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産業:軟實力 硬道理

2010年02月26日 10:37  專家觀點 我要評論

  

繼紡織、輕工等産業振興規劃出臺之後,《文化産業振興規劃》日前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文化産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性産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將如何推動文化産業的振興和發展?中國的文化産業振興之路到底應該如何走?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霍德明、劉戈共同評論。

文化産業升格為國家戰略,産業振興規劃,透出哪些新信號?提升中國軟實力,究竟有何硬道理?

劉戈:文化産業不僅要是軟實力  更要成為硬指標
(《今日觀察》 評論員)

在《文化産業振興規劃》裏面,我最感興趣的,也是比較新的提法,有三個詞彙。第一個詞叫轉企改革,就是經營性的國有文化事業單位進行轉企改制,就是説這一些國有的大型的文化事業單位,現在都要改成企業單位,改制後,它就要進入到文化的,文化産業的主戰場裏。以前它們更多的是和文化産業處於一種游離的狀態;第二個詞是新興業態,就是廣播影視、互聯網以及數字通訊,這一些領域進行融合,産生的一個新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上,我們是和發達國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有著非常大的增長空間;第三個就是文化貿易,以前講的文化,更多的是講它的傳播,現在是把文化作為一個貿易,就意味著它必須成為一個支柱産業,也就是文化産業。它不但要成為國家形象的軟實力,而且要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硬指標。
   
霍德明:規劃出臺時間點合適  時機成熟
(《今日觀察》 評論員)

這個産業規劃是十加一,在這個時間點上提出來,特別有意義。怎麼説呢?第一個,中國的文化産業到今天為止,還算一個低點。舉一個例子,現在文化産業的産值在2007年的時候,大概佔GDP不到3%,到今天為止大概還是這個水平。而韓國在2004年的時候,就已經佔到6%,美國已經佔到15%以上了;第二個,中國文化産業在這個時間上推出來,其實也是因為從去年開始的金融危機,文化産業在國際之間經濟在緊鎖的時候振興起來,對我們的經濟,尤其是內需經濟,有特別的提升作用,更何況中國本來就是一個經濟大國。現在要提升成為文化大國,對內需經濟來講也好,對文化産業來講也好,在這個時間上推出來,都是很適合的。

劉戈:通過適當引導  能在短時間內有大的飛躍
(《今日觀察》 評論員)

目前中國的文化産業和世界上其他的發達國家相比,一方面是文化産業方面有差距;另一方面就是和很多産業都有差距,比如説製造業,製造業在從大國向強國的轉化,但是對於文化産業來説,更多還是從一個文化古國向一個大國的這樣的一個轉化的過程。其實通過適當的産業的引導,是可以讓文化産業在短時間內産生一個大的飛躍的。韓國就提出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前兩年我去埃及旅遊的時候,導遊就問我們其中的一個團員,你特別像韓國的一個明星,當時我非常吃驚,後來一問才知道,在埃及,韓國的電視劇已經放的很普遍了。那麼韓國的它的文化産業為什麼會發展的這麼快?其實追本溯源就可以發現,韓國頒布了一系列的計劃,有一個就叫做《文化産業振興基本法》,五年以後就非常見成效。韓國像《大長今》等等一些電視劇,還有很多的動漫,現在都變成了韓國産業的核心競爭力,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可借鑒的先例。
   
霍德明:要將産業鏈條拉長  使文化産業更豐富
(《今日觀察》 評論員)
美國在全世界的文化産品裏,它佔了42%點幾的一個比重,將近一半都是它佔了。中國是生産大國、製作大國,中國生産的産品,遍及全世界,但中國的産品、文化産品,只佔全世界的文化産品裏面的1.5%。我舉一個特別的例子,像迪斯尼就把它的觸角伸到世界各地去,在世界各地建迪斯尼樂園,而且迪斯尼在1967年以後,開始往電影界進軍。迪斯尼把文化産業的鏈條拉的很長很長,讓整個文化産業更豐富。從美國來講,可以説沒有比迪斯尼更豐富的。

從經濟大國走向文化強國,文化産業振興,如何全方位推進?
劉戈:實現文化産業振興  最重要在於市場主體的建立,
(《今日觀察》 評論員)
實現真正的文化産業的振興,要過得最重要的關就是市場主體的建立。那麼實體主體是誰?以前我們更多的是各種中小企業,現在《文化振興規劃》明確的指出,國有的經營性的文化事業單位要轉成企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一個艱難的需要過的一關。以前的文化單位都是事業單位,所以它對文化産業是一隻腳邁進來,另外一隻腳還在原來事業單位的體制裏。如果經過這樣一種改革的話,文化産業的話一定會有大發展。比如説,上海的文廣集團SMG,《喜洋洋和灰太狼》本來是廣東的一家小公司製作的,有一定的名氣,但是掙不著錢,上海文廣看中了這個片子,最後投入600萬製作了一部電影,電影放映又促成了《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動漫系列,在電視臺大賣,最後的經濟效益非常好。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一個結果呢?因為SMG進行了企業化的轉制,它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電視臺,當成只為自己製作節目的這樣一個機構,事業單位的改制,變成企業,它成了真正的市場主體,這個是文化産業振興的一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霍德明:最重要的關口還是品牌建設
(《今日觀察》 評論員)
最重要的關口還是品牌建設。國外大的文化産業集團,比如迪斯尼是一個品牌,全世界都知道了,但是你知道嗎?日本的索尼公司原來生産的是電器的。但索尼公司在美國有它的文化公司,它經銷影片,經銷這些産品,跟原來生産製造面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在西方,原來比如説在賣報紙的,現在已經把報紙這個行業擴展到有線電視,甚至擴展到互聯網,它有自己獨立的品牌建設。
目前國內文化産業這一塊,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目前還是有一些品牌。比如説張藝謀,在做電影業方面,國際上已經注意到了。中國有張藝謀這個品牌了,另外還有像趙本山、小瀋陽,其實也是國內的一個品牌了。就國際之間來看,品牌建設對我國來講,還是最重要一個關口。這個關口能夠建立起來,才能看到中國的文化産業在全世界被重視,這是個關口,這也是攻堅的對象。

李岩:政府應下大力氣扶持推動文化産業
(中華書局總經理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這是一個期待已久的規劃,我覺得對擴大我國國際影響力,作用不可低估,特別我們從出版業角度來説,一個是對外圖書推廣方面,這個是作為一個重點。但是我也注意到還有被忽略的部分。比如説我是建議要在會展和博覽業,和文化創意産業這方面,應該在這個計劃裏面,還有更多的體現,我覺得還不夠,這也是我們政府應該下大力氣扶持推動的。
   
尤小剛:政策要加強規劃性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 國家一級導演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我作為一個老的電視工作者,作為一個導演,當然我覺得很感到振奮。首先我們應該重視質量的提高,而不僅僅是數量的擴張,只有質量的提高,才有真正的生命力。第二個我覺得我們的政策,要加強規劃性,現在這種多多益善,盲目生産,我覺得供大於求的現象,恐怕要進行一些調整和規劃。我們國家到底每年需要多少電視劇,電視臺播出需要多少,適應起來我覺得這個發展會變得均衡有效,要不然的話,會造成一種浪費。   

熊澄宇:考慮競爭與合作  擴大國際發展空間
(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  《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文化産業的核心點,實際上就是通過市場的方式,使我們的文化有更多的受眾群,再有就是中國政府提出來的文化生産力的一個核心要點,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整合,這個就是走出去的核心,我現在提出來的建議,我們要考慮到競爭與合作,然後在找到戰略合作夥伴的同時,擴大我們的國際發展空間。

劉戈:規劃頒布  文化産業類股將迎來新機遇
(《今日觀察》 評論員)

文化産業確實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它必須需要一種穩定的環境。比如説,在股市的13個行業裏面,文化産業是其中之一,這個産業大家都非常的看好,但是它在股市上的表現,並不很突出。為什麼呢?就是説大家對它的政策風險,擔心的比較多,就是説它對未來發展的風險性比較大。

霍德明:應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   
(《今日觀察》 評論員)

最重要的應該是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文化産業或者文化産品,它出來的東西固然有形,但是它原來的創造都在腦子裏邊,而經過這樣創造的東西,一旦創造被出來後,在很多方法上它會被別人模倣。所以智慧財産權,就是要保護它的原創權。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