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2010年02月27日 08:35  人民網 我要評論

    2009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拉動世界經濟上升了0.6個百分點,這是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透露的數據。昨天,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對2月25日公佈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進行了評讀。

    經濟超預期增長

    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數據】《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這一速度超過年初8%的預期目標,遠高於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中首屈一指。

    【評讀】謝鴻光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佈的數據指出,2009年世界經濟增速預計將下降0.8%,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美國下降2.5%,歐元區下降3.9%,日本下降5.3%。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中,俄羅斯下降9.0%,印度增長5.6%,巴西下降0.4%。

    按照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7%估計,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8.7%,拉動世界經濟增長大約0.6個百分點,直接減緩了世界經濟衰退的幅度。換句話説,如果沒有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世界經濟衰退的幅度會更大。

    在嚴峻的形勢下,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實現率先回升向好,主要是因為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實施並不斷完善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

    糧食連續6年增産

    實現改革開放以來最長增産週期

    【數據】《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我國糧食總産量達到53082萬噸,比上年增産211萬噸;糧食總産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增産,實現了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最長的糧食增産週期。這連續六年增産,為經濟回升向好和價格穩定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評讀】2009年,我國遭遇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更有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糧食單産出現了下降,但能夠實現糧食增産,主要與決策層實施強有力的惠農補糧政策有關。在政策實施下,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糧食播種面積擴大3200多萬畝,成為糧食增産的主要原因。

    具體措施方面有,較大幅度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平均每公斤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運用多種手段調控穩定主要農資價格;以及加大對農業財政支持力度。統計顯示,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三農”支出達7161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對農民各項補貼1230.8億元,增加200多億元。

    對於糧食的再度增産的意義,謝鴻光指出,一方面,糧食豐收增強了各方面的信心,對於經濟的企穩向好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另一方面,作為居民消費價格重要的組成部分,糧食的豐收穩定了糧食的價格,有利於穩定並抑制通貨膨脹。

責編:龐帥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