個公共圖書館,國際標準卻是平均2萬人左右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文化部的數據則顯示,全國公共圖書館藏書僅4億冊,人均0.3冊,遠遠低於國際圖聯人均2冊的標準,這個數字在長春建築學院達到了75冊。
       硬體與設施的落後也讓公共圖書館抬不起頭,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國新的一組調查顯示,2005年至2009年間,除2007年外,公共圖書館經費總額在國家財政支出總額中所佔比重均呈下滑趨勢。經費不足,許多圖書館的圖書十分陳舊毫無價值可言;人才極度缺失,有的連基本服務都成問題,這些都困擾著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質。以至於有些圖書館只能依靠出租場地為生,有些領導看不到效應甚至想把海淀區圖書館出售。渴望閱讀的群眾自然期待高校圖書館的開放。

學校圖書館對外開放也面臨兩難選擇

     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採用全部開架的服務方式,無論是總館、專業圖書館還是學院圖書館,對校外讀者都是完全開放的,無需證件且享有除外借圖書以外的同等權利,包括免費上網等。在美國,所有公立大學的圖書館皆無條件對所有人開放。
       不可否認,這種開放的模式值得國內借鑒,但中山大學圖書館前館長趙燕群曾坦言:“國外大學,人沒那麼多。” 南師大圖書館副館長張建平也認為,開放會增加很大的管理負擔:高校圖書館條件較好,空調開放,來人太多會搶佔本就不足的資源,並且圖書損壞甚至偷盜也無力究責。北京市教委曾經以書面形式“鼓勵各高校館面向社會開放”,最終沒有下文。

讓高校圖書館不再神秘,才能消除誤解

     在美國,包括哈佛在內一些私立學校,雖然聲稱不對外開放,但在實際操作上並不拒絕外人。就在5月28日,民辦高校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圖書館成為四川省首家免費為市民開放的高校圖書館。雖然長春建築學院是民立高校,但創辦者之一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卻是公辦高校,國有股佔了相當比例,納稅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是其主人。高校圖書館屬於利用稅收建立的公共服務。説其是公共圖書館的延伸並不為過。
       自己掏錢,卻只能看著豪華的圖書館服務一部分人,于道理上似乎説不通。隨著公民對自身權利的逐漸重視,人們開始關心自己的錢被花到了什麼地方。為教育事業發展注資的同時,如果能夠做到“志在通知古今中外者,均準入樓閱書借書”,人們對於“豪華圖書館”的非議自然會減少許多。

投票調查

您如何看待高校修建豪華圖書館?(可多選)

  •  理解,是教學的需要
  •  羨慕,該校學生有這樣的學習條件是件幸事
  •  無語,高校圖書館不該如此奢華
  •  憤怒,又是一筆説不清的賬
  •  其他

您是否支持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

  •  支持,圖書館本就屬於公益事業
  •  不支持,開放會破壞學生的學習環境
  •  説不清

投票  查看結果

    印度圖書館學家希亞利•拉馬穆塔•阮崗納早在1931年即提出圖書館學五定律:“書是為了用的;每個讀者有他自己的書;每本書有它自己的讀者;節省讀者的時間;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機體。”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