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目前正常交易的ST公司市值高達3038.94億元,加權平均市盈率131倍,殼資源估值泡沫化嚴重:23家公司十年“不倒翁”,43家公司資難抵債。推行合理、有效的退出機制將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並且根除目前ST公司二一二保牌、資不抵債等痼疾。
[政策背景]國務院:健全新股發行和退市制度
國務院近日批轉的發改委《關於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要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新股發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強化投資者回報和權益保護。建立債券市場監管協調機制,明確監管責任,促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
證券市場建立20餘年,實際退市的公司很少,截至目前,滬深兩市退市公司共計70余家。上市公司業績連續虧損就應該退市,可是,事實上操作起來並不如此。
原因一:上市資格稀缺導致公司不願退市
我國企業的上市資格仍然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由此造成對上市資格的爭奪,而一旦獲得了上市資格,則必然也不願被剝奪,所以一旦上市公司處於困境時,公司就會想方設法地通過各種方式維持其上市地位,地方政府也會採取措施避免上市公司退市。
原因二:僅以利潤作為退市判斷標準過於單一
退市判斷標準單一,也是退市難的原因。以利潤作為單一退市標準,使得退市標準難以實現。
原因三:“借殼”需求旺盛
退市後的資本市場安排不充分,也造成了不願退市和難以退市。允許績差公司被“借殼”重組是此類公司被市場炒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退出機制的名不副實,市場化的退市標準難以實行。
原因四:不同板塊缺少不同退市標準
不同的板塊設置缺少不同的退市標準,也是退市難的原因。我國證券市場具有“新興加轉軌”的特點,當前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同板塊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但是退市標準卻沒有差異,都是以利潤為標準。
上證所稱,主板退市標準也應引入包括交易量、交易報價等市場交易類指標,嚴格“借殼”重組條件,並對主板退市公司提供退市後可交易的場外櫃臺市場。滿足凈利潤退市標準、凈資産退市標準、總資産退市標準、1元退市標準、成交量退市標準、市值退市標準和被監管譴責退市標準等7大退市標準中的一個,就直接退市。
ST公司通過“借殼”的方式“烏雞變鳳凰”的案例不在少數,ST股的股價通常因此而雞犬升天。上交所日前發文稱,應限制乃至禁止“改名換姓、脫胎換骨”式的“借殼”重組。而創業板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也規定,恢復上市的審核標準中,也不支持通過“借殼”恢復上市。投資者炒作這樣的ST股恐怕要小心一點了。長期資不抵債的上市公司或將面臨退市。
新退市制度或將嚴格借殼重組條件,一些所謂的重組概念股,其所謂的價值亦將面臨著貶值。完善退市制度後,管理層將會堅決遏制惡炒績差公司的投機行為,市場將改變以往業績越差股價越漲的非理性局面。對於投資者而言,現在應未雨綢繆,對於退市制度多加揣摩,對於潛在的具有退市可能的股票應及早防控,將操作取向轉回到理性的軌道上。
退市制度完善之後,如果可以得到貫徹落實,資本市場一定會改變以往業績越差股價越漲的非理性局面,讓資不抵債的垃圾股淪為真正的1元股。因為退市制度的初衷就是力圖保持A股的投資價值,凈化資本市場,讓不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離開A股,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中國式退市制度”,理想是美好的,但是能不能成為現實,能走多遠,仍需時間來檢驗。
中國股市是設立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退市政策也應該結合中國特色。應該讓業績不好的企業不在A股交易,但是也不要消滅他們,讓投資者得到一次被救贖的機會,原投資者持股兌換新股的比例可以按照持股時間乘以持股數量確定。
上半年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方案的出臺,最具威懾力的條款一定是凈資産為負數的退市標準,它的執行必將使30多只資不抵債的垃圾股淪為真正的1元股,股民應儘快拋售資産為負數的垃圾股。
當一個企業缺錢需要融資時,企業上市所帶來的收益就要遠遠大於所帶來的種種弊端,相反,當企業作為上市公司的成本遠遠大於收益時,通過私有化選擇自主退市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中國網絡電視臺原創策劃,歡迎轉載或報道,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李耀威
聯絡我們
如果您有線索,請發送至以下
郵 箱:jingji@cntv.cn
官方微博:http://t.cntv.cn/jing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