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主板公司退市設計正細化中 上市公司混日子難了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3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晨報記者 苗夏麗

  隨著退市機制的陸續推出和趨於完善,上市公司的退路恐怕越來越窄了!除了持續虧損的實業標準,資本市場的成交量和股東數大小以及是否合規合法等標準都將成為上市公司的“緊箍咒”。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主板退市制度有望今年上半年推出。日前,上交所在投資者教育專欄連續發文,對境外資本市場的退市標準、我國當前的退市現狀等進行了介紹,在創業板市場退市機制完善的同時,主板市場的退市設計也正在細化中。

  退市率低於國際水平

  根據上交所披露的數據,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終止上市起,滬深兩市迄今共有退市公司75家,其中績差公司連續虧損而退市的有49家,其餘公司的退市則因為被吸收合併。截至昨日,滬深兩市A股累計2357家上市公司,以75家公司計算,我國資本市場的退市率只有3.18%。

  而從國際成熟市場來看,多年來退市的公司甚至超過新上市的公司。如美國納斯達克市場,1985年至2008年共計11820家公司上市,12965家公司退市,退市數量超過了上市數量。英國倫敦交易所,1998年至2009年間新上市公司1247家,退市公司高達2336家,其中英國本土的退市公司數為1857家,國外公司退市數量為479家。日本股市每年的退市數量約為20余家,香港主板市場自1996年迄今共有退市公司134家。

  對比國際資本市場,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融資環境可謂相當寬鬆,不過隨著創業板退市機制3月份之前出臺,以及主板退市機制將於上半年推出,上市公司要“混日子”就不那麼容易了。

  退市標準多元化

  上交所在其投資教育者專欄發文稱,目前我國的退市標準十分單一,僅參照上市公司的業績,而在國外成熟市場,境外證券市場退市的標準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大體上可歸納為八個方面:(1)公眾股東人數低於交易所規定標準;(2)股票交易量極度萎縮,低於交易所規定的最低標準;(3)上市公司因資産處置、凍結等因素而失去持續經營能力;(4)法院宣佈公司破産清算;(5)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欠佳;(6)不履行信息披露義務;(7)違反法律;(8)違反上市協議。

  實際上,深交所此前發佈的創業板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中,退市條件已包括公司股票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100萬股、創業板公司股票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創業板公司在最近36個月內累計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等13項退市標準。不過對於部分量化的指標,如“創業板公司股票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而據統計,2000年以來深市主板共有6家公司出現過9次“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的情形,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尚未出現過這種情況,退市的標準是否太低,令人質疑。

  “借殼”恢復上市或無望

  ST公司通過“借殼”的方式“烏雞變鳳凰”的案例不在少數,ST股的股價通常因此而雞犬升天,資本市場喜歡這樣的概念和題材。不過隨著創業板和主板退市機制的陸續發佈,投資者炒作這樣的ST股恐怕要小心一點了。

  上交所日前發文稱,應限制乃至禁止“改名換姓、脫胎換骨”式的“借殼”重組,這樣做的目的與股票發行制度的設計初衷是一致的,因為核準發行並上市的對像是特定的主體,當該主體不具備上市條件後即應退市,而欲“借殼”的公司應按照核準的條件自行上市。而創業板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也規定,恢復上市的審核標準中,也不支持通過“借殼”恢復上市。

  數據顯示,目前兩市的ST和*ST股(A股)累計有152家公司,而且這些公司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多數可圈可點,漲多跌少,累計漲幅超過20%的公司有63家,佔比超四成,截至昨日,152家 ST和 *ST公司的總市值達3434.8億元。而這些公司之所以如此受捧,還在於市場對其重組的預期之高。

熱詞:

  • 退市標準
  • 退市機制
  • 上市公司
  • 退市公司
  • 退市制度
  • 借殼
  • 公司退市
  • 公司股票
  • 主板公司
  • ST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