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創富頻道 > 新目錄 > 創富新首頁 >

勞動作為民眾致富的基本:不僅光榮 而且致富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4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期針對年輕人的一次調查中,88.1%的人表示身邊存在“炒錢族”,76.8%的人則對“靠踏實工作難以致富”深表認同。而在此之前,網絡論壇上一條題為“工作40年不如炒房3年”的帖子更是引發熱議。勞動光榮,為何卻如此不受待見?

  人們對於勞動致富的焦慮,一方面源自勞動報酬的增幅跟不上GDP的步伐,勞動要素的回報遠遠不敵資本和土地要素,甚至更為灰色的權力要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以房子為代表的財富價格變得高不可攀,似乎如果沒有“天降橫財”這樣的際遇,房子始終就是“想説愛你不容易”。近些年來,關於“一套房子吞噬一個中産家庭”的説法不絕於耳,無時不在加重著人們的這種焦慮,“炒錢”的衝動正是由此而來。

  致富有多種途徑,通過創業致富的畢竟只是少數,對大多數普通百姓而言,無外乎兩種模式:一是踏實工作,即勞動致富;一是依靠理財,即資本致富,這兩者應該相輔相成,構成兩條腿走路的關係。多少年前,勞動還只是我們尋求致富的惟一手段,因此,當資本致富出現時,應被視為一個巨大進步。然而,當前無限膨脹的“資本致富”效應和被矮化的“勞動致富”現狀導致了“長短腿”的出現,這必定是走不穩的、要摔跟頭的,不僅是作為個體的“炒錢族”,整個社會也是。

  迷戀資本致富,這是一個需要警覺的趨勢,其不僅體現在個人,同時也在企業身上看到苗頭,那就是看輕實業,而企圖通過資本運作攫取更多的財富。當整個社會都陷入到這種浮躁氛圍中,風險也就呼之欲出。對此,一方面我們要拓寬投資渠道,讓資金願意進入實業領域,此前國家公佈的新“非公36條”,正是希望資金能夠為實業所用;另一方面我們不能讓踏實工作創造價值的速度被資本遠遠拋在後面。可喜的是,在提高勞動報酬這點上,共識已經形成,年內將出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就是要著力解決勞動報酬低的問題,從媒體報道所透露出的政府思路看,既要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也要“削高”,平衡壟斷、暴利行業的高收入。

  勞動是民眾致富最基礎的手段,因此勞動必須被信任,為此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勞動不僅光榮亦能致富”的社會環境和機制,比如提高工資收入,比如培育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而讓勞動成為收入分配的主角。這其中,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在各自的層面上取得滿意的收入,讓勞動收入的預期不會顯得落差太大。誠然,勞動無法實現暴富,但勞動卻一定要能夠致富,這才是“體面勞動”的應有之義。只有勞動致富可期,社會才不會這麼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