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製作者:楊晨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炮轟宛平城,國民黨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那名“失蹤”的士兵是誰?“七夕之夜將會發生的大事件”是偶然發生還是密謀策劃?盧溝橋畔的槍聲,引來中華大地烽煙四起,誰對大東亞戰爭負責?我們是如何鑄造血肉長城的?他們在中國戰場上又經歷了什麼? |
從1937年5月起,日軍在盧溝橋一帶頻繁進行實彈演習,法西斯獨裁政治的推行者近衛文麿上臺,繼續強化戰爭體制。在日本國內有這樣的一個説法:“七夕之夜將會有大的事件”。當時年僅20歲的志村菊次郎也許不會料到在自己入伍剛4個月的時候他居然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略中國的導火索。
在日本陸軍的軍規裏,有一條軍規——現地指揮權,即日本陸軍授權一線戰鬥指揮員,遇到突發事件時,可以先斬後奏。於是,駐守北平豐臺的日軍聯隊長牟田口廉也,就是利用這條特殊的軍規,為他的部隊挑起“盧溝橋事變”,找到了對於日本來説合理的解釋。
“盧溝橋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也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區域戰事的開始。70多年的歷史沉澱,遠去了刀光劍影,平息了血火交迸,我們的確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對日軍侵華這一史實抱有仇恨的層面上,而應當深度分析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