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網易丁磊的三大成功訣竅:勇於進取不言放棄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慧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網易的丁磊説,“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裏。”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與金錢無關,與年齡無關,關鍵在於你是否戰勝了自我。我們相信,這些成功的富豪背後起落的經歷,人生的態度,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種借鑒,一種無形的力量。

     勤於思考:大學時最大的收穫

       丁磊的聰明自於早期教育的模倣。五歲的時候,他就對著電視學英語(《走遍美國》),那其實是對照書中插畫看電視。但其父遠洋回家後,發現他已經會識26個英文字母了。

     丁磊從小就喜歡無線電,很大程度上,他是受了父親的影響,他認為自己將來最驕傲的職業,就是成為一個電子或者電氣工程師。高考時,他填報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丁磊説,大學四年,他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思考。從第二學期開始,他第一節課一律不去上,因為他很困惑,難道書本上的知識一定要老師教才會嗎?同時,他覺得眼睛還沒睜開就去聽課效率一定不好。

     因為沒有聽第一堂課,又不得不做作業,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去看老師上一堂講的東西,會很努力的去想老師想傳達什麼樣的消息。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快掌握了一種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思考的技巧。直到後來,他看一門功課,可以不聽別人講的,完全自學,他看書速度很快,一般都從後面往前看,看到後面的關鍵字,有看不懂的,就到前面去看這個描述,一般來講在兩三個禮拜的時間內就把一門課掌握到。

     後來在接觸Internet的時候,他才知道這種技巧對他是多麼的重要,因為Internet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也沒有一本書很系統的告訴你Internet的整個結構,裏面的軟體以及其他一些東西。

     敢於挑戰:邁出人生第一步

     畢業後,丁磊回到家鄉,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電信局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丁磊覺得那兩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時也感到一種難盡其才的苦惱。1995年,他從電信局辭職,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闖一闖。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的一生總會面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他選擇了廣州。後來,有朋友問他為什麼去廣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講了一個笑話:廣州人和上海人,其實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較,如果廣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裏各有一百塊錢,然後去做生意,那上海人會用50塊錢作家用,另外50塊錢去開公司;而廣東人會再向同學借100塊錢去開公司。

     在Sebyse廣州分公司工作了一年後,丁磊又一次萌發了離開那裏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他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用戶。

     離開Sybase也是丁磊的一個重要選擇,因為當時他要去的是一家原先並不存在、小得可憐的公司。

     但他當時非常有信心,相信它將來對國內的Internet會産生影響,他滿懷著熱情。當時,除了投資方外,公司的技術都是他在做。也許是在1996年他還只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後發現這家公司與他當初的許多想法發生了背離,他只能再次選擇離開。

     1997年5月,丁磊決定創辦網易公司。

     勇於進取:懷抱理想,不言放棄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之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從創業到現在,丁磊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他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他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他本人就在技術方面愛動腦筋,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面不停地摸索,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麼變動,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這一天,網易終因誤報2000年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而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股市宣佈從即時起暫停交易。隨後又出現人事震蕩。丁磊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但苦難並沒有把他壓倒。

     從垃圾股到今日的中國概念“明星”,網易的轉變讓人覺得像個神話。對此,丁磊説:“我已經32歲了,從意氣風發的時期到了成熟思考的階段。因此我的心情不會隨股價的漲跌而變化,特別是我個人不會因為財富的多少影響到我的未來生活、工作及思考問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