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高價二手車牌不怪“車牌産業鏈”

    中國汽車消費慘澹,京滬兩地車牌市場價卻一路飆升,從事新車牌照及二手車牌照相關服務者成為獲益者。據報道,京滬兩地滋生的牌照産業鏈已經相當完整,以上海為例,已經形成了“黃牛”、代拍公司、經紀公司攜手搶拍、倒賣私車額度的産業鏈。也有群眾抱怨這一問題,不過,高價車牌的真正原因絕非這些“産業鏈”。[詳細]

第292期

  •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 中國網絡電視臺評論頻道出品
  • 責編:邱天人

非常識

京滬二手車牌飚高價,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自北京實行車牌搖號制度以來,車牌成為稀缺資源,競拍者雲集,中簽率一路走低。不少車主因中簽免費車牌無望,轉求二手車牌,導致北京二手車牌照價格飛漲。日前,一位北京車主以15萬元的高價購入北京二手車牌照,以方便新購的法拉利跑車出行。該跑車市場售價約500萬元至600萬元;無獨有偶,上海私車牌照拍賣價和二手車牌價也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繼4月車牌價格首次衝上5萬元大關後,5月車牌價格繼續飛躥,最低成交價64000元,平均成交價64367元,分別較4月分別上漲3000元、2741元。

車牌産業鏈完整,拍轉賣一條龍

    車牌産業鏈的第一種業務是是代拍車牌。代拍公司首先通過淘寶等網站吸引買家,對每位買家收取900元代拍費,車主提供標書號碼。公司聲稱使用獨自開發的競拍軟體,實時監測出價並自動修改價格,承諾代拍中標價高於當次最低價200元以內。一家代拍公司自稱可輕鬆月入15萬元。
      第二種業務是轉讓車牌,也叫“洗車牌”代拍公司、經紀公司在二手車市場等地招攬客戶。之後找一輛二手車裝上客戶A(常為“黃牛”)拍得的車牌,連車帶牌過戶到客戶B名下,再辦理退牌更新手續,此時車牌已轉到客戶B名下。公司收取約2000元經紀費,整個過程只需4天,避開“新車上牌1年內不得轉讓”的規定。
      也有公司就直接做“黃牛”,由代拍公司、經紀公司親自競拍多張車牌;用“洗車牌”的方式轉賣給買家,平均每張車牌賺2000-3000元差價。

非常識
大城市道路擁堵是車牌數量管制政策的根源。

非常識

代拍公司沒有直接觸犯法律,只是打了擦邊球

     目前在中國,獲得車牌的途徑只有兩個,一是申請新車車牌,二是購買二手車牌。由於二手車牌只是來自於一手車牌,所以新的車牌只能來自申請,二手車牌只能寄希望於已有車輛的自然報廢,供給穩定但只能解決一小部分車牌需求。而大城市由於出於交通狀況的考慮,通常都會控制新的私家車車牌發放,因此對於買了新車想要上牌的人來説,或者撞運氣等搖號,或者出高價。在這種情況下,代拍行業的出現並不奇怪。如果説“代搖”一類行為還可能與腐敗有關的話,“代拍”行為雖可能有人覺得不妥,但確實沒有實質上違反現有的法律法規,只是打了擦邊球而已。

高價只是管制下的真實價格反映,譴責“暴利”不靠譜

     事實上,供遠遠小于求,才是導致京滬兩地車牌市場價不斷走高的根本原因。按照公開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約2.6人爭奪一張車牌。5月,上海私車額度投放量增至9300個,投標數為24230人。北京約44.8人爭奪一張免費的北京車牌;預計6月爭奪將更激烈,參與搖號者將遠遠超過5月。截至6月8日24時,北京小客車指標申請累計收到個人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969119個,5月這一數字為92萬餘人。此外,5月有23979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小客車配置指標41306個。
      價格的決定從來是以供需關係為主導。在顯著的供不應求狀況下,漲價是自然的結果。由於新車牌數量固定,又是免費,不以買家出價而是隨機的搖號決定分配,不能漲價,因此可以相當於所有沒搖到號的車主都在競爭能夠自由出價的二手車牌,其飆升並不奇怪,是現狀最正常的反映。實際上從報道可以看出,一張二手車牌的價格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但是這些代拍公司和經紀公司在每張中的盈利只有幾千,甚至不到十分之一,比例很低,根本算不得“暴利”,要把“推高車牌價格”的責任算在這些公司頭上,毫無道理。

説代拍加劇車市不景氣就更沒有道理

      還有評論認為,目前汽車市場已經不景氣,這些公司的出現,又推高了車牌價格,降低了市場的購買力,有雪上加霜的效果。這種評價也不公允。首先前面已經説了,車牌賣高價的根本原因是車牌數量的控制,而不是這些公司的倒賣。其次這些公司從中獲利也不高。最重要的是,這些公司可以使車主免去拍車牌所花的額外的時間和精力,或者能為他們省錢。對於車主來説,這實際上是花錢購買使他們便利的服務,而且這種不便也是由於牌照的稀缺性造成。所以説,這些公司的出現實際上是使人購買車牌更容易,而不是更難。

非常識
代拍新車牌照只是牌照産業鏈中利潤最低的環節,經營二手車牌照的利潤更高。

非常識

需求不能被滿足就會形成黑市

      雖然目前的高價確實引起了市民的一些不滿,這些代拍或經紀公司也採取了一些打擦邊球的做法。但是這個“灰色市場”,必須承認其存在的合理性。只要市場的需求存在,即使嚴厲禁止,市場仍然會以各種灰色乃至灰色的形式存在。例如賣淫這種交易,雖然在大部分地方都不見容于主流道德,但是由於直接的禁止實際上會導致仍有這種需求的人把交易轉入地下,所以不少國家都採取了“不完全禁止+消極立法”的做法。車牌也是一樣,如果直接禁止這類交易,一方面會使車主購買車牌更不方便,另一方面也會使一部分交易轉入地下,並且轉入地下的交易還會增加各方的交易成本,包括政府管理的成本。

“滬牌四條”推出,車牌價格應聲止漲

     實際上,只要放鬆對車牌數量的控制,車牌價格就能跌下來。6月初,滬上媒體紛紛報道上海交通部門將採取四項舉措,抑制私車額度價格過快上漲,包括6月份投放量增加至9500輛、將私車額度過戶年限從1年延長至3年、研究二手車額度交易納入拍賣平臺統一管理的可能性、研究憑購車發票購買新增機動車額度標書的建議。市場也立即有了反應。昨日,在百聯二手車市場,一家經紀公司稱,二手車牌的價格已從幾天前的69000元左右,下跌到67000元左右,而此前認為6月會突破70000元。

治堵也可以有其他辦法,車牌完全可以多放開一些

     事實其實很明顯,只要放開管制,車牌價格自然就下降。不過這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實際上,控制車牌數量的目的,主要是出於大城市控制交通擁堵的考慮(可以對比,中小城市就沒有這種車牌價格飆升的現象),所以如果車牌放開,道路擁堵確實會更嚴重。不過,治堵的辦法還有很多,除了北京目前實行的限行政策以外,國外如倫敦的城市實行過徵收擁堵稅的辦法。就是根據車輛在擁堵路段出現的次數和時間收取費用,實際上相當於對城市道路的使用收費,並且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限制牌照的做法把使用車輛時的很多成本直接集中到了車牌購買環節,這也是經濟學規律的體現。但是由於集中過了頭,引起一些抱怨也在所難免了。

投票調查

您認為造成高價車牌的原因是什麼?

  •  仲介代理推高價格
  •  車牌供給不足導致

您認為高價車牌現象應如何應對?

  •  放開車牌供給平抑價格
  •  警方打擊倒賣行為
  •  不必理會,維持高價也無妨

投票  查看結果

    中國人總有一種思維,喜歡把商品的高價歸咎於中間商的“暴利”。但是實際上,較高的價格往往來自其他因素,而如果沒有中間商,人們只會更難買到這種商品。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